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时代国民党屡经改组,向俄共学习制订党章后,党代会成为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两蒋时代国民党派系分立,党代会成为强人亮相舞台;马英九时代国民党走过转型,党代会成为选举助选器。回顾国民党历届全国代表大会,它在一次次艰难转型中跨越了不同角色间的巨大沟壑。而发人深思的是,什么因素迫使国民党不得不屡次进行危险的自我改造,而又在千钧一发之际生存了下来?【网友评论】

 
 

肇基:无组织唯党首是瞻 无党权仅精英聚合

从同盟会到改组前的中国国民党,历次所颁党章虽然不乏对各级党部建制与运作的规定,但地方组织并未得到中央党部的紧密控制。另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党权地位并不彰显。同盟会时期,党权从属于军权,作为中央机关的东京本部有名无实,真正的中枢机关是随着孙中山的军事行动而转移的。民初国民党时期,政治境遇虽有所改变,但党权也并未独立,党的活动实际上主要是为了议会选举而展开。民初国民党虽然声势强大,但实际上只是国民党旗帜下的政治精英的集合体,就政党而言,不仅制度建设散乱无序,更未彰显出党权的至高地位。【详细】

 

孙中山与李大钊步出“一大”会场

蒋介石与汪精卫貌合神离

蒋介石宣布复任总统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以俄共党章为蓝本,制定新的党章,规定党的“最高机关”为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因人数众多的全代会不便常开,早期中执会实际上成为国民党中央常设的“最高机关”。国民党一贯采用党首制,审查委员会乃在党章中增列“总理”一章,使在采纳俄共委员制之外,兼顾总理制,明文规定以孙中山为总理;总理为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并对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有交复议之权;对中执会之议决,有最后决定之权。【详细】
北伐时期,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执行委员会曾肩负最高政治权力机构的职能。由于全代会具有党统象征意义,自开全代会便一度成了党内各派争夺党统的一大要着。国民党党章最初规定全代会每年举行一次,后修改为两年举行一次。实际上1927-1949年间,国民党总共只召开过4次正式的全国代表大会,1次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随着蒋介石个人权威的日益强化,全代会召开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其实际地位也愈益虚化。特别是1938年当选为国民党总裁后,蒋在党内的地位不再受到强劲对手的挑战,遂视全代会若敝屣。【详细】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军事力量的介入使台湾解放变得不可能。蒋介石最后一搏胜利,其威信迅速提高。同年7月22日中常委临时会议修改通过总裁提案的《本党改造案》,“超法规地”给蒋介石强大权力:“改造”期间,停止本应是党中枢机关的中执会和中监会机能两年以上。中央改造委员和中评委人选由总裁一人任命。蒋介石垄断人事和政治游戏规则的制作权,把党委任给以陈诚、蒋经国为首的新中央派阀。1952年10月召开七全大会,结束“改造”工作,确立了领袖独裁型党治并极力扶持在领袖之下新成长起来的中央派阀型党治。 【详细】
 
蒋经国主导下的“政治革新”
 

蒋经国与夫人蒋方良

在岛内,国民党依据相关法律条文,视“台独”为非法,依托戒严体制和军法审判的威严,严厉打击和镇压“台独”言行。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是否意味着“台独”言论将会失去控制或任其泛滥呢?这是“政治革新”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详细】

 

取消戒严 定国安法制裁“台独”

1987年7月15日,蒋经国正式宣布解除在台湾实施38年之久的“戒严令”,宜布开放党禁;恢复民众结社、集会、游行、罢工的权利;适当开放报禁、书禁等。
     同时,蒋经国公布“国安法”,其中规定:“人民集会、结社,不得违背宪法或主张共产主义,或主张分裂国土。”这三项法规是一切政治行为的准则。其中“不得主张分裂国土”一项即是规范和制裁“台独”。【详细】

 

