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福州8月6日电(记者余荣华)今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将是今年以来对福建影响最大的台风。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海上渔船和施工作业船只要在今天18时之前回港避风;宁德、福州、莆田三市海上养殖人员中的老弱妇幼在今晚晚全部撤离上岸;泉州、厦门、漳州三市海上养殖人员和老弱妇幼人员,要视实际情况安排撤离。
福建省防汛办8月6日下午通报说,“莫拉克”8月6日15时中心位于北纬23.3度,东经126.9度,就是在霞浦县东南方约78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气压960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3级(每秒40米),7级风圈半径500公里,10级风圈半径120公里。未来台风中心将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预计,7日夜里登陆或擦过台湾岛北部,8日上午到夜里在福建省中北部沿海登陆。
“台风登陆与天文大潮相叠加的情况是近三年没遇到过的,受风、雨、潮的共同作用,"莫拉克"可能给福建造成严重危害,也增加了防风抗灾的难度。”今天上午,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经过会商认为,“莫拉克”具有下列特点:发展速度快,强度还在继续增强;登陆地点比较明确,国内外各气象台站预报趋势基本一致,将在福建省中北部沿海登陆;影响时间长、范围广,福建全省将普遍出现暴雨,最大可超过300毫米/24小时,且台风登陆后将在福建上空停留较长时间,对全省都有较大影响;登陆前的8月6日至8日(农历六月十六至十八),正值天文大潮。
为此,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全省各级防汛指挥长要立即上岗到位;中北部地区和沿海的基层干部要进村入户、靠前指挥;各专业职能部门要做好抢险物资和抢险队伍的准备;各地要及时通知出海作业船只回港避风,及时组织渔排、低洼地、沿海施工现场等危险区域人员的安全撤离。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组织省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向全省手机、小灵通用户发送防御台风“莫拉克”公益信息。8月5日15时至8月6日11时,全省已发送信息359.2万条。
8月6日上午10时,福建海事局发布了船舶防抗台风“莫拉克”橙色二级预警,通过各种岸基通讯设备,连续发布海上航行警告与安全信息。据统计,截止6日18时,福建沿海在港运输船舶总数1263艘,其中工程船170艘,在港修造船121艘,危险品船48艘,客渡船450艘,其他运输船舶474艘。福建海事局辖区各应急搜救力量已处于紧急待命状态,随时处置可能发生的船舶险情事故。海事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两岸直航客船和渡口渡船按当地政府要求关停的情况。
在福州,8月6日,福州边防支队共出动警力260余人次,车辆50车次,发放各类宣传单1200余份,广播、短信3400条(次)、协助1500余艘各类船只进港避风,帮助渔船民加固船舶渔排182处,转移群众376人。官兵们在沿海一线各港口、码头以及海面渔排等重点部位,发放防台宣传单、组织渔民收听广播、通知辖区船舶回港避风、协助加固船只和渔排、将群众劝离并转移至安全地带。平潭、长乐、连江等边防大队官兵在辖区各旅游景点,劝导游客不要到深水区游玩以防遭遇危险。
在莆田,8月6日下午,莆田边防支队实施“全球眼”视频系统调试和防抗台风模拟演练,位于平海湾、湄洲湾和兴化湾的200个“电子警察”全部通过系统运行检测,将全天候上岗,成为防台抗汛重要力量。这200个“电子警察”只须接通电源和网线即可进行视频监控,135个安装在莆田市沿海码头、港澳口,60余个安装在南日坑口、万峰海域以及石城、东吴海域等大型鲍鱼养殖区,已完全实现了莆田沿海一线远程视频监控的海陆立体式覆盖。14时许东埔海域2艘渔船在回港避风中发生碰撞,一名渔民落水。东吴边防派出所值班民警通过“电子警察”发现险情后,立即调动就近警力出海处置,成功救起了落水渔民。
作者:
余荣华
编辑:
郭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