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当我们回首这次被称为“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重要会议时,却会发现,这只有5天的短短会议中确定的一切,都是汹涌澎湃的时代大潮在之前两年的荡涤和酝酿中已经确定的。平反冤假错案,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发展经济成为工作重心……拥有巨大威望的邓小平复出,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做了著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之后,尚未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已经定局。这是“文革”结束后的中国在重新寻找自己的历史出口。时代、人心和政治领袖的决断,在排除了“两个凡是”的最后一点干扰后,终于从“文革”的深渊中将中国带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网友评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建国后中共历史上意义深远的转折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这次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的要求,制订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详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两个凡是

停用“阶级斗争为纲”

华国锋在中央工作闭幕会上就“两个凡是”问题作了检讨。称在不同程度上束缚了大家的思想,不利于实事求是地落实党的政策,不利于活跃党内思想。作检讨这一举动本身就表明,实践标准获得了胜利,“两个凡是”失败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与会的许多同志对“文化大革命”提出了根本性的质疑。 【详细】
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直接推动下,在中央工作会议基础上,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动中国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转向逐步开放、从墨守陈规转向全面改革,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详细】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曾指出,“思想路线是什么?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也就是坚持毛泽东同志说的实事求是,坚持毛泽东同志的基本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继承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结晶。【详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直接推动下,在中央工作会议基础上,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动中国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转向逐步开放、从墨守陈规转向全面改革,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 【详细】

 

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何去何从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中华民族面临走什么路的关键抉择。“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进入两年徘徊前进时期,中国面临究竟向何处去、走什么路的关键抉择。
    当时有三种选择,一是按照“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去办。二是走全盘西化的邪路。三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导,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得失,回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主题相结合,开创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新路。【详细】

 

历史转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点

20年后,江泽民高度评价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荣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详细】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以这次全会为开端的。我们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和开始起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详细】

 
 

文革动乱结束后 当时领导坚持“两个凡是”引中共党内外不满

党内外同志越来越强烈地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是遇到了严重的阻碍。这固然是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乱不容易在短期内消除,同时也由于当时担任党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同志在指导思想上继续犯了“左”的错误。华国锋同志是由毛泽东同志在1976年“批邓”运动中提议担任党中央第一副主席兼国务院总理的。他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有功,以后也做了有益的工作。但是,他推行和迟迟不改正“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错误方针。【详细】

 
平反冤假错案已开始
但拨乱反正受到很大阻力

胡耀邦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勇气和魄力,坚持实事求是,在中央党校率先拉开了中共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序幕。虽然康生已经在1975年12月16日死去,但在1977年8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仍被奉为“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光荣的反修战士”。因此中央党校的造反派就拉着他这杆大旗当保护伞。有位中央领导人也对胡耀邦说:“康生这个人不好,干了很多坏事。不过中国人有个传统习惯,人死了也就不再追究了。” 【详细】

真理标准大讨论已展开
但受到严厉的批评和斥责

5月10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上刊出,11日《光明日报》署名“本报特约评论员”公开发表全文,新华社当天向全国转发。然而,文章的发表很快就遭到严厉批评和斥责,一时间斗争的硝烟四处弥漫。从一开始,这篇文章就被上升到路线问题、旗帜问题上来。 13日,《红旗》杂志负责人质问新华社社长曾涛:“新华社向全国转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错误的,这篇文章理论上是荒谬的,在思想上是反动的,在政治上是砍旗的。”【详细】

经济建设已经启动
但洋跃进造成新的障碍困难

1978年2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上,华国锋作了题为《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1976年到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对经济发展要求过急。同时,规定的具体经济指标过高。1978年的大跃进有一个新特点。这就是加了一个“洋”字,引进的外国先进技术设备过多,与我国当时的外汇支付能力和配套能力不相适应。所以人们把这次大跃进又叫“洋跃进”。给新时期经济发展造成了新的障碍、失误和困难。【详细】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及时拨乱反正人心所向

1977年8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揭批“四人帮”和动员全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华国锋同志的错误的影响,这次大会没有能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反而加以肯定。对经济工作中的求成过急和其他一些“左”倾政策的继续,华国锋同志也负有责任。很明显,由他来领导纠正党内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恢复党的优良传统,是不可能的。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党掌握了拨乱反正的主动权,有步骤地解决了建国以来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繁重的建设和改革工作,使我们的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出现了很好的形势。 【详细】

 
华国锋汪东兴为两个凡是作检讨
 

华国锋的检查标志实践标准的胜利

在11月27日的分组讨论中,某代表发言不赞成把真理标准的讨论看成是政治问题、路线问题,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问题。他在发言中肯定讨论是有益的同时,又说这样的讨论会引起国内外对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担忧。
    他说:现在报刊上提出了一些新口号,比如“来一个思想解放运动”、“反对现代迷信”等等。他说:“我不认为这些说法完全不包含真理的内容。但如把它们当做思想工作、宣传工作中纲领性口号,那就要十分慎重。” 【详细】

汪东兴就“两个凡是”作检讨  

12月8日,汪东兴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自己的错误作了检查。13日,汪东兴又在中央工作会议大会上作了书面检查。检查称:‘两个凡是’的提法,我是赞同的,这不仅完全反映了我当时的思想实际,而且,在以后处理某些问题的时候,自己的思想还束缚在这个框框里,解放不出来。表示要今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详细】

