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6月23日下午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谈人民日报评论,并回答网友提问。
[主持人]:一说到人民日报评论,许多人都会本能地想到一个成语,叫一锤定音。但是,从上世纪末,人民日报震撼股市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之后,很多人很少看到人民日报评论能够这么猛烈地即时效应了。您认为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人民日报的退步? [15:27]
[卢新宁]: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我觉得从两者的关系仔细来想,确实反映了我们社会深刻的变化。我认为确实是社会的进步。现在我们对于股市的管理,尽管我们还没有摆脱政策式的评论,但是总体来讲,我们对这个股市的宏观调控的手段丰富多了,而且市场化更加规范化、法制化了,我们不再像以前一样,想用一篇评论就来控制或者调控市场和股市,而且也不会用媒体当头棒喝的方式来进行一种市场管理。实际上这恰恰是我们的一种进步,我们从股市的管理方式可以看到,我们国家治国理政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它是更加走向一个依法治国的方向,它更加注重市场化的规律。
而另一个方面,它对媒体也没有那样的要求。它实际上在媒体宣传上也更加尊重新闻传播的规律。所以这两方面互相影响以后,像人民日报就不太会担当那样的责任,所谓一锤定音,在股市的时候,忽然来一篇人民日报的社论或者评论,影响很大。
去年我们接到很多电话,都是说,你们是不是应该发一个评论员文章,你们是不是应该发一个社论,都是股民们打的电话。我觉得现在的时代确实不同了。总体来讲,这样的做法让我们人民日报的评论从直接地被授予它使命的传令兵的位置上退役下来,我们不再做那样的一锤定音,去干预市场,这不仅是社会的进步,也是人民日报的进步。
换个角度来讲,在一个越来越依法治国的国家,在一个越来越尊重新闻规律的这么一个国家,像党报这样的评论,让它渐渐回归一种新闻规律,不让它在多元的话语体系里面,非要自己一出来以后就是一言九鼎,就拿下天下,我觉得这确实是社会的进步和人民日报的进步。 [15:28]
编辑:
邵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