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从百年贫弱中慢慢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究竟如何看待圆明园遗址,其实是检验我们是否成为“大国民”的一个标志。所谓“大国民”,绝非所谓大国国民。古往今来,世界上有过很多大国。但是,不是每个国家的国民都是“大国民”。我所讲的所谓“大国民”,首先应该表现出一种成熟的民智。面对问题,他们知道如何独立思考,如何冷静分析。面对国耻,他们知道珍惜那堆废墟的警醒意义。
 
 

万树花开天上春:清朝康乾盛世时的万园之园

圆明园不仅仅是一座皇家苑囿,更是一处财富宝库和精神圣地。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营造过程中,圆明园凝结了清朝数代君主的心血,象征着他们的帝王志向和天下情怀。尤其是在康雍乾盛世物质辉煌的推动下,全国的能工巧匠为之宵衣旰食,各地的奇珍异宝为之铺陈装点。在圆明园金碧辉煌、气象万千的背后,是举国之力的浩瀚,倾国之财的靡费。【详细】

 
 
 

一曲哀歌从天落:燃烧的圆明园一度被民国遗忘

国耻教育很快成为新兴学校的教育内容,历史的“资治通鉴”作用,也被赋予了“长学识,雪国耻”的新内涵。诸如《外患史》等教科书也出版面世,从交通、贸易、战争各方面详细描述“一败于英、再败于英法、三败于法、四败于日、五败于八国联军”的屈辱历史,“述吾国外交之失败”,“以激发国民之志气”。“罄竹难书的国耻,吾人正好拿来唤醒一般后起的民众,预先培养与强权奋斗的实力”。在此时的“国耻”中,圆明园这个皇家园林,并非重点,甚至罕有提及。【详细】

 
凤凰网独家视频
 

王道成:火烧圆明园

150年前,北京城西郊一把大火,万园之园——圆明园毁于一旦,五千年古老文明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华夏民族留下一道疼痛的伤口,那么,是谁烧掉了它?又是谁引发了这场旷世大火? 【详细】

 

圆明园历劫150年 韩庚献唱

“心中的圆明园”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主题活动在大水法前启动,由著名词人王平久作词,台湾音乐人小虫谱曲,青年歌唱家谭晶与人气偶像韩庚联袂献唱的活动主题曲《不能忘却的纪念》现场发布。【详细】

 

马未都谈圆明园里的古董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拥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国内则有专家估计,流散在私人收藏家手中的文物大约是这个数字的10倍!圆明园文物无疑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曾介绍:自1860年以来,圆明园文物除了在“火烧圆明园”中被焚毁之外,还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散失,其中精华部分大都流失海外。尤以英法等欧洲国家最多,美国、日本也有不少。 【详细】

 
 

放悲声唱到老?外媒眼中当代中国人的圆明园印象

在清朝,圆明园是中国皇帝的夏宫。在盛夏时节,酷暑难耐时,皇帝和嫔妃们会离开紫禁城来到圆明园避暑。“国耻”指的是圆明园过去的一段历史。那时,圆明园是世界上最辉煌的皇家宫殿、最精致的皇家园林,相当于中国的凡尔赛宫。但那时也是中国最软弱的时候。1860年,英国和法国的士兵用一把大火烧毁了这座皇家园林。圆明园的废墟是中国记忆中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它时刻提醒着中国人西方帝国主义的罪恶和国家弱小必受欺凌的真理。【详细】

 
 

火劫:“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如何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17日,英国首席代表额尔金以清政府“不讲道义,不顾国际法”,将捕获的英法“侨民”十八人虐待致死为口实,照会清政府:“圆明园者,英法侨民所受痛心疾首惨刑而死之地也。(英国)誓必毁为平地,??”野蛮地命英军于10月18、19两日,将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焚为灰烬。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的时候,额尔金得意妄行地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详细】

 
木劫:
1900年八旗洗劫圆明园

这一时期让圆明园蒙难的是当时清政府驻守西郊的八旗兵、太监等。据王威所著《圆明园》记载:“城外的驻军与恶霸们活动得更凶,他们乘机大肆洗劫西郊各园的陈设,圆明园也不例外。他们将殿座亭榭及宫门和铜狮等一齐拆下来出卖,连砖瓦、石料都不肯放过。” 【详细】

石劫:
圆明园成为民国时建材来源

此时的圆明园虽已残破不堪,却因其显赫名声而成为许多贪心人的目标。太监、军阀、官僚、地痞、奸商等对园内的残余物资肆意掠夺,大批的砖瓦、木材、石料等继续被盗卖,无数精美的汉白玉石雕、石碑以及假山太湖石等被盗走后,用去装饰和修建私人宅院和墓地。 【详细】

土劫:
文革时连地基材料都不放过

十年动乱期间,圆明园遗址再次遭到严重毁坏。因为中苏关系极为紧张,毛泽东发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各单位的任务是挖好防空洞或防空壕,需要大量建筑材料,有人说圆明园有碎砖头,各单位便纷纷开赴圆明园,圆明园也迎来了最后一次毁坏。【详细】

 
圆明园高清大图
 

圆明园被焚13年后是什么样

 

谐奇趣南面:
谐奇趣建成于1751年,是西洋楼景区最早的建筑。

 

花园门:
谐奇趣北面的花园门是连接万花阵的入口。

 

观水法的石屏风:
观水法是皇帝观赏水景的座席,位于大水法南面。

 
 
 

