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改革的中国因素
虽然古巴一些改革措施与中国改革初期的思路近似,但两国在国情、经济状况、所处国际环境等方面差别很大,这都决定了古巴不能照搬中国模式
★ 实习记者/陈君
2008年的春天,从兄长菲德尔·卡斯特罗手中接过“权杖”后,77岁的劳尔·卡斯特罗在古巴掀起一场变革——并非轰轰烈烈的革命,但却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开启改革之路
2008年2月24日,劳尔·卡斯特罗当选古巴国务委员会和部长会议的主席,正式接替因健康原因而移交权力的菲德尔·卡斯特罗。“新政府将取消一些限制,着手改善人民生活,改变货币双轨制,改变凭本定量供应生活用品的办法这一进程是逐步进行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劳尔的就职演说点燃了古巴人的希望。
“劳尔很了解古巴老百姓关心的实际问题。”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徐世澄说。
上世纪60年代,徐世澄留学古巴,他印象中的盛产蔗糖的古巴曾是名副其实的“糖罐”。
然而,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美国趁机加大贸易禁运、经济封锁力度,古巴这盏“加勒比海上的社会主义明灯”黯然失色:国际市场蔗糖价格低迷,再加上遭遇旱灾和飓风,古巴的支柱产业——制糖业产量不断萎缩;俄罗斯停止援助,不再以优惠价供应石油,古巴不得不大幅削减石油进口,能源、交通受到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力低下,大量基础食品需要从国外进口,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那几年,古巴经济被抛至谷底,物资匮乏,国民经济呈负增长。
然而,“古巴没有跟着拉美其他国家跑,也没采取什么休克疗法,而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足见菲德尔·卡斯特罗的笃定。”徐世澄表示。
1991年,菲德尔开始推行“先对外、后对内”的改革措施:对外开放,优先发展创汇行业,如旅游业、医生和教师劳务输出等;有限度、有步骤地发展私营经济,培植小规模市场国家经济慢慢走出衰退阴影,如今旅游业已成为古巴支柱产业,而与委内瑞拉共同实施的“石油换医生和教师”计划,则为哈瓦那广开“油路”。
随着国内外形势发生变化,古巴国内要求改革提速的呼声日益高涨。去年7月,“经济改革实验家”劳尔倡导全民大讨论,政府最终收到120多万条关于发展经济的建议。劳尔决定顺应民意,启动经济改革。
2008年2月19日,菲德尔发表《告古巴人民书》,正式宣布将“不寻求也不接受”再次担任国务委员会主席和革命武装部队总司令两个职务。10天后,古巴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这两份菲德尔曾激烈反对的公约,“劳尔借此向国际社会释放改革信号”,CNN如此评说。
古巴改革“师从”中国?
随着众多改革措施的展开,有西方媒体评论,古巴改革有很多地方具有“中国因素”,其中之一体现在交通上。
多西是一名百货公司的职员,每天上班都要坐公交车。在他看来,改革的最大好处是告别了“骆驼巴士”。上世纪90年代初,为节约能源,古巴改装了一些公交车,将铁皮车厢焊接在一起做车身,用货车车头牵引,两边高、中间低,人称“骆驼巴士”。“骆驼”能搭很多乘客,车费也很低。但车子破旧,行驶颠簸,噪音很大。
劳尔上台后着力改善交通硬件。4月开始,“骆驼巴士”被崭新的中国产公交车代替。未来5年中,古巴政府还将投入200万美元用于改善公共交通。
“速度快,空间大,坐着舒服,公交车上还放着音乐,一路上多享受呀。”多西语气轻快,“我们感谢中国的帮助,我们用的很多家电都是中国产的,中国和古巴从来都是一家人。”
“自家人”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也深深地触动了劳尔。1997年,他首次访华,游历多处,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和经验;回国后还邀请访华时陪同的中国官员到古巴访问,为党政军干部作报告。2005年,他再次访华,更加详细考察中国的改革措施,在古巴设立专门部门,研究中国经验。古巴一些经济专家甚至建议“改革完全效法中国”。
不过,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徐世澄并不认为古巴在“照搬照抄中国经验”。虽然古巴一些改革措施与中国改革初期的思路近似,但两国在国情、经济状况、所处国际环境等方面差别很大,这都决定了古巴不能照搬中国模式。“古巴改革是在学习世界其他国家改革经验后,从国情出发,走自我发展道路的大胆尝试。改革顺应民意,并没有引发社会动荡,体现了领导者的政治智慧,也符合国际社会的期望。”
徐世澄指出,劳尔新政,先易后难,是“循序渐进的、缓慢的”改革。古巴领导人认为可以利用“市场因素”发展经济,而非完全实行市场经济;在医疗、教育等方面强调公平和平均、全民“共同富裕”,并没有像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作者:
陈君
编辑:
李志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