开放党禁 制人团法防止分裂

台湾“立法院”通过“人团法”草案,定于1989年1月正式颁布实施。“人团法”规定:“人民团体的组织与活动,不得违背宪法或主张共产主义,或主张分裂国土”,“有违反三原则或其它法令者,不予许可”。
     “人团法”是蒋经国用以约束党外势力组织党团的法令,这一条是专为“台独”团体及活动治罪的。“人团法”公布后,台湾正式解除党禁,确认依法在台湾组党行为合法化。【详细】

 
 

转型:台湾解严修党章转民主政党 李登辉借革新推“独台”路线

1987年7月台湾解除戒严,面对“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在经过长期争论后,党内意见逐渐趋于一致,即在新形势下,国民党要加强自身的民主化建设,以应付反对党挑战,继续保持执政地位。在十四大上通过的党章修改案中,正式将国民党的政党属性由“革命民主政党”改为“民主政党”。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在李登辉主导下,国民党的政治立足点与追求的长远目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此导致其思想路线的改变。李登辉不仅在组织形式不断使国民党政权本土化外,更是在思想立场上对国民党进行全面调整,使国民党真正“台湾化”。努力将“中国国民党”改造成“台湾国民党”。【详细】

 
 

危机:连宋分裂输“大选”国民党下野 临时全会启改造民选主席

由于李登辉坚持排挤、打击宋楚瑜,阻碍连宋配成形,致使宋不得不脱党自行参选。结果国民党不但丢失执政权,且票数之低毫无颜面可言。面对惨败结局,国民党从到下都发出了要求改造的呼声。国民党十五全临时会正式确立了改造的方针、措施等。在党内运作机制方面,一是未来党主席将由全体党员以直接、秘密投票方式产生,党代表、各级党部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及中央党务委员,也皆依民主选举产生,并对青年、妇女及弱势团体设保障名额。二是未来“总统”、县市长、“立委”等各项民选公职的提名,均以“党员初选”及“民意调查”的方式产生,两者比重各为百分之五十。【详细】

 
 

重生:当选“总统”马英九再任党主席 召开全会定政纲促两岸和平

2009年10月17日,中国国民党第十八次全代会(“十八全”)在台北县新庄体育馆举行,马英九正式就任国民党主席。他在大会上宣布,聘吴伯雄为国民党荣誉主席,负责两岸事务,续聘连战为国民党荣誉主席,负责海外和涉外事务。在开幕典礼上,马英九发表了党主席就职演说,宣示将加强党内民主、改进党内选举,积极培育人才、推动年轻化,尽快处理党产,加强与在野党的对话沟通等。下午,此次大会讨论并表决通过了国民党十大政策纲领草案。在“十八全”通过的“现阶段政治任务”草案中,国民党也将“化解两岸紧张关系,走向和平”作为一项明确目标。【详细】

 
李登辉主导下的“宪政改革”
 

中学时练剑道的李登辉,日本名字为岩里正男。

李登辉完全抛弃了蒋经国“政治革新”中的反“台独”精神。通过“宪政改革”,李登辉有步骤有目的地为其自身的分裂主义以及“台独”在岛内的复活泛滥铺平了道路。【详细】

“台独”意识凸显  

通过“宪政改革”,李登辉彻底甩开了旧“法统”的包袱,对其谋求“独立政治实体”的地位、重新定位两岸关系,并重新解释“一个中国”的含义均有了“法律”依据。台湾当局还把“分裂国家”理论引入两岸关系中,谋求“独立政治实体”地位,偏离一个中国方向。【详细】

权力结构本土化  

李登辉的“本土化”则刻意制造“省籍”矛盾,从根本上撕裂族群;只提拔私人亲信、任用地方派系,打击国民党元老派,压制外省精英。这一状况无疑有利于以李登辉为首的台湾当局推行“台独”路线。【详细】

“台独”主张合法化  

在“台独”势力施压下,李登辉采取妥协态度。1992年5月15日,台湾“立法院”通过了《刑法100条修正案》,删除了对“阴谋犯”的处罚。这样凡主张“台独”者均属无罪,“台独”取得“合法”地位。《刑法100条修正案》颁布实施首日,一批被控“分裂国土”及“预备内乱”罪而在押的“台独”骨干获释出狱。【详细】

