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首曹天全慑贺龙威力 “功德碑”字少写一点
2010年01月19日 10:56重庆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重庆綦江东溪是个有名的古镇,由西而来的东丁河和由南而来的福林河在此汇入綦河。在镇东綦河西岸的蛇皮滩处,高耸着一块石碑。碑上“撫我孑遗”四大字非常醒目。碑后是陡峭的杂草丛生的40米高的石壁,碑前则是流淌不息的綦河。河水汤汤,好像在向人们讲述一个故事……

这个“功德碑”是民国12年(1923)东溪场上的好事者为迎合驻此的川东边防军陆军第五纵队少将司令长官曹天全而建。但这石碑与曹天全开了一个长达几十年的玩笑,解放后这谜底才被揭开。

曹天全,江津县石门人,外号“曹老碾”。他原是江津石门镇的一个壮丁队长,自恃有几条破枪就滥用职权,勒索他人钱财,后来被人告发。于是,他干脆占山立棚为匪。曹天全讲哥们义气,因而队伍不断壮大。他辗转于江津四面山、飞龙庙一带,沿途裹胁乡民,后又与贵州土匪陆安廷合伙,人枪很快发展到一千以上。 1923年6月他率匪攻下柏林场进行抢劫,然后纵火将全场烧光。8月9日,又率匪攻劫江津县白沙镇,烧房数百家,杀人200余。曹天全的抢劫范围达到江津半个县,常明火执仗、大肆抢劫,奸淫掳勒无所不为。他时常还窜到相邻的綦江打家劫舍,烧毁大户刘姓房屋十余间,又将东溪场巨商陈郇卿绑票,敲诈白银一万五千余两,此事震惊江津、綦江两县。

1923年9月,吴佩孚用日本船运军火从武汉到重庆,时任川东边防军警备旅旅长、四川“讨贼军”混成旅旅长的贺龙驻涪陵,他正在同依附于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杨森、刘湘部队作战,得悉后他亲自带人化装上船,缴获了军火,用以装备“讨贼军”。刘湘即派重兵追来,贺龙立即决定取道东溪,直去广州。曹天全想分点“果实”,率兵进行堵截,贺龙以超人的胆略,引数骑直奔曹营,对曹进行驳训,曹慑于贺龙的威力,只好让道。

1924年,江津因匪患和瘟疫的双重蹂躏而死人无数,人称“壬癸大灾”。曹天全抢无所抢,便将人马往东拖到毗邻的綦江县东溪场驻扎。东溪是川黔古道和水码头,商贾很多,曹天全凭着手中的人和枪,在此建立根基。他在东溪场的太平桥处设“护商处”,向过往商贾收取“保护费”。不久,曹天全又接受黔军周西成的招安,先后当上“川东边防军第五纵队”的旅师长,成为盘踞在川黔交界重镇东溪的地头蛇。

东溪街上有人为了溜须拍马,在镇上綦河岸为曹天全立“功德碑”。这群胸无点墨的草包请了一老秀才题了“撫我孑遗”碑文,碑成后曹很得意,凡是有綦江或重庆等头面人物来东溪,他都会带着贵宾有意无意往“功德碑”走过。

后来,国民革命军25军军长兼贵州省政府主席周西成对曹天全部进行整编,曹就携款钻进贵州经营“马帮”生意,他住贵阳,大批手下从云南运大烟到四川,再从四川运盐和百货到黔滇,走黑道大发走私财,又成一霸,直至1949年因腿上枪炮伤口复发而死。

解放后,群众到“功德碑”处仔细一看,发现碑上“撫我孑遗”四字中的繁体“撫”字右下边少了一“、”,只有三点,其喻意是说曹天全在“撫恤”地方百姓上是“差一点”和“少一点”,大家才恍然大悟。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