委员提案建议延长退休年龄男女同龄退休
2009年03月11日 16:08人民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一、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存在的问题

中国现行退休制度确定于建国初期,规定男性年满60周岁,女职工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退休。如今近60年过去了,退休年龄依然如故。退休年龄长期不变带来诸多问题:

一是现行法定退休年龄导致高退休人口赡养率。根据推算,中国城镇退休人口赡养率呈快速增长趋势,从2006年0.265增加到2032年1.102,社会无法承受如此重的养老负担。

二是现行法定退休年龄导致人力资本浪费,女性表现尤为严重。人们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普遍延长,推迟了就业起始年龄。假如退休年龄不相应延长,劳动力的就业年限(即人力资本投资回报期)就将缩短,导致人力资本的浪费。

三是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的背景下,退休年龄没有随之延长。对156个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和平均预期寿命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多数国家均在本国人民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后,相应推迟了法定退休年龄。在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为75.21岁,人均预期寿命相较于建国初期制定退休制度时的男性40.0岁和女性42.3岁,有了大幅度提高。然而,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并未作相应调整。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则尤其值得反思。

四是大规模退休后边拿退休金边再就业有违养老金的初衷,造成紧缺的养老金不恰当地使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退休后再就业率高达33%。退休后大规模地再就业,退休者边工作边拿退休金,使得退休金演变成一种工作以外的额外福利。

五是妇女界要求男女同龄退休的呼声越来越高,挑战中国仍在执行的女性比男性早退休的政策。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男女同龄退休体现了国家对男女平等的参与权和发展权的尊重,也是国际退休制度改革趋势之一。全世界有六成以上国家和地区执行男女同龄退休政策,中国是世界上两性退休年龄差距最大的国家,男女退休年龄相差10年。这样的制度安排,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女性的发展空间。

二、退休年龄与就业的关系

人们也许会担心延长退休年龄会导致失业率上升。然而,研究表明,延长退休年龄并不必然导致失业率上升。

首先,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的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供需平衡决定劳动市场的均衡就业量。劳动的需求是引致需求,取决于产品和服务市场的需求,而产品和服务市场的需求又主要取决于居民的消费需求,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决定其消费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工人早退休,虽然可以将其工作岗位腾出来,但收入明显下降,这不仅在于养老金的边际替代率比较低,同时,一旦退休,退休金的增长通常要慢于平均工资的增长,而社会物价水平却呈总体上涨,因而退休者的消费趋于保守,需求随之下降,从而间接地给劳动市场的需求带来消极影响。

其次,退休金是从工资中按照一定比例提取的。如果退休年龄过早,按照我国的人口状况,未来数十年内,需要赡养的老年人会不断增多,社会养老资金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国家将不得不提高工资税率,也就意味着企业运营成本增加。这会影响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出口会萎缩,又将导致国内失业率上升。

再次,根据91个国家和地区法定退休年龄和失业率数据,从长期来看,没有证据说明退休年龄的提高会带来失业率的上升。相反,退休年龄较长的国家的失业率还有一定下降的趋势。

三、调整退休年龄的建议

一是要加强宣传,让民众更多地认识到延长退休年龄的必要性。根据在郑州所做调查,在被调查者中,1/2希望保持退休年龄不变,1/4反对延长退休年龄,只有1/4赞成延长退休年龄。根据网上调查,多数网民也反对延长退休年龄。我们面临一个难题:退休年龄必须延长,但民众普遍不赞成。因此,要通过广泛宣传,让民众深刻地认识到延长退休年龄是无法回避的选择。

二是要分步延长退休年龄。我们提出延长退休年龄的依据是,保持目前工资税率不变。工资税是指工资中用于缴纳养老金的部分。如果我们不延长退休年龄,到2014年就必须提高工资税率,并将持续不断提高才能保证养老金的收支平衡。如果我们不希望工资税率的进一步提高,就必须延长退休年龄。据此,提出以下延长退休年龄的具体建议:

2012年,开始延长女职工退休年龄,每年1岁,到2017年,开始提高女干部退休年龄,每年1岁,到2021年全部女性退休年龄提高至60岁;2022年开始延长男性退休年龄,每年1岁,到2026年提高到65岁,女性不变;2027年开始进一步延长女性退休年龄,每年1岁,将女性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这样,到2031年,男女同龄退休,退休年龄均为65岁。

注:本提案基于河南财经学院樊明教授主持的课题:《退休行为和退休政策》。该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出版。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郭敏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