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全敏
表明中国政府正进一步加大环保力度
据美国媒体报道,中国近日将全球知名企业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公司在北京的加工厂列入“重点水污染企业名单”,引发人们的关注。目前,两家公司都宣称,将严格遵守中国废水处理和排放标准。
外企又成“水污染企业”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8月20日报道称,正当全世界责怪中国的污染影响了全球时,北京却把矛头对准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公司在北京的加工厂。据悉,北京市发改委将12家国际和当地企业列入了“重点水污染企业名单”,而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公司都在其中。
在人们的印象中,外资企业,尤其是那些大名鼎鼎的跨国公司,在环保投入和标准上也较高,很少被贴上“污染企业”标签。这一次,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被列入重点水污染企业的确出人意料。
《福布斯》杂志网站说,北京市发改委发言人表示,北京的目标是使大型企业环保标准达到“十一五”规划制订的节能减排目标,“如果这些公司在更清洁生产方面多做一点努力,它们将对首都节能节水做出重大贡献。这就是为什么它们被列入名单的原因。”
实际上,外国知名企业被列入污染名单早有先例。2007年10月,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公布,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和日立建机(中国)有限公司,都因外排废水污染超标被依法整改。
个别外企存有侥幸心理
有评论指出,20多年来,不少境外投资者把中国大陆看作是投资最理想的场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中了中国大陆对环境的要求不高。这些企业在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也消耗掉产地国大量能源与原材料,各种工业废料与污染物一并转嫁。从近年的事实来看,一些外企,包括著名跨国公司,环境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此外,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对个别外企的环境违法现象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策略。不仅如此,环保机构对环境破坏的处罚力度也不大,让个别外企存在侥幸心理。
中国加大环保力度
面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的现实,中方在利用外资过程中,开始最大限度地限制污染严重、对环境破坏大的投资项目。那些被贴上“污染企业”标签的公司每季度都要接受环保履行情况的检查。
中国相关部门还敦促私营企业定期清洁生产线,目的是减少能源消耗和化学物排放。饮料和酿酒企业也被要求适当地进行污水处理,以达到环保要求。
外国媒体评论说,现在离中国实现制订的节能减排目标只剩下一年了。北京市政府正在为其他地方政府树立榜样,那就是如何加大努力迫使私营企业实现绿色目标。
作者:
赵全敏
编辑:
高欣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