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河北实行扣缴资金制推动地方政府治污
2009年11月05日 05:23人民网-人民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二是逼着各地调整产业结构,认真做“减法”——

在石家庄,深泽县取缔了滹沱河沿岸的17家小制革企业。无极县对十大皮革公司进行了整改,依法取缔了39个小水胶、小洗皮、小漂染加工点。

邢台市的宁晋县境内有洨河、汪洋沟、午河、泜河、北澧河、老漳河、小漳河、滏阳河和北沙河等9条河流纵横交错,断面考核之后,他们一举淘汰关停了曾兴盛一时的30多家造纸厂和28家牛仔服装企业的水洗生产线。

地处滏阳河源头的邯郸市,刚开始被扣缴了10万元,数量虽然不多,但对当地政府的触动很大。造纸行业是邯郸市的传统产业,全市共有各类造纸企业40多家。考虑到年产3.4万吨以下的生料造纸企业利润往往不足以支付污水处理的正常费用,基本难以实现稳定达标排放,邯郸市坚决关停了这些生料造纸企业。

三是逼着各地建污水处理厂,努力做“加法”——

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是有效降低COD浓度的工程措施。2007年之前,河北省只有城镇污染处理厂50座。2008年一年,全省就新增52座。子牙河流域的各市、县对污水处理厂的重视更是今非昔比。

今年,“扣钱”制度在七大水系推开之后,各地不仅注重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更注重让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石家庄市引进先进管理模式,让清华同方、新加坡凯发等公司介入14座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保定市的高阳县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模式,去年8月建起目前全省最大的县级污水处理厂,同时积极探索污水处理费征缴长效机制,1年多来污水处理厂运行正常。

焦点③

生态补偿如何走向深入?

既然扣的是流域生态补偿金,那么扣下的钱怎么用呢?河北省规定,全省水污染生态补偿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全额用于生态补偿,严禁挤占、截留和挪用。去年4 月到今年8月,省财政共扣缴包括子牙河水系在内的生态补偿金3000多万元。这些钱将专门用于解决由于河水污染造成下游经济损失应给予补偿的项目、需要打深水井保障群众饮水安全项目、水污染综合整治的减排工程。

保定的安国市和衡水的安平县,首先获得了省里拨付的生态补偿金。

过去,磁河的污水从石家庄流入安国以后,渗入这里的沙地,污染了当地5个乡镇的地下水,老百姓自家几十米深的压水井不能用了。为这事,保定与石家庄没少交涉,但作用不大。许多村不得不自筹资金打200米左右的深井解决饮用水问题,群众很不服气:凭什么上游污染我们,还要我们自己掏钱打井?

今年,五仁桥镇五仁桥村又打了一口240米深的水井,村支书宋占科没再为打井四处“化缘”。原来,安国市得到了省里拨付的231万元补偿金,市里答应给五仁桥村补偿。就连去年打井花的钱,市里也要给补一部分。

“这笔钱数目不大,却体现了省里对污染受害者的关爱。”市环保局长王京义告诉记者,市里有专门的制度,规定了资金使用程序和拨付办法,保证把这笔资金用实、用好,真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安平县过去受滹沱河、滏阳河上游污水之苦,这次得到了210万元补偿金,计划打12眼深水井,解决4个乡镇25个村的饮水问题。

谈到目前的补偿,姬振海的看法是:“我们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还不是这些年专家学者和污染受害者呼吁的真正意义上的补偿,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深化。”他认为,河北省实行扣缴流域生态补偿金制度,主要还是通过“扣钱”,倒逼各地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从而使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业主深刻理解“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补偿”这一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充分认识到治污不力和违法排污“既赔钱又丢人”,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记者了解到,环境保护部已经把河北省作为全国省级全流域生态补偿的试点。从今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河北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以地方法规的形式明确提出生态补偿制度:因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造成相邻地区环境污染加剧或者环境功能下降的地区,应当向相邻地区支付生态补偿金,具体补偿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万事开头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相信生态补偿在河北会做得更细、更实,会给应得补偿的地方和群众更多的实惠。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武卫政   编辑: 缪汶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