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全国教育系统学习霍懋征同志先进事迹
2010年03月17日 21:06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新华网北京3月17日电(记者 吴晶)什么样的教师,可以在基础教育领域坚守60余年,创造出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奇迹……当代著名教育家、我国首批特级教师霍懋征就是这样一位教师。在她走后,她毕生倡导的“爱的教育”再次在全国教育系统掀起学习的热潮。

17日下午,教育部专门召开了“把一生献给教育事业”——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宣传霍懋征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霍老师的亲属、同事、领导和朋友通过缅怀她的事迹,学习她的精神。

在霍老师女儿赵萱的回忆中,母亲没有周末和假期,因为她除了正常上课,还要到全国各地讲学;母亲的课总能做到常教常新,因为即使在85岁高龄,她仍然要时常备课到深夜;母亲经常带有困难的孩子到家里吃住,从没丢掉一个学生;母亲到处讲学,却从不收讲课费,还自费组团去西部讲学……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说,霍老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普通的所谓喜爱孩子,而是建立在对教育的忠诚,对儿童的信任的基础上。她相信每一个儿童,相信“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她坚守“激励、赏识、参与、期待”的八字方针,给每个孩子金色的童年。

“我们学校是霍老师生前执教的地方,我们要为霍老师塑一座铜像。”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烈说:“更要号召青年教师用实际行动学习、传承霍老师的师德精神,续写‘爱的教育’新的传奇。”

“我们有责任,也有决心把霍老师的爱传承下去,并赋予爱新的内涵。”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冯勉说。

23年前,冯勉循着霍老师的足迹,来到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执教。如今,她凭借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成为深受学生爱戴的全国模范教师。

在长期担任班主任的过程中,冯勉摸索出“怎样爱学生”的办法:每学期,她都要把家长和孩子请到学校召开睁大眼睛找优点的“报喜会”,让孩子们懂得,即使“做路边的小草”也要“绿得出奇”,要做最好的自我。

即使学生们犯了错误,比如有人出现浪费学校卫生间卷纸的行为,冯勉也要发动他们开展调查,在实践中受触动、受教育。“如果教师把学生的问题都当成一种教育资源,那么学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老师浓浓的爱。”

在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心中,“爱的教育”是先进的理念,是崇高的师德,更是一面充满感召力的光辉旗帜。

据了解,教育部已于日前发出通知,号召全国教育工作者向霍懋征同志学习。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说,北京市将通过事迹巡讲、主题征文、师德讨论以及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评价考核制度等措施,大力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用实际行动学习、践行霍老师的先进理念和教育思想。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说,霍老师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尊重,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以及教师的关怀和鼓励,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我国还十分缺少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应在提高教师待遇、调整师范教育规模和结构、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增强教师培训等方面下大力气。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十分关心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贯彻“两会”精神,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霍老师先进事迹,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师德素养和水平;要大力加强教师和校长培训,提高教师和校长专业化水平;要创造有利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要鼓励改革创新,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教育家。

霍懋征老师是我国高学历人才从事小学教育的先行者,也是当代师范院校毕业生心中的一面旗帜。60年来,她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苦,经历过严重疾病的折磨,却从未改变她从事小学教育的选择。霍老师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2008级免费师范生张菁,也坚定了她毕业后从教的决心。

张菁认为,“教育跟着时代走”是霍老师教育教学的主题。在国际化、信息化大潮冲击学前教育领域的今天,我们有责任研究符合本国国情的教育理念,形成中国本土的学前教育体系。

“也许我不能成为第二个霍老师,不能如太阳般把光辉撒满每一个角落,但我依然可以做一棵大树,为孩子们带来一片绿荫。”她说。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吴晶   编辑: 宋建新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