一大:以俄为师
为列宁逝世休会致哀

国民党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和《中国国民党章程草案》均是孙中山指定,由苏联顾问鲍罗庭与汪精卫、瞿秋白共同起草,这两个文件实际上是共产国际《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问题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的翻版。大会根据孙中山的提议还通过三项决议:电唁苏联致哀;休会三天,广州各机关下半旗三日,以志哀悼:广泛宣传列宁的生平及其事业。在中国国民党举行的追悼列宁逝世大会上,孙中山两眼噙着泪水亲笔书写了“国友人师”的挽词。【详细】

三大:施行训政
布政纲限民权党负全责

三大通过并公布了1928年10月3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训政纲领》六条。所谓“训政”,实质上是打着孙中山早年提出的“本党进行程序分作三时期”的旗号,进一步剥夺人民的民主权利,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在“三大”的文件中规定:“训政时期间以政权付托于中国国民党之最高权力机关,以治权付托于国民政府”,“以中国国民党独负全责,领导国民,扶植中华民国之政权治权”。又规定:“人民之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自由权,在法律范围内加以限制”。【详细】

四大:派系分裂
蒋汪胡分三地各开全会

“四大”是三个大会在1931年11月至12月间同时召开:蒋记“四大”在南京;汪记“四大”在上海;胡记(广东军阀)“四大”在广州。因为“九一八”事变后,反蒋声浪逐日高涨,宁粤分裂,虽然经过上海“和平会议”有所缓和,参加粤方活动的汪精卫被蒋介石拉了过去,但最后还是三个“四大”分头开张。南京的四大,开得比较像样一些。于右任致开幕词,蒋介石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说。广州的四大只发表了一个宣言,上海的四大连宣言都没有,只有《民国日报》一个比较详细的报道。【详细】

七大:完成“改造”
清除异己蒋经国登台

1952年在台北阳明山召开的国民党“七全大会”标志“改造”的结束,同时也是两年多“党务改造”的重要成果,是国民党在存亡续绝的危厄关头起死回生的历史转折点。对国民党蒋介石在台湾的政治统治具有重大作用:第一,打破了由大陆延续至台的派系纷争,压制了对国民党生存发展不利的异己势力。第二,削弱“党国元老”们的实权,建立起党、政、军、特“制衡系统”。第三,培植安插大批亲信,蒋经国进入中央决策层。第四,整顿和扩展了国民党组织,革新了“党政关系”,强化了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详细】

十一大:党务革新
调整组织威权松动

1976年国民党十一大上,蒋经国提出“党务革新”的重点是“强化党的组织体制与功能,开拓党与社会群众的关系,并从精神上、制度上及内容上容纳新的观念与要求,使党的组织更能适应当前革命环境,扩大其影响作用。”“党务革新”的目的是扩大和发挥国民党的“民主功能和战斗功能”,把国民党建设成为“时代化的革命民主政党”。蒋经国更看重“民主政党”和“与群众结合”的方面。他认为“革命”是手段,而“民主”才是目的,国民党是为“民主”而革命,并为“民主”而“继续革命”。【详细】

十四大:投票选举
起立鼓掌选主席终废止

为了体现集体领导和平衡派系矛盾,十四大首次增设了四位党的副主席。在党主席的产生上改过去的起立鼓掌通过为党代表无记名投票产生。在31名中常委选举中,修改了过去全部由党主席提名鼓掌通过的方式。由党主席提15名候选人,另外16名开放票选。面对着政党政治浪潮的冲击,提升国民党籍的民意代表在各级党组织中的作用。在国民党十四大上,将国民党籍的“立委”、“国代”、“省市议员”、“县市议会正副议长”等人全部列为当然党代表,参与党主席选举,修改党章等党内重大事务。【详细】

