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做好新形势下重庆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牢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成为3200万重庆人民的共同追求,为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先进文化是社会前进的主心骨、精气神、发动机
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文化既是各民族赖以自强自立的精神支柱,又是其物质发展的思想结晶。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的《周易》就有了“以文化人”的理念。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都在说明,先进文化是社会进步的主心骨、精气神、发动机。有先进的思想文化,才有社会的大变革、大发展。从中国近代史来看,“戊戌变法”宣传了启蒙思想;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为“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准备了条件;“五四”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了中国,成为而后我国大变革的思想基础。古往今来,变革与发展都要有先进的、符合实际的思想做先导。
我们党成立之初,没有任何资本,更没钱“发奖金”,但有先进的思想,就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全国只有53名党员,讲“财力”,没有任何资本可言,更没有钱去“发奖金”。但党的“一大”13位代表,个个都是理论家、宣传家,他们掌握真理而且善于宣传真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将越来越多的先进分子汇集在党的旗帜下,终于“唤起工农千百万”,这就是思想文化的力量。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中,我们党处境艰险,但在延安用22天的时间集中研究文化问题。毛主席在座谈会上发表了影响深远的讲话,用先进的思想文化照亮人心,把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团结起来,形成了巨大的物质力量,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毛主席在重庆谈判时发表的《沁园春?雪》,大气磅礴,超凡脱俗,历数前朝英雄,落笔“还看今朝”,征服了国统区社会各界,彰显了我党蓬勃的生命力,赢得了人心。回顾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能够最终以“小米加步枪”打败国民党的“飞机加大炮”,创建了新中国,靠的就是先进的思想文化,靠的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个主心骨。
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英雄人物的豪情壮志和奋不顾身,点燃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成为引领时代进步的旗帜,至今令人回味无穷
解放之初,我们党面对的是经济崩溃和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困难重重,更有国际反动势力的层层封锁;以后,又有“三年自然灾害”和种种反华势力设置的障碍……但我们党有个大法宝,就是用先进的思想凝聚人,鼓舞人,振奋民族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英雄人物的豪情壮志和奋不顾身,点燃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成为引领时代进步的旗帜,至今令人回味无穷。新中国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战胜困难,恢复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就是靠万众一心的革命理想,靠愚公移山的精气神。30年前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也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党中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不动摇、“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决策,是推动中国走向强大的发动机。
思想文化的优势是更内在、更持久、也更难替代和模仿的竞争优势,文化的“软实力”是发展的“硬功夫”
只有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增强国家的竞争力。国与国之间,更深刻的较量是思想和意志的较量,它的影响潜移默化、无所不在。锦涛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在世界的竞争中,思想文化优势是更内在、更持久、也更难替代和模仿的竞争优势。没有正确的思想,先进的文化,社会就会失掉主心骨,就会“丧魂落魄”,国家和民族就会失去未来。人们习惯称文化为“软实力”,其实,文化的“软实力”是发展的“硬功夫”,“软实力”硬起来,中国的发展环境就会更好,发展就会更健康,更有后劲,也更可持续。
文化也是城市的“根与魂”,是城市发展的“内动力”。“灿烂的思想文化之花,必将结出丰硕的发展之果”,重庆是一个有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的城市,有抗战文化、红岩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等宝贵的精神财富。重庆要大发展,既要外练“筋骨皮”,也要内练“精气神”。重庆要后来居上,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和西部的“重要增长极”,必须通过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力量,在全社会激荡起不甘落后的志气,奋起直追的勇气,后来居上的豪气,把全市上下的干劲调动起来,智慧凝聚起来,才可能超越自我,提速发展,完成中央赋予的重任。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依靠人,改善人,把人作为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目的
抓好思想文化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说,发展一定要依靠人、改善人,把人作为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目的。
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都在人,在于人的文化水准、思想方法和思想境界。思想文化的进步,人的素质的提升,将成为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进步的强大动力。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提高人的素质,就要在精神文化方面下功夫,主动去引导人,提高人。文化关系到发展模式,关系到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精神文化生活还关系到发展方向和发展目的。文化对社会的推动和导向,在于它核心的内涵是一种价值观念,是理想、信念和信仰。我们抓文化就是抓方向。恩格斯说,“在先进的文化下将培养出完全不同的人,这将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条件和目的”,就是把文化当作发展的方向和目的来定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用于中国,且优于其他国家的其他“主义”,其合理性和优越性无庸置疑
编辑:
霍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