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细节:红军中的高官不是那么好当的
2009年08月13日 09:42中国国防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那些日子饥寒交迫,山高水恶,但他们能带领这支队伍滚滚向前

那些日子九死一生,血战连连,但他们能带领这支队伍越打越坚

长征细节:红军的官是这样当的

吴东峰 朱继红 编著

(1)中央红军到达杨家园子时,虽此地人烟稀少,十几家老百姓还是卖了几十担马铃薯给红军。

因无水的关系,马铃薯就被连皮带泥蒸熟。战士们都手持一茶盅连皮带泥的马铃薯,毛泽东也手持着茶盅,一样是连皮带泥的马铃薯。毛泽东一面吃马铃薯,一面微笑着对战士说:“同志们!吃不饱不要紧,总供给部已到前面办粮了,今天到孟家园再吃中饭。”战士们虽然吃得满嘴都是泥,口里牙齿都是沙,但他们感到上下一致,官兵同甘共苦,所以人人都充满北上抗日的热情。

(2)毛泽东没有在安顺场坐船渡河。他在安顺场住了一天,然后向磨西出发。快到磨西时,也要过一个铁索桥,这座叫铁棒桥的铁索桥没有泸定桥长,但桥下的水流却很急。部队正在过桥,饲养员牵着毛泽东的马先过桥。桥左右一摆,马就跳着嘶叫起来。毛泽东马上赶到桥头,叫警卫员帮助饲养员把马牵回来。他说:“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想到部队想到大家,为了一匹马,误了那么多同志行军,多不好呀!”

(3)长征中,周恩来要和部队一起行军。因为睡眠不足,他骑马时经常打瞌睡,容易摔下来,所以他就步行。有一天夜里,周恩来刚刚睡着,一位参谋有事向他请示。周恩来在睡梦中“嗯”了一声,这位参谋以为他同意了,就去执行。第二天提起此事,周恩来说完全不知道。后来他给参谋们作了一个规定:以后必须把他喊得坐起来,才算叫醒。

(4)进攻松潘是周恩来病倒前草拟的最后一个作战计划。自过雪山以来,他身体一直不好,经常咳嗽。尽管他自己不说,警卫员们都知道他相当虚弱。他们想方设法让他多休息,而周恩来总是按习惯工作到凌晨2点。他常不上床睡觉,而是趴在桌子上打个盹儿,醒来又继续工作。“副主席更瘦了,他的长胡子更长了。”警卫员魏国禄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周恩来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对人和蔼可亲。长征途中,他亲手把伤员轻轻扶上担架,唯恐别人的手用力太重。

(5)1935年1月29日红军与川军的战斗间隙,党中央政治局在土城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决定部队迅速渡赤水西进。会议确定朱德、刘伯承仍留在前线指挥,周恩来、陈云负责过江事宜。红军撤退时,突然受到川军攻击。正在3军团前卫第4师指挥作战的朱德亲自带一个排的兵力进行掩护,使部队安全撤出前沿阵地。当朱德决定亲自到前线指挥作战时,毛泽东连续吸烟不说话。朱德把帽子一脱,说:“得嘞,好伙计,不要光考虑我个人的安全,只要红军胜利,区区一个朱德又何惜,敌人的枪是打不中朱德的!”肖华回忆说:“朱德手提驳壳枪,来到我们这里亲临指挥,掩护大部队过河。他一直同我们坚持到天明,才和我们一起渡过赤水河。”

(6)红军总司令朱德不仅同战斗员一样割麦和打麦子,并且割下来以后从一二十里远的地方挑五六十斤回来。他经常对战士和工作人员说:“你们这些青年人割不到四五十斤,唉!什么青年?”除毛泽东、周恩来没有工夫参与此种劳动之外,党中央书记张闻天和年近60岁的徐特立、林伯渠也来帮忙弄麦子。红军中这种上下一致共甘苦、同患难的精神真让人佩服。

(7)贺光华回忆长征中刘伯承在5军团行军时说:当5军团已经基本上上路出发了,刘伯承才骑上马随后卫部队行进。我们司令部的同志都很担心他的安全。军团长董振堂一再催促他先走,他却非常沉着,很有信心地说:“你们都先走,我断后。”

