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中共历史上两个“临时中央”始末
2008年04月03日 09:50人民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相关标签: [中共]

第二个“临时中央”始末

因政治局成员太少而诞生

1931年9月中旬,党史上的第二个临时中央在上海诞生。其原因是在上海的政治局成员远远不足半数,按照党章规定,政治局已不能行使其职权。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中央只好改组,产生一个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即“临时中央”。

在这年1月7日召开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共选出中央政治局委员9人,候补委员7人,合计16人。政治局常委为:向忠发、周恩来、张国焘。到了9月中旬,在上海的政治局委员只有周恩来、卢福坦、陈绍禹(王明)、刘少奇4人,仅占政治局成员的四分之一,他们已失去“代表多数”的作用。同时,周恩来将赴中央苏区工作,陈绍禹将去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人。这样一来,中央政治局已是有名无实,无法正常运转。

有鉴于此,共产国际远东局指示中共改组中央领导,成立临时中央政治局,并提出组成人员的具体建议。据此,1931年9月中旬,周恩来、王明、张闻天、秦邦宪(博古)等四人在博古家里开会商议此事。王明提出博古进入中央负总责。商议的结果是:由博古、康生、陈云、卢福坦、李竹声等人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报请共产国际审批。

王明提议让博古在中央负总责,是有特殊原因的。早在1930年11月13日,王、博二人就结伙给中央写信,扮作反“立三路线”的急先锋,攻击六届三中全会及中央领导,进行小组织活动,要求改组中央,掀起一股反对中央领导的风潮。在1931年1月的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篡夺党中央领导权的阴谋得逞。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支持下,王明进入中央政治局并在实际上掌握了中央的领导权。6月,向忠发叛变后,周恩来暂时隐蔽。为了中央工作的方便,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上海中央局”,协助周恩来、王明、卢福坦工作。当时还不是中央委员、仅是共青团中央书记的博古进入“上海中央局”。当王明即将赴苏时,他自然要提携一起冲杀上来的博古。由他掌权,王明是最放心的。后来,在党内形成一条 “左”倾路线,并延伸到中央苏区,统治全党长达4年之久。直到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才结束,给党的事业造成极大危害。

1931年9月22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召开第一次会议。会上,博古宣布共产国际来电,批准成立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共9人:卢福坦、博古、张闻天、李竹声、陈云、康生、黄平、刘少奇、王云程。会上成立了中央常委会,成员是:卢福坦、博古、张闻天、康生。一个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便诞生了。9月25日,王明偕妻子孟庆树从上海动身赴苏联,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同时也是博古推行“左”倾路线的后台。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