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大门
为了响应中央政府拉动内需号召,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银行放贷力度空前增强,上半年放贷总额已经超过7.5万亿元。但部分贷款资金流向了非民生项目,进入像房地产投机类的行业,导致金融风险增大。南京市一家商业银行支行负责人担心此种现象会加大银行经营风险。他认为,今年上半年放出的贷款能有80%本金正常回收就已经谢天谢地了。而另外一个数据是,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23703亿元,同比增长23.6%。其中,国内贷款5381亿元,增长32.6%。
房地产有骗贷术
房价暴涨
有媒体报道,2009年6月以来,我国部分城市出现地王和房价暴涨的现象,已经引起中央的高度关注。
今年3月以来,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城市,房价上涨较快。以北京为例,市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北京新建住宅价格已经连续4个月上涨。
上半年,北京四环路以内新建住宅期房均价为16967元/平方米,比一季度上涨1843元;四环至五环路住宅期房均价为15748元/平方米,比一季度上涨951元。许多项目的售价,已经超过2007年房地产市场过热时期的最高价。
北京一个五环外的普通住宅项目,去年下半年第一次开盘时售价8800元/平方米,如今已是15500元/平方米,涨幅超过80%。
随着部分城市出现新的地王,有的城市房价已提前进入“3万元时代”,有的城市“一个电话涨1000元”,开发商捂盘惜售,集体狂欢,普通百姓心急如焚,望楼兴叹。《工人日报》发文抨击“部分城市房价再度暴涨攀升,已经高到不道德的地步”。
房企假按揭
南京市一位民营企业老总向时代周报记者发问:你知道为什么今年房地产在经济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反而能逆市上升吗?
他向记者解释:国家为了拉动经济复苏,去年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而仅仅今年上半年各银行贷款就超过了7.5万亿,你知道这些钱都花哪里去了?很大一部分都进入了房地产!所以会导致房地产行业逆市上升。
他说,许多房地产商利用私人交情,采取假首付的方法在银行骗取银行资金。具体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房地产商让下属职工冒充购房户,申请购房贷款,然后将此贷款收入囊中,以缓解资金压力。他有一次在某商业银行内看到,一次送来的几十份购房合同居然都是某房地产公司职工。
他解释说,正好有的银行领导为了自己的政绩,尤其是到了快要升职的时候,来个临门一脚,在贷款项目上做得比较光鲜,成绩容易被上级看见。他很奇怪,这些房地产公司的职工现在连房子都卖不掉几套,加上他们收入本来就不高,为什么今年突然大举购房,而且如此集中在某一个房地产公司,难道银行不觉得奇怪吗?那些人提供的收入证明难道银行都没有审核吗?
银行信贷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相对宽松,尤其是一些城市对二套房按揭贷款人为降低准入门槛,有力支持了投资投机型需求大量入市。今年上半年,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达2829亿元,同比增长63.1%。前一段时期,不少项目的销售人员都向购房者私下承诺,可以与银行合作,以低于30%的首付、优惠利率购买二套房甚至三套房。
银行为完成任务
不过他认为更多的资金是通过另外一个途径流入了房地产。他举例说,南京有一些公司,利用某些所谓的科技或者民生项目,从银行贷到大笔贷款,然后通过下属的关联企业的虚假交易,将资金转移到关联企业或者下属企业,这些企业就拿着大笔资金投入到房地产业去炒房。这种类型流入的资金要比虚假首付流入房地产项目的资金要大得多。
南京市一位商业银行行长是该行全省房地产项目贷款的负责人,这位负责人私下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其实有些项目他们也担心会出问题,但是为了完成全年放贷任务,只能这样。
而据央行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有20%左右的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和股市等资产市场,由此推动了房地产的量价齐升。
财政部会计司也表示,一些上市公司可能将部分银行贷款投入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从而在国内市场制造了虚假繁荣的局面。
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23703亿元,同比增长23.6%。其中,国内贷款5381亿元,增长32.6%。
作者:
宋阳标
编辑:
黄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