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近两月密集摸底“民生”
全国人大财经委日前正式公布对上半年经济形势的看法,“惠民生”被建议更优先的考虑。
事实上,这一思路早在两个月前便有迹可循。5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宣布启动针对部分政府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的专题调研活动。
按当时确定的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主要的调研项目是涉及保障性住房建设、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民生工程,以及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农田水利建设等。
根据全国人大官方网站上的公开信息,在过去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各个调研组在全国诸多省市进行了至少17项调研,而其中涉及民生的项目便高达13项。
除了全国人大官方网站的消息,据新华社报道,7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在重庆,就中央扩大内需新增投资项目中有关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调研。
一天之后,全国人大财经委召开会议研判经济。正是在此次会上,“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被旗帜鲜明地提出。
早报记者注意到,相比上半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基调,虽然仍然强调“保增长”这一首要任务,但“在下半年经济工作中要进一步把调整结构、扩大居民消费和促进就业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
而从去年的经验来看,这极可能构成宏调政策的基调。显见的是,2008年7月23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对外公布下半年经济形势研判报告。2008年7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即召开会议,宏观调控政策基调正式由“双防”(即防过热防通胀),转向了“一保一压”(即保增长压物价)。
作者:
姚伟
编辑:
汪敏
|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