 
国民党的地方派阀型党治
 

冯玉祥、蒋介石与阎锡山合影

地方派阀型党治是指背离国民党中央意志、实行地方割据的派阀统治。由不同出身地形成的排他性派阀引起的派阀政治也属于这一范畴。
    1928年后,中国存在国民党统治的统一政权,但这是在打倒北洋政府过程中,各地方势力归顺中央的微妙平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联合政权,主要地方势力可划分为以下四种。【详细】

山西派:极端保守排斥异己  

山西派在参加北伐时已归顺中央,但在1930年的中原大战中,其势力发展成为反蒋的先锋。后来由于日本和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威胁到山西省的形势发展,他们又与国民党中央改善关系,但是,山西省内的行政是极端保守的、排斥异已的,长期不许中央政府干预。【详细】

广东派:不接受蒋介石独裁  

广东派亲近孙中山的主流意识很强。他们不接受蒋介石,一而再再而三地组织另一个“中央政府”。即使在与中央政府联合时,也要把象征性的领导孙科和汪精卫推选到行政院职位上,终于使汪精卫登上了国民党副总裁宝座。 【详细】

广西派:汗马功劳引怀疑  

广西派在北伐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势力也得到迅速扩大。因此反而引起中央的怀疑,最终引发了蒋桂战争和中原大战。以抗日战争为契机,广西派又与中央政府恢复了同盟关系。1948年正副总统选举之际,李宗仁战胜了蒋介石推荐的孙科,当选为副总统,蒋介石下野后,他就任代总统。【详细】

东北派:不满“安内攘外”  

在南京政府统一全国时,东北地方的“易帜”促使国民党迅速完成统一,立下了大功。但在“九一八”事变以后,被迫离开根据地的东北派,抗日意识极为强烈,对中央政府的“安内攘外”政策强烈不满,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主流派发动了“西安事变”。【详细】

 
 

圆凿方枘:西方分权加苏俄党治 兼收并蓄不伦不类

从1924年起,国民党师法俄共(布)的组织形式,将党建在国上,实行以党治国,一党专政。但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理念中的政治蓝图又是基于西方民主体制而设计的。这样一来,国民党实际上是借鉴两个不能同时并立的政治架构,拼装了一台不伦不类的政治机器,一方面依照西方分权学说,成立了五院,另一方面又依照苏俄党治学说,设立了集权的中执会、中政会。在欧美民主政治国家,有立法、司法、行政等分权的机关,没有党治的那些委员会;而在苏俄那样的党治国家里,有集权的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委员会,却无分权的独立机关。而国民党则兼收并蓄。【详细】

 

孙中山晚年“以俄为师”

蒋介石以军权控扼党权

蒋经国开启政治改革

国民党始终未能建立一个具有严密渗透性和强大内聚力的政党组织体系。在党、政、军三者之中,党的力量最为脆弱。国民党仿照俄共实行一党专政,而在实际运作中,其组织散漫性,又象西方议会政党。国民党是一个弱势独裁政党。国民党并非不想独裁,而是独裁之心有余,独裁之力不足。【详细】
在党魁换代的权力纠葛中,蒋介石以军权坐大,最终以军权控扼党权。蒋介石对军权和军治的过分迷恋,分散甚至取代了他对党机器组织建设的关注和考虑。蒋介石依赖特务实行控制,与其说是其铁腕权力的表现,不如说是他在党机器软弱无能,无法控制政治和社会局面之下的无奈之举。【详细】
国民党的意识形态具有较高的调适弹性,因为国民党在战后台湾所建立的威权政治体制在意识形态上并不直接否定多党竞争,也并不挑战民主宪政的基本原则。对于国民党的改革派而言,这为民主转型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方案,因为他们可以将政治改革放在一个既定的制度轨道上朝向可预测的方向来推动,同时他们也比较容易说服党内的保守派接受这种体制内、有秩序的改革。 【详细】
国民党所主导的民主转型遭遇到出乎预料的强烈的国家认同冲突,再加上“总统”直选制引进,最终导致国民党无法避免分裂之局,并使其支配性政党的特殊地位提前结束。从政党竞争的角度来看,国民党的挫败主要肇因于三个因素:第一、国民党在宪法制度设计上缺乏远见;第二、国民党缺乏党内民主竞争机制;第三,李登辉的一意孤行。这三项因素都是自己造成的。【详细】
 