(8)胡奇才回忆说:徐向前是红4方面军中最忙碌的人。他日理万机仍不失统帅风范,总能沉稳处置,应付自如。徐向前身体瘦弱,少语寡言,却有着惊神泣鬼的勇武。长征前夕,我见他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在单杠上翻上翻下,练得认真刻苦,直到大汗淋淋才肯罢休。为使自己能有个强健的体魄以适应艰苦环境,他总是利用可利用的机会,认真、刻苦、主动地磨炼自己。

(9)翻越夹金山时,董必武等老同志坚持把马匹让给伤病号骑,自己拉着马尾巴随大队走。中央休养连翻过夹金山算是比较顺利的,没有一个人掉队,那时在山上掉队就意味着死亡。

(10)过草地时,红2军团6师师部的几个警卫员不晓得怎么保存下一小块草鞋上的牛皮。他们把这块牛皮的两面烧得焦黄焦黄,用小刀刮得干干净净,拿来给政委廖汉生吃,说:“政委,你饿吧?快吃吧!”廖汉生一听就火了:“我饿,你们就不饿?为什么就该我吃?真是莫名其妙!”“你是首长嘛。”警卫员们不服气地嘟囔道。廖汉生却狠狠地把他们几个批了一通,吓得他们垂着脑壳一声不吭。最后还是警卫员们吃了这一小块烧牛皮。

(11)在长征中任红2军团6师政委的廖汉生回忆说,过草地时,为了指导部队采食野菜,我们根据上级政治机关下发的材料向战士介绍哪些可以吃,哪些有毒不能吃。我也根据自己在湘鄂边界的大山里打游击的生活经验,给大家介绍几种野菜。有时碰到了不认得的野菜,我们师长、政委先尝尝,证明确实无事,再向全师推广。

(12)廖汉生回忆说,红2军团6师18团是一个战斗力很强的团队,长征中屡屡担负重要任务,完成得都相当出色。这与该团历任政治委员是密不可分的。18团首任政治委员是余秋里,在则章坝战斗中为掩护团长时失去了左臂;第2任政委杨秀山在六甲战斗中负伤;第3任政委董瑞林在西康给部队筹粮时牺牲;第4任政委周盛宏在成县战斗中率领部队反冲击,中弹阵亡。

(13)颜文斌回忆说,战争年代,师的干部、团的干部必须靠前指挥,必须冲锋在前,必须撤退在后,不然士兵怎么能听你指挥。长征时,肖克、王震上山时,都在前面拿马刀砍草开路,我们这些下级军官能不靠前吗?

(14)红军长征途中,胡炳云任红1军团2师4团6连指导员等职。凡遇硬仗、恶仗、关键之仗,胡炳云必率官兵打先锋,做尖兵。腊子口之役,胡炳云率10人为敢死队主攻,11把大刀于敌群中左砍右杀。他两腿负伤竟无感觉。直罗镇之役,胡炳云率突击队冲在最前面,杀向山顶,与敌肉搏4小时,被敌一弹击中腹部,当场昏迷。山城堡之役,胡炳云亲率两个连,冲上山城堡山头。因天黑难辨敌我,胡炳云摸着敌人帽徽与之扭打拼杀至东方发白。

(15)强渡乌江勇士之一的红1军团2师4团3连连长毛振华,二十四五岁的年纪,瘦高个子,人机警聪明,说话声音很响,是湘江边上长大的庄稼人。他打仗勇敢,像只猛虎。当4团政委杨成武挑选强渡乌江战士时曾怀疑过他的水性,他当时就把衣服一脱,说:“行不行,当场扎两个猛子!”引得在场的同志一阵大笑。

(16)胡炳云回忆:在腊子口之战中,大刀在短兵相接的情况下大大发挥了作用。红1团6连的1排长抡起大刀,如同武术家练武一般在敌群中挥舞。突然,他被一颗流弹击中了,踉跄了一下,又站定脚跟,大声呼叫:“同志们冲呀!敌人已经支持不住了!”1排长的负伤大大地激怒了其他红军战士,10多把大刀在敌群中左砍右杀。不一会工夫,敌人就招架不住了。

(17)廖汉生回忆说,长征中吃苦最多的是党员,负伤最多的是党员,牺牲最多的也是党员。青年团员也是这样。据统计,红6师仅从出发到中甸这一段,就牺牲了党员360名、团员256名,这还不算在更为艰苦的雪山草地牺牲的同志。在他的记忆中,6师团以上干部党员牺牲、负伤的就不在10人以下。

部队   红军   长征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