华国锋就“两个凡是”作检讨  

13日,华国锋在中央工作闭幕会上就“两个凡是”问题作了检讨。检查中称:第一句话说得绝对了,第二句话虽然是应当注意的,但应当如何制止也没讲清楚。……在不同程度上束缚了大家的思想,不利于实事求是地落实党的政策,不利于活跃党内思想。作检讨这一举动本身就表明,实践标准获得了胜利,“两个凡是”失败了。 【详细】

让大家放开说话  

根据会议情况,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从中央工作会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应当放手让大家讲话,以肯定成绩,批评错误,分清是非,解放思想。在这一精神推动下,会议气氛更加热烈。围绕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这一战略任务,大家畅所欲言,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同志一致认为,现在全国人民迫切要求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形势也非常有利,工作重点转移的条件已经成熟,时机也适当。因此,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关于工作重点转移的决定完全正确,非常及时,这是一个英明的、有远见的决策。【详细】

 
 

1975年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是改革开放的先声

邓小平本人十分重视1975年整顿这段历史。“文革”结束后,他在许多讲话中直接谈到了1975年,多次表达这样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拨乱反正的展开,实际上是把1975年提出而没有来得及做的思想具体化。1984年10月,他说:“其实,拨乱反正在一九七五年就开始了。那时我主持中央党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每整顿一项就立即见效,非常见效。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同‘文化大革命’唱反调。”第二次是在1987年10月,他说:“改革,其实在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五年我们已经试验过一段。”“一九七五年我主持中央常务工作。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强调把经济搞上去,首先是恢复生产秩序。凡是这样做的地方都见效。……一九七六年四五运动,人民怀念周总理,支持我的也不少。这证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五年的改革是很得人心的,反映了人民的愿望。”【详细】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 安徽小岗村试行包产到户

当时,小岗村虽然有上千亩土地,但因地理条件差,加之生产队干活“大呼隆”,干与不干一个样,严重挫伤村民劳动积极性,小岗村人生活困难。严宏昌回忆,签订秘密契约前,村民碰到一起,讨论的是“哪里的饭好要”。1978年11月24日下午3时左右,村西边严立华家,小岗村20户村民代表签下了秘密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剁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小岗村实行大包干后,一度受到外界质疑,但包产到户模式不久便遍及广大农村。 【详细】

 
 

习仲勋主持广东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就已向中央要开放政策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央召开了一个多月的工作会议。其间,作为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作了题为《广东的建设如何大干快上》的工作汇报。他说:“从广东来看,要大干快上,当前面临的困难还很多,其中主要的是粮食压力大,电力、燃料紧张,钢铁等原材料供应不足……同时,我们也希望中央能给广东更大的支持,多给地方处理问题的机动余地。比如农业机械化,如果中央允许我们吸收港澳华侨资金,从香港引进一批先进设备和技术,购进电力,进口部分饲料,就可以一方面先把国营农场、畜牧场、淡水养殖场等武装起来,作为示范,培养人才,取得经验……”【详细】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作用
 

从此,党掌握了拨乱反正的主动权,有步骤地解决了建国以来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繁重的建设和改革工作,使我们的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出现了很好的形势。 【详细】

解放思想  

在三中全会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号召下,广大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党内外思想活跃,出现了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生动景象。形成了全国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详细】

经济发展  

党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坚决纠正前两年经济工作中的失误,认真清理过去在这方面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影响。党指出经济建设必须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由于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改善。 【详细】

平反冤假错案  

经过大量切实的调查研究,为原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同志以及遭受冤屈的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各族各界的领袖人物恢复了名誉,肯定了他们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为党和人民建树的历史功勋。在全国复查和平反了大量的冤假错案,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这一系列工作妥善地解决了大量党内和人民内部的矛盾。 【详细】

邓小平的态度是突破两个凡是关键

邓小平复出是民心所向

邓小平领导下顺应时势人心的选择

如何将粉碎“四人帮”契机转变为发展的现实——邓小平的鲜明态度是突破“两个凡是”的关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年才召开的,这中间最大问题就是“两个凡是”:1976年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后中国发展迎来了一个重大的转机、契机。但变为现实不那么容易,“两个凡是”的提出阻碍了这个转变。“两个凡是”一提出,邓小平就很鲜明地表示了反对的意见。【详细】
1977年1月天安门广场再一次出现了自发的大规模的悼念周总理活动。充斥在群众内心的,不仅是悼念,更多的是要求讨回是非公正。大小字报、诗词、标语再次出现在天安门广场。在悼念中,人们不仅向周恩来总理的英灵报告“四人帮”已经被粉碎的喜讯,而且也表达了要求为天安门事件平反,要求让邓小平早日出来工作的强烈愿望。群众的呼声得到了党内许多领导人和干部的支持。 【详细】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长达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为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作了充分准备。闭幕会上,邓小平所作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全面深刻,实际上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为全会实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转折奠定了重要基础。【详细】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国内外大势呼唤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支持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详细】
 
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地位
 

短短5天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因其伟大的历史贡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详细】

历史起点  

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 【详细】

思想来源  

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的重要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思想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也是坚持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必然结果。 【详细】

巨大动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形成的改革、民主、开拓进取、务实等精神,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创造新的辉煌的精神动力。 【详细】

时代的要求、世界的大势、人心的期盼,全都站在邓小平一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转折,就在时势的推动中、伟人的带领下,举重若轻的实现了。时至今日,中国依旧受惠于35年前这次伟大的会议,抚今忆昔,今天的我们又将交出怎么的答案。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