 

前路漫漫:新兴民主陷治理困境 成功转型需社会共识

在首度政权轮替之后,陈水扁政府迟迟无法脱离少数政府的困境,政局频频陷入朝野对峙的僵局,政治领导出现空洞化现象。台湾经济更在2001年出现40多年来第一次负增长。台湾民众普遍感受到,他们尚未享受到政权轮替所应该带来的民主改革红利,却已经开始饱尝政局动荡所带来的经济衰退恶果,同时新的金权政治与贪污弊案还不断涌现。首次政党轮替后出现的民主治理危机开始动摇台湾新兴民主体制的正当性基础。当前台湾民主体制出现难以整合的困境是因为“国家”结构出现了正当性危机。身份认同与政治社群想象上的分歧变成台湾内部最具破坏性、撕裂性的矛盾,这个尖锐的矛盾阻断社会共识、消耗内部精力、诱发政治恶斗。【详细】

 
国家认同冲突带来民主困境
 

任何一个有效运作的民主体制,必须克服民主治理的两个基本难题:一是如何调和冲突与整合之间的矛盾;二是如何在民主正当性与治理能力间建立有效的转化机制。【详细】

政党理性竞争不可能  

台湾不少民众并不排斥渐进式的经济、文化与政治统合,而且认为两岸统合是必然的趋势。但也有为数可观的群体,坚持"独立建国"的理想,欲摆脱对于"中国"的经济依赖与文化联系,准备与"中国"进行长期政治抗衡与军备竞赛。这个裂痕更因为部分政治人物在选举动员时反复的煽动与挑拨而难以愈合,朝野政党间的互动模式已经超脱民主体制下的理性竞争,而近乎一场惨烈的政治斗争。【详细】

政党不遵守游戏规则  

情治单位对政治对手进行违法政治监听;检调单位以"泄露国防机密文件"为名,对报道"国家体系"弊案的媒体大肆进行搜索与扣押;政府高层对于侦办中且具政治敏感性司法案件,不时公开暗示侦办进度与方向;新闻媒体工作者可以从老板的言行中感受到政治力量对于新闻自由的隐形干预,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中,民进党巧妙地利用银行体系授信与广告业主预算分配等精致的机制来抵制不听话的媒体。【详细】

选举无法汇聚民意  

"半总统制"让民主体制最重要两项转化机能出现缺位:第一,无法确保行政权的产生必须获得明确的多数民意支持;第二,无法确保选举竞争机制可以发挥汇集民意功能,并将民意的多数取向转化为明确的政治托付。结果大多数选民并不觉得他们可以经由选举产生出当前台湾最需要的,也是他们最期盼的政治局面。这好像在一个选举相当有限而信息十分混乱的政治市场里,许多选民找不到他们真正需要的产品,也找不到可以承诺提供上述产品的可靠供货商。【详细】

政治认同是民主基础  

适当的竞争与冲突是民主体制所需要的,也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必然存在的现象。但是过于激烈的冲突与不择手段的竞争,将使得社会整合与政治协商难以进行,所以竞争必须受到民主游戏规则与政党竞争伦理的规范,分歧必须通过认同来调和。认同建立在核心价值与共同体的观念,为节制冲突提供有利条件。【详细】

孙中山将西方分权理念与苏俄党治学说融为一炉,造就弱势独裁的国民党。因为独裁,国民党在取得全国政权后,依赖武力推行一党训政,最终丢了大陆;因为弱势,国民党保存了民主宪政的基本理念,从而使台湾的政治改革平稳过渡。然而成也萧何败萧何,国民党在转型过程中的内部分裂不仅给了“台独”可趁之机,也使得台湾社会被统独之争所撕裂,新兴的民主政体陷入治理困境。可以说,国民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记录了百年老店在风雨中的艰难转折,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在现代化道路上的苦痛挣扎。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