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财爷”钟情上海理发店
中新网1月18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虽然传统上海理发店已逐渐被新式发廊取代,但仍有不少“忠实拥趸”支持,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亦是其“忠实拥趸”,并在网志分享自己的理发逸事。
“财爷”经常光顾的理发店,不是位于其居住的港岛区,而位于尖沙咀。对于每次特地由港岛区过海到尖沙咀理发,“财爷”解释,在八十年代初从美国回港工作后,当时为方便子女上学,于是跟家人住在九龙区的政府宿舍,一家人距离尖沙咀约十五至二十分钟路程,因此经常在尖沙咀食饭、买衣服、逛书店、看戏、理发等,因此与理发店产生“情意结”。
由于已经光顾多年,曾俊华已与理发店的师傅十分熟络,师傅亦非常了解他的要求。他说,理发店位于后街,装修并不华丽,并需行上数级楼梯才能到达,但正是这种平易近人的风格,吸引财爷多年光顾。他表示,每隔数周,便会选择一个不太忙碌的星期天,由居所乘车往码头,再乘小轮到尖沙咀,然后步行到理发店,在修发期间与师傅们谈天说地,听听他们对时事的分析。
曾俊华忆述少年时到传统上海理发店剪发的经过。他表示,当时五、六十年代,光顾上海理发店是“时髦”的表现,尤其是理发店的皮座椅,首次坐上去时有“豪华”的感觉,而由于当时他个子仍比较矮小,因此在剪发时更要坐在皮椅扶手上的木板。
对于上海理发店,曾俊华表示,还有一点令他印象深刻,就是店内永远开着收音机,而且墙上大都挂着一些明星的“大头相”,方便客人“按图索骥”,告诉师傅要剪哪位明星的发型。此外,“财爷”对理发店门外的三色旋转灯筒深感兴趣,他说,自己多年来在访问不同国家期间,无论前往美国、英国还是东南亚的发型屋,门前总是有一支由红、白、蓝三色组成的旋转灯筒。他在到访美国唐人街时,偶尔经过一、两间传统理发店,虽然店内也有上海老师傅、豪华座椅和明星相,但感觉总是缺少了点东西。后来才发觉,原来是缺少广东话频道的电台广播声响,而少年时代的理发体验,一直牵引“财爷”对香港的情怀。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汪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