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八个不同版本的《红楼梦》,您会如何选择——价格、版式还是出版社名气的大小?
暑假期间,几十部被教育部作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书目的名著在本市各大书店热销,面对同一名著少则四五个多则十个以上的版本,书架前的学生和家长们显然有些困惑。同样被名著“困惑”着的还有最老牌的名著出版商——人民文学出版社。
日前,为了《家》、《围城》、《茶馆》等9部名著的出版权,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南京大学出版社诉至法院,讨要300万元,这是漫天要价还是事出有因?
面对纷繁的名著市场,本报为此采访了出版界业内人士、学校老师和相关学生家长。
维权篇
9部名著遭侵权索赔300万元
人民文学出版社此次诉称,该出版社享有《家》、《围城》、《茶馆》、《雷雨》、《骆驼祥子》等教育部推荐作品的独家专有出版权,之前也曾经出版过包括这些经典著作的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但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发现在市场上出现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由贾平凹担任主编的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其中就包括自己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围城》、《雷雨》等9部作品。
人民文学出版社认为,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原告对这些图书的专有出版权,给该社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将南京大学出版社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南京大学出版社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赔偿金额总计超过300万元。
记者联系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代理人于律师。于律师表示,在开庭前,不方便就此案发表任何言论。随后,记者致电南京大学出版社,对方表示,不知道该起官司,因此不了解相关事宜。
解读篇
成本高出版名著要费三重力
为9本名著讨要300万元,这是不是漫天要价?人民文学出版社真的享有对名著出版的“垄断权”?
为此,记者采访了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了30年的业内人士陈先生,请他从第三方的角度分析这起业内的“恩怨”。
由于人教社常年从事教材编纂工作,因此在采访伊始,陈先生便否认了“教育部授权某出版社出版推荐书目”的说法。
陈先生随后对人民文学出版社讨要300万元表示“理解”。理由是,出版名著的成本“相当高”,而教育部书目中所涉及的大部分名著都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率先出版的。
陈先生说,出版名著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首先,出版社编辑看过文稿之后,要与作者本人进行联系,商议修改的事项。由于名著涉及的均是当代的大家,因此,编辑不能私自改动,而是要由作者亲自动笔修改。作者去世的,要有目前著作权人的授权,其中稍有疏忽便会惹来著作权方面的纠纷甚至官司。
其次,稿件修改后,由校对进行三审三校,此后做版印刷。
出版后,先要支付作者稿费、编辑校对费用和印刷费用。由于名著的市场销量较为稳定,每隔一段时间均需要再版,每再版一次,便要支付一次稿费、编辑校对和印刷费用,其间还包括一些典故差错的修改费用。
现状篇
销售市场“蛋糕”变小了
出版社的收益取决于名著的销量和再版的次数与数量。近几年,原本对名著市场几乎享有“垄断”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收益上面临着每况愈下的局面。
陈先生表示,出版社出版图书的印刷数量一是取决于该社的市场预测,二是来自于各大书店的反馈。
出版社在出版图书前,会将新书目录提供给各大书店,书店按照不同类别进行清单索引,然后分发给社会各界(包括大单位、图书馆、教研机关和学校等),各界将预购意向反馈给书店,书店再将订购的数量转达给出版社。
但是,就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本,书店不会顾虑出版社是否“老字号”,完全按照销量进行订购,而人民文学出版社费劲编校的名著市场,突然涌进多家竞争对手,在销量有限的情况下,“蛋糕”自然变小了。
作者:
王巍
编辑:
郭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