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科举的龌龊事:抄范文也能得前三名
2009年07月06日 10:39书摘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科场如集市,状元次品多

讨论晚清科举问题,还要提及时代名人肃顺以及不太有名的耆英。他们两个都有宗室背景。肃顺以宗室身份踏上仕途,有无比的优越感,如果说耆英以敢说而著称,他肃顺就是以敢干而著称,并且耆英实际上也死在了肃顺手上。

经过宫廷职务的短暂历练,肃顺在咸丰皇帝即位时,就干到了内阁大学士的高位,并有其他兼职。此时,他才三十五岁。《清史稿?宗室肃顺传》称:“以其敢任事,渐向用。”也就是说,他这只政治股票在一路飙升。

肃顺在四十二岁时(咸丰七年,1857),成为大清王朝既年轻又有实力的重臣,身任左都御史、理藩院尚书,兼都统。他的威力之大,无法细说,但仅就他的亲哥哥郑亲王端华对他的附和,足见一斑;另一位亲王,怡亲王载垣也坚定地与他结成政治同盟。

时当耆英不履使命,奔回北京,在通州被逮捕,咸丰皇帝命有关部门议罪。起初判的是秋后绞死,但肃顺坚决不同意,上疏要求将耆英立即正法。咸丰皇帝怪他“其言过当”,算是批评,然而总究还是采取了弹性处分:现在杀,但不砍头,让耆英自尽。

弄死了耆英,肃顺彻底知道了自己的分量。在柏葰一案上,他再显身手。

柏葰也是位权高位重的大臣,蒙古正蓝旗人,进士出身,道光末年干到了兵部尚书的高位,并授内大臣职衔。稍后又调吏部,任尚书,并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之职。

咸丰八年(1858),柏葰受命主持顺天乡试,并任文渊阁大学士。顺天乡试是为国家选拔储备人才的重要考试,历来为作弊、投托者所追逐。也就是在这次重要考试中,一向有“素持正”之名的柏葰犯了致命的错误。考试作弊情况被纠弹,咸丰皇帝命复查,结果一下子查出五十份有问题的答卷,史称“文宗震怒”。连浑噩的文宗(即咸丰皇帝)都震怒了,可见问题之严重。柏葰被一撸到底,听候处分。

偏是天公不作美,咸丰皇帝派出复查此案的大臣是怡亲王载垣,而柏葰一向又与载垣、端华、肃顺三人的关系很紧张。案件复查中,查出了柏葰家人靳祥徇私的事情:靳祥受罗鸿绎之托,向柏葰讲情,取罗鸿绎入榜。柏葰耐不住靳祥讲情,答应罗鸿绎将场外代答的试卷送进去,调换现场答案。

肃顺抓住铁证,要置柏葰一死。靳祥被投入监狱并死在狱中不论,只说咸丰皇帝这一头,他考虑素来的蒙满关系,不想处死柏葰,史称“上犹有矜全之意”。然而,皇上也抗不住肃顺的压力,只好下旨杀人。咸丰皇帝发诏说(今译):

“科场考试是国家选择人才的重要仪式,凡有借营私舞弊者,法律规定从严查处。自从大清国开科以来,还没有哪位主持考试的大员敢以身试法的。现在,柏葰身为国家一品高官,辜负皇恩、无视法律,竟到如此地步。他柏葰身为大臣,而且还是甲科(上第)进士出身,怎么会不知道科考的法律?竟然因为家人的说情,就答应调换试卷。如果靳祥不是暴毙狱中,严加审讯,事情又怎么会不得彻查呢?国家有明文法律在典,柏葰又知法犯法。虽然说他的供述中有情有可原之处,但皇帝我不能私干司法。说到此处,我自己也禁不住要落泪了!”

虽然说这个案件不乏肃顺挟嫌报复的成分,但若是让肃顺这样的人抓到证据的事情,应当说是非常普遍事情了。民国初年许国英所撰《清鉴易知录》在提及柏葰案时说:“自嘉庆、道光以来,公卿大臣的子弟遇到科举考,竞相打通关节,把得中高科看做是旧有之物,把请人预荐主司而得中视为平常之事。”

用现在的话来说,科场作弊,成了“法不责众”或曰不合法但合理的事情。

身跨大清与民国的文化学者徐珂(1869-1928)在其笔记《清类稗钞》所记科场诸事,当算是对柏葰事件时代背景的写照。比如他讲的通关节的故事,即是如此。故事说:京师凡有考试,无论大考小考,人们都争相提前拿考到题目,逢上科举更是如此。考生去拜访考官,递张纸,纸上写几个让别人查不出头绪的文言文虚词。在这几个字下,画一个黑色墨圈的人,表示愿出白银一百两拿到考题,而画个黄色圈的人则表示愿出一百两黄金拿到考题。有一次科举时,某考生打通了关节,考官告诉他,写八股文时要连用四个“一”破题,便能中前几名。该考生如应而行,写道:“儒一而不为一,圣人一勉之一诫之焉。”如此写法,可以说是狗屁不通,但该生偏偏就中了进士并名列前茅。

一个国家如此生产次品人才,国家政务又由这些次品人才来管理,不亡国,那就是怪事了。

<< 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綦彦臣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