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受阅飞行员有多少国民党空军(图)
2009年03月30日 10:04书摘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刘善本,国民党空军驾机起义第一人

参加开国大典的17名受阅飞行员,有12人是国民党空军起义或投诚过来的。在这些人当中,第5分队分队长兼长机刘善本堪称“领头雁”。

1946年6月26日,即将接任蒋介石专机——“美龄”号机长的国民党空军第8大队上尉飞行参谋刘善本驾机飞向延安,开创了国民党空军人员驾机起义的先例。在他之后,国民党空军先后有40架飞机、近百人驾机起义。周恩来多次称赞刘善本是“国民党空军驾机起义的带头人”。

刘善本,1915年1月25日出生在山东省安丘县泊庄(今属昌乐县)。1932年秋,考入北平大学附属高中,开始接受进步思想的教育。1935年,高中毕业后,面对日寇入侵、山河破碎的时局,他怀着“航空救国”的理想,考入国民党空军中央航空学校第8期学习飞行,开始学驱逐科,后改学轰炸,是同期飞行学员中的优等生。

航校原址设在杭州笕桥,七七事变后由杭州经洛阳、南昌等地,辗转到昆明。1938年毕业后,刘善本调到驻成都的国民党空军唯一的远程轰炸机大队——第8大队任飞行员。尽管抗日战争正在进行,日军飞机在成都狂轰滥炸,然而第8大队却没有接到一次作战任务,经常驾着飞机跑警报。

刘善本抗日有志,却报国无门,苦闷到了极点!

1943年,刘善本被选送美国道格拉斯航空学校,学习驾驶B—24型轰炸机技术。两年后,他驾驶B—24型轰炸机,横渡大西洋,踏上回国征途。在途经卡拉奇时,接到了国民党当局要他们“就地待命”的指令,而且一“待”就是几个月,新飞机躺在露天停机坪上,风吹日晒雨淋,致使机身锈蚀斑斑。

到了“家门口”,却不让回“家”;日本鬼子在“咱家里”肆意侵害,却不让军人回“家”杀敌打鬼子,这些都是为什么呢?刘善本百思不得其解。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

刘善本万分兴奋,幻想着用自己的飞行技术为祖国的和平建设效力了。恰在这时,他接到了“火速回国”的指令,便随空军第8大队由卡拉奇转场上海大场机场。

空军第8大队是借抗日之名组建起来的“拳头”部队。然而,抗战八年来,或常年在中国大西北备战,或远涉大洋前往美国训练,从未与日军交过手。如此养兵备战,刘善本心里始终有一个谜团。

刘善本踏上熟悉的国土,看到的不是和平建国的景象,而是蒋介石杀气腾腾地准备内战的紧张气氛。空军飞机不断地从四川、武汉等地把军队紧急空运北平,美国军舰在帮助国民党把大批军队运往东北,直觉告诉他:内战在即。

到上海后不久的一天,国民党航空委员会主任周至柔来到空军第8大队,给全体空勤人员训话:“我们有40个美式装备的机械化师,美国还给了我们几百架作战飞机,三个月内一定可以消灭共产党。”

啊,原来如此!

刘善本心中的谜底揭开了:当民族敌人的刺刀架在脖子上时,国民党把他们阻在祖国大门之外,名为“留着建国用”,实际上是保存实力,留着打坚决抗日的共产党。他说:“八年抗战,人民涂炭,现在美蒋又要把中国推进内战的深渊。我堂堂七尺之躯,不能为祖国人民效死于抗击侵略者的疆场之上,却要被人逼着向自己的同胞,尤其是抗战有功的共产党军队投掷炸弹,杀害中国最优秀的儿女。我决不干!”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刘善本决定驾机起义,飞向延安。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