英军翻译目击圆明园劫掠与毁灭

“19日傍晚,所有地方都已经在燃烧,部队返回军营……在圆明园的主要通道上,我们以伤感的情调注视着飘荡的火焰卷曲成奇奇怪怪的彩结和花环,并最后捻成一股环绕在大门上。从屋顶早已经覆没的大殿中直升天空的一股黑烟,与噼噼啪啪发声正燃烧的红色火焰,为这幅现实的图画提供了强烈的背景,好像为这场遍布周围的毁坏歌功颂德。“行恶是有好处的”是人所须知道的一种冷酷的教训。”【详细】

 
 

法国大文豪雨果关于圆明园的一封信

“我们,欧洲人,总认为自己是文明人;在我们眼里,中国人,是野蛮人。然而,文明却竟是这样对待野蛮的。在将来交付历史审判的时候,有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不过,我要在这里提出这样的抗议,而且我还要感谢您使我有机会提出我的抗议。绝对不能把统治者犯下的罪行跟受他们统治的人们的过错混为一谈。做强盗勾当的总是政府,至于各国的人民,则从来没有做过强盗。” 【详细】

 
 

李大钊作诗凭吊圆明园

到底是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吸引着国人的目光,还是圆明园被侵略的史实警醒着国人的大脑。清人王闿运在诗句中写道:“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到君怀”。当时欧洲也赞誉圆明园是“万园之园”。但在这片被摧毁的土地上,又有多少人为此扼腕呢?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曾经就为此愤怒过,为此叹息过。【详细】

 
龚自珍之子与圆明园
 

龚自珍

1860年秋,英法联军侵华,龚橙随英兵舰北上,来到北京。他将辫发盘到头顶,戴洋人帽,穿白色西装,出入洋兵营盘,俨然一假洋人。农历八月二十二日,法兵直闯圆明园,次日英兵也冲入园内,先掠后焚。传说龚橙实为焚毁圆明园的帮凶。所谓“传说”,因无档案实录,仅出于时人笔记和父老传闻。 【详细】

 

龚橙为报父仇引来洋人?

数十年之后,死者的儿子龚孝拱以龚孝琪的化名突然在晚清小说《孽海花》里现身说法,撩开了这一引人入胜的历史疑案关键的一角。虽说小说家言不足为据,但它的事实部分却建立在学者名宿多年研究的基础上。【详细】

 

铁案并不如山

龚橙去世已一百多年,对他至今犹人言言殊,还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不少人把他和火烧圆明园牵扯在一起,说他是导英人焚园的罪魁祸首,因此骂他是汉奸卖国贼;有人则认为并无此事,他是被忌恨者所诬陷的。 【详细】

圆明园兽首

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

把亚洲艺术品市场的重点转向中国。他们一方面竖起几只天价文物标杆,如“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等,让中国富豪们迷醉于艺术品投资的非常暴利,另一方面,他们不断抛售西方列强在历次侵华战争中抢掠去的中国文物,利用其间的激情故事,激发中国富豪们的“爱国热情”,轻而易举地控制了富豪们的艺术品投资方向。圆明园兽首等中国流失文物,成拍卖行和投机商的提款机。【详细】
在走向开放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每个人争自己的自由,不仅盘活了自由的历史存量,也完成了自由的历史增量。从增量历史角度说,我们相信,无论是对于个体还是群体,只有不断创造,做好“人生的加法”,才能做好“历史的加法”,也只有不断创造,才能真正埋葬创造被毁灭的屈辱。【详细】
作为从百年贫弱中慢慢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究竟如何看待圆明园遗址,其实是检验我们是否成为“大国民”的一个标志。所谓“大国民”,绝非所谓大国国民。古往今来,世界上有过很多大国。但是,我们不能说这每个国家的国民都是“大国民”。我所讲的所谓“大国民”,首先应该表现出一种成熟的民智。【详细】
姚明也是我非常欣赏,非常敬佩的运动员。我认为他是新时期,中国人的象征,是中国经过30年进步以后才可能造就的人物。在姚明身上,我想他体现了一种大国公民素质,或者叫大国民特有的心态。 所以从姚明身上这样一种自主、自强,又非常自信的人,他又乐善好施,又跟人沟通,我觉得是中国新时期国民的象征。从姚明身上,我们不妨多吸取一点为我们整个社会,在未来走向国际化,中国承担更大国际责任中间,应当去吸取的一些好的东西。【详细】
 

调查

1.你知道今年是圆明园遭劫150周年吗?
知道。
不知道。
无所谓,不关心。
2.你认为圆明园的四场劫难中哪次最让你痛心?
火劫。
木劫。
石劫。
土劫。
3.你怎么看目前国际拍卖市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炒高中国文物价格这件事情?
即使被外国人赚了一点钱也要不惜代价买回流失的文物。
文物属于全人类,没必要找回来。
决不放弃找回中国被抢文物的目标,但也绝不给人二次抢劫中国的机会。
完全不知道有人炒高中国文物价格这件事。
4.你认为150年后中国人应该怎么看待圆明园被毁一事?
西方国家都是帝国主义,没有一个好东西。
都是过去的事情,不要记在心上。
在牢记历史的同时,做一个理智不盲目的国民。
不知道。
 
钱穆在《国史大纲》篇首开宗明义,称一国之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历史已经证明,圆明园被焚以来屈辱的记忆,并不会对人对国有所裨益,而是那些跳出悲情思维的历史创造者们克难求进,方才有了今日的中国。倘使中国人心怀高远,所应铭记的就不仅是那场播撒屈辱的大火,也不仅是其后一百年里令人痛心的自残,更应探索圆明园历史的全部,铭记“万园之园”所承载着的伟大东方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