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若面对热点不敢发言就是自甘边缘化
2009年06月23日 16:28人民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6月23日下午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谈人民日报评论,并回答网友提问。

[主持人]:刚才卢主任那句话说得特别好,现在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话语权。特别是现在,媒体竞争也是非常激烈。而且科技的进步也是日新月异的。人民日报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主流地位?如何认识和保持人民日报60年来形成的政论优势?  [15:14]

[卢新宁]: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我先讲一个小插曲。去年6.20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日报视察的时候,到强坛和网友在线交流,大概是10点多钟交流的,我们是第二天人民日报等等传统媒体才做了报道,但是互联网上第一时间,总书记在线交流,成为各大网站的头条新闻,而且巨大的流量几乎把网络都挤摊了。那时我们报社的很多同事也接到外面的一些电话,他们就问,总书记到人民网了,为什么?当时我们心里还有点不平衡,我们说实际上总书记是因为视察人民日报60年,为纪念这个到人民日报视察,到人民网是其中一个点,是其中的一站,不是特意到人民网,我们还想这么去解释。但是说实话,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包括当天的《新闻联播》也是给总书记在人民网的时间非常长,说明新媒体本身是多么的吸引人,它的传播是多么快捷,这个细节特别耐人寻味。

在这么一个时代,在大家都说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在一个被称为自媒体的时代,我们自己传播、我们互动之间传播信息,在这么一个时代,如果我们还想拥有我们的主流的位置,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我们现在有三亿网民,而且三亿网民中大概2.3亿人是通过网络获取新闻。实际上等于新闻传播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是通过网络。另外,我们还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网络论坛社区等等,还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移动通讯,拥有6亿部手机以及QQ、博客、微博客等等各种各样新的形式,不仅传递信息,也表达意见。在这样的舆论场,人民日报怎么保证自己、巩固自己的主流位置。我们不断地对应现在的形势,然后再回问自己这些问题。而且我们可以想到2008年抗震救灾那个关键的时刻,互联网大显身手,它在第一时间海量信息、一手文字,形成了当时整个震后的即时通讯,实现了梁启超说“去塞求通”期盼的那个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外国的媒体就说了,评论怎么说呢?中国的互联网再一次奠定了自己的主流地位,不是依靠行政级别,而是依靠对信息巨大的整合能力和对两亿多网民的影响力。

刚才回答您的那个问题,怎么奠定我们主流位置,怎么增强我们政论优势的一个很好的角度。那是什么?那是我们一定要获得在舆论场的影响力。怎么获得这个影响力?我想再举一个例子,在6.20这一天,特别巧,上海的新民晚报,一个非常有悠久传统的市场类的媒体,也很有读者群的,他们发了一篇“从人民时评的锐气谈起”,点了人民时评一段时间以来的选题,其中提到了“替谁说话与为谁执政”,就是河南副局长替谁说话的评论里面的一句话,在一些人的手里,公共权力已经异化为维护自己个人利益的观念和一时之气的权杖,这句话超过了一般都市报的表述。

他讲完这个以后说了一段特别能够让我们想想人民日报政论优势到底应该从哪个方向去增强的一段话,他说,人民日报是一份严肃的报纸,但是严肃并不意味着僵直、呆板、窒息、拒人以千里之外,而是品质高,格调高,能取信于民,具有足够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新媒体蜂拥、多媒体争锋的年代如何吸引受众赢得民声,时代是性命攸关,成天唱高调、空话连篇,引导舆论只能是奢谈和奢望,在一个多元传媒市场上,既活跃普通的大众化、舆论化的报纸,我们也亟待着严肃而不拘谨,亲切而不流俗套的主流报纸唱主角,我想这的确是人民日报发挥政治优势的一个视角,作为党中央机关报我们只有牢牢把握话语权,我们勇敢地解放思想,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能够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奠定自己的优势。如果我们什么都不敢说,面对热点不敢发言,我觉得时间久了,就自甘边缘化了。  [15:15]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邵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