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根据评定军衔训令和编制表的规定,八路军领导机关和八路军、新四军一部分正规部队开始进行了评定军衔的工作,包括当时的东北联军也为评定军衔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当时部分单位评衔的基本标准是:师长、副师长一般可评中将军衔;师参谋长、旅长、副旅长可评少将军衔;师参谋处长、旅参谋长、旅政治部主任、团长、支队长可评上校军衔。在这次授衔规定颁布之后,经过初步的评定,我军的一部分将领已经被授了军衔。如,八路军第一二○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被授予中将军衔;第一二○师参谋长周士弟,第三五八旅旅长卢冬生、副旅长张宗逊,第三五九旅旅长陈伯均、副旅长王震,第三八五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等被授予少将军衔;第一二○师参谋处处长彭绍辉、第三五九旅参谋长郭鹏、第三八五旅政治部主任谢扶民、第七一五团团长王尚荣、第七一六团团长贺炳炎、第七七○团团长张才千、支队长宋时轮等都被授予上校军衔。 |
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衔授勋典礼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
文章摘自《毛泽东与重大决策纪实》作者:张树德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我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之初曾三次准备实行军衔制,均因客观条件限制而未能落实。毛泽东发出“建设我军为世界上第二支最优良的革命军队”的号召,首次授衔历经一十六载终于实行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度,并非起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而是早在抗日战争初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就曾两次进行尝试,只因当时斗争环境和物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一直未能正式实施,只给军事斗争需要的部分高级将领授予中将、少将和校(尉)军衔,佩带过与所授军衔相应的领章、肩章和帽徽。至今,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还收藏着当年新四军军长叶挺身穿中将军衔的军装在新四军做报告的照片。《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中《必须制裁反动派》一文的注释中提到八路军少校副官罗梓铭;1946年我驻“北平调停处执行部”成员的少校、上校等文字,都是对实行军衔制尝试的记载。从抗日战争初期提出实行军衔制到1955年正式实行,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整整经历了一十六载,可谓一波三折,好事多磨。
我军第一次提出准备实行军衔制是抗日战争时期中1939年,但因客观条件尚不成熟,结果半途而废。在此之前,我军一方面要应付频繁的战争,另一方面物质条件相当艰苦,根本没有可能考虑军衔制的问题。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指出,那个时候“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即一律两角,四角即一律四角。”因此,那个时候军队内部还没有明确的等级观念,官兵一切待遇基本上是一样的。这种军事共产主义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尽管后来随着条件的变化,军队的生活待遇等有了按职务区别对待的规定,但是,总的来说,我军从初创到抗战初期在待遇方面都是平均的,因此,也就谈不上实行军衔制的问题。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便于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鉴于国民党军队有军衔,而我军没有军衔的实际,我军实行军衔制第一次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1937年8月1日,八路军总政治部发布的《关于新阶段的部队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提出了我军将采用“官阶制度”的设想。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同年10月,我军华南和华中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八路军与新四军在整编之后立即开赴了抗日前线,在战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于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总部开始酝酿在我军实施军衔制问题。
当时,国民党军队把军衔等级定为6等18级:6等即将官、校官、尉官、准尉、军士、兵6个等级;18级即把将官分为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5级;校官分为上校、中校、少校3级;尉官分为上尉、中尉、少尉3级;准尉1级;军士分为上士、中士、下士3级;兵分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3级。其中“特级上将”是专为蒋介石设置的,1935年3月31日,国民党政府授予了蒋介石“特级上将”军衔,以后又授予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何应钦、李宗仁、膛培德、唐生智、陈济棠、李济深、程潜、白崇禧、陈诚一级上将军衔。
参照国民党军队军衔等级的规定,1939年4月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联名给毛泽东和中央书记处发电,正式提出了在我军实行军衔制的建议,电文说:“部队日益扩大,正规军各种制度亟待建立,拟照国民革命军编制区分,规定部队中各级干部之等级(三等九级制)。这可以兴奋干部,职责分明,于我军传统亦无损害。”毛泽东收电后同意在八路军新四军中实行军衔制。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张树德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