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陕西省图 扑朔迷离的创办到抗战大迁徙(图)
2009年10月29日 11:15西安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民国陕西省立中山图书馆大门。资料图片

省图最早所在地梁府街(今青年路)的学务公所。资料图片

康有为1923年来陕时,给省图题写了“兰台石渠”四个字。如今,康有为的四字真迹和他未能“盗走”的《碛砂藏》都成为陕西省图书馆的珍贵收藏。记者赵珍摄

编者按

一百年,在人类文化长河中可能不算长,但对一个人或一个文化单位来说,一百年的时间实在不算短。就像世上的百岁老人很罕见一样,能走过百年风雨历程的文化单位也是凤毛麟角。《西安地理》栏目从本期开始,将对古城西安的百年文化老品牌陕西省图书馆、易俗社、古旧书店等做一番梳理,让读者领略其中的沧桑与辉煌。

今年是陕西省图书馆创建一百周年。当你注视着陕西省图书馆大楼外低头凝神的“沉思者”,或者穿梭在省图里一排排整齐高大的书架中,你可能想象不到,100年前的清朝末年,创建老省图的文化人面临着怎样的困难处境。

省图正式开馆日期仍是一个谜

回顾陕西省图书馆最初创建的过程,多少有点儿扑朔迷离的味道。现任陕西省图书馆参考咨询部主任的胡竹林先生介绍:“实际上,1907年时省图已经开始筹办了,不过真正建成则要到1909年,所以我们现在计算省图的历史,也是从1909年算起。”

100年前,社会动荡,百姓为日常生计所苦,哪里有心思到图书馆“闲坐”,况且近代中国设立的“图书馆”,是国外舶来的新事物。然而,一些精英们却强烈地意识到图书馆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省图的创建离不开4位重要人物:陕西巡抚曹鸿勋和他主管文化教育的搭档——提学使刘廷琛,以及这二位的继任恩寿巡抚、余堃提学使。其中刘廷琛可谓是一位关键人物。1907年,清政府正处在“学制改革”的当口,深孚众望的刘廷琛一到陕西,便开始着手改善陕西的文化状况,积极倡导创建图书馆,为创建图书馆做了大量舆论宣传工作,后来,他调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北京大学校长。

100年前,创建第一座陕西省公共图书馆到底有多难?图书馆最初的谋划者们面对毫无公共图书馆根基的陕西大地,白手起家,愣是在大清并不发达的西部省份建立起一座文化新事物——公共图书馆,从政策到财政、从人员到选址都要细心盘算,一件件办妥。1909年7月,历时近三年的陕西图书馆创建工作终于告竣。然而,在那个读书人并不算多的年代,一所省立图书馆的开馆仪式并没有引来多少关注,以至于100年后的今天,陕西图书馆的正式开馆日期竟成了一个难以解开的“谜”,省图的馆史工作人员也只能估算是在1909年9月14日~10月13日之间的某个日期。

创立之初,陕西省图书馆的官名儿叫做“陕西图书馆”,和现在的馆名有一“省”之差,直到民国1927年,这个名字被极具民国特色的“陕西省第一中山图书馆”所取代。

清末始建的陕西图书馆坐落在梁府街学务公所,即今青年路上。如今即便是青年路上的老住户,对省图曾在青年路的历史也不甚了解,毕竟,陕西省图书馆在青年路“驻扎”的时候离现在已有整整100年了。百年来的变化太大,就连街道的名称,也从“梁府街”改成了“青年路”,而老省图所在的“梁府街学务公所”也早已变成了一栋栋新式建筑,排列在西安市团委驻地的附近。图书馆最初的选址为何在僻静的梁府街?清末著名学者罗振玉认为,图书馆的选址应该“远市嚣”,这种观念,成为当时中国图书馆选址的通例,陕图的选址当然也遵循了这一通例。

曾经平均每年只有500人去省图读书

1909年,陕西的文盲比例比较高,公共图书馆门可罗雀。1911年,经过近两年的发展,馆内的图书有所增加,可读者却少之又少,以至于时人感慨图书馆“藏书”的功用远远大于“阅览”的功用。最初几年,图书馆的“借阅率”很低,平均每年的阅览人数只有500人,仅相当于省图现在年接待读者的1/2400。于是,在一位颇有战略眼光的馆长王文芹的力主之下,1915年,陕西图书馆从偏僻的梁府街搬到了当时繁华的闹市——南院门,省图在这里一驻便是86年,直到2001年搬至长安立交新馆。

“南院门是过去西安城里最热闹的地方。”今年89岁的蔡津东老先生说,他是省图的老馆员,对南院门省图旧址很有感情。蔡老站在位于西安市委东边的老省图院子说:“市委院子就是清代陕西总督行署的衙门,行署东边的这处院子就是总督的宅邸,宅子的主楼就是老百姓所说的‘亮宝楼’。”1915年陕西图书馆搬到这里时,周围还有一套完整的清代院落。蔡津东老先生指着市委门楼东边一处低矮的栅栏说:“这里以前是省图的门脸儿,一个二层的门楼,旁边是一排平房。门楼上镶着一块石匾,上面是于右任先生题写的‘中山图书馆’五个大字。后来门楼被拆掉了,石匾也不知哪儿去了。”

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记者得知这块于右任题写的石匾,被省图的老职工田建国保存在了南院门老省图院子里,他说:“老门楼拆了以后,这块石匾一直被放在院子里,没人看管,我觉得太可惜,就把它捡回来,石匾太大了,占地方,我干脆就用砖把它封起来,现在就在这院子里,想要拿出来还要费一番功夫哩。”

康有为“偷书”不成却挽救了一部“宝藏”

如今,陕西省图书馆有一套“镇馆之宝”——《碛砂藏》。现省图特藏文献部主任杨居让先生说:“《碛砂藏》是宋代以后刻印的五部佛藏中的最后一部,从宋到元共经历了107年才刻印完。全书共6362卷,陕图的藏量是全国最多的,有5594卷。”

民国初年,西安的《碛砂藏》分别保存在开元寺和卧龙寺,现在的开元商场就是昔日开元寺的所在地,而卧龙寺则在碑林附近的柏树林路。1915年,开元寺的《碛砂藏》被运往卧龙寺保存,然而当时卧龙寺内的僧人并未意识到这部典籍的重要性,竟将书函用来做鞋垫、当枕头。

1923年,康有为来陕讲学,偶然发现了卧龙寺内的《碛砂藏》,见保护失当,管理松散,提出愿以自己的一部佛经交换《碛砂藏》,留下一张借书条,第二天便带人赶车转运《碛砂藏》。杨居让说:“当时西安市的道路条件很差,装书的马车一路颠簸,很多经书就这样掉在路上,不知所踪。”很快,康有为“偷书”一事为西安名流所知,各大报纸纷纷对此事大加报道,整个西安市都传得沸沸扬扬,迫于压力,康有为最终没能将《碛砂藏》拿走。“康有为虽然未能将《碛砂藏》盗走,他的‘偷书’行为却引起了世人对《碛砂藏》的重视。”杨居让说,“康圣人盗书的公案,使‘陕西有一部宋元本《碛砂藏》’的消息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佛教界,于是在1928年10月,陕西省教育厅便将存于卧龙寺的《碛砂藏》移交给省图保管。”从此以后,《碛砂藏》就成了陕西省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赵珍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