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对外交往中一贯反对并且从来不搞所谓的‘金钱外交’”。在12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澳大利亚一份智库报告声称“中国经济援助导致南太平洋岛国局势不稳”一事进行驳斥,称这种指责“没有依据”,中方“不能承受”。秦刚强调,中国对南太国家的“支持和帮助是朋友间的真诚帮助”,“不干涉内政”。
据路透社11日报道,这份专门针对中国对南太平洋国家援助活动的报告当日由澳外交政策智库罗伊研究所研究员汉森发表,他在报告中称,中国在南太平洋进行经援外交导致该地区局势不稳定。汉森称,中国答应给予南太平洋岛国的援助,从2005年的3300万美元增加至2007年的2.93亿美元,“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阻止这些小国家承认台湾”。他表示,对太平洋岛国而言,它们可以趁机利用两岸对立增加援助额。但“结果未必对收取或支付援助者有利”。因为“围绕中国援助项目的各种秘密以及中国企业和中国工人的介入,时常会引起‘美元外交影响当地政治’的猜疑”。
汉森举例说,2006年4月所罗门群岛首都霍尼亚拉发生的排华暴乱,起因便是当地人担心中国的金钱左右了所罗门的选举结果。目前,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库克群岛等8个太平洋岛国论坛中的发展中国家都承认中国,而非台湾,“但中国的援助可能激起反华情绪,而非亲华的感情”。
汉森还声称,2006年12月,斐济发生军人政变后,中国增加了对斐济的援助,这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要让斐济恢复民主制度的努力背道而驰。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成立于2003年4月的罗伊研究所是澳大利亚最权威的外交智库,以为澳外交政策提供依据和深入讨论澳大利亚在国际舞台中的角色为其核心研究任务。发表这一报告的汉森是悉尼大学国际法硕士,其毕业论文就以太平洋地区稳定为题。他2004年—2007年曾供职于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现任罗伊研究所民意调研部主任。
汉森在报告中称,中国的经济援助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维护费太高,所用材料不适合南太国家条件。再如中国的项目都用本国工人,没有给当地人工作机会等。不过,汉森也承认,从总体上说,对中国资助南太国家政府感到担忧是“夸张的”,短期内,中国不会轻易取代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本地区的影响。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需要同中国合作改善其援助资金的作用,而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也应提高其资金援助的结果,与其他捐助国协力。
在12日的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中方对于澳智库报告有何看法。秦刚表示,近年来,中国和太平洋岛国的关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与南太地区岛国发展关系的出发点是维护当地和平稳定,促进岛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是出于这一目的,近年来中国向一些岛国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这些援助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要有利于当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秦刚说:“中国和太平洋岛国之间建立了经济发展合作论坛,在此框架下,中方承诺向太平洋岛国的一些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并确定了一些合作项目,目前这些项目正在良好的实施过程中。”▲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编辑:
霍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