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6月23日电 (记者谢卫群)日前,上海银监局发布了2009年第一季度个人理财业务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09年一季度,上海市场共发售个人理财产品369只,募集资金159.71亿元,实现个人理财(仅包括银行理财产品)中间业务收入0.76亿元,截至3月末上海中外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余额593.35亿元。其中,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类理财产品73只,募集资金49.62亿元;信托类理财产品56只,募集资金64.04亿元;结构性理财产品201只,募集资金26.02亿元;代客境外理财产品38只,募集资金1.95亿元;其他理财产品1只,募集资金18.08亿元。
2009年以来,针对市场形势的变化,各商业银行主动调整了理财产品的收益结构,上海市场上具备较为稳定收益结构的理财产品占比明显上升。一季度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发行38只,募集资金5.96亿元;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发行246只,募集资金99.87亿元。两类产品合计发行284只,占理财产品总发行数的77%,较上年同期上升约15个百分点;两类产品合计募集资金105.83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募集总额的66.3%,较上年同期上升22.4个百分点。
一季度,上海市场结构性理财产品占比较上季度明显上升,产品大多以看涨中国概念股、欧元汇率、黄金以及大宗商品为主。一季度共发行201只,占理财产品总发行数的54.47%,较上一季度上升21.8个百分点,成为发行数量最多的理财产品类别;结构性理财产品共募集资金26.02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募集总额的16.29%,较上一季度上升8.2个百分点。从发行币种来看,外币产品募集资金16.91亿元,占结构性理财产品募集总额的65%,成为一季度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主力军。从发行机构来看,外资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明显多于中资商业银行。
作者:
谢卫群
编辑:
印权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