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甲午海战的历史之谜:方伯谦被杀谜案
2009年02月06日 11:01环球网读书频道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方伯谦被杀谜案

方伯谦(1854—1894),字益堂,福州人。1867年6月考入福建船政学堂。是这个学堂的首届驾驶专业毕业生。方伯谦在船政学堂毕业之后被任命为伏波舰教官,曾率舰参加过抗击侵台日军的任务。1875年,方伯谦被升任为福建水师杨武舰舰长。后来,被派到留学,学习驾驶。学成归国在船政学堂任教。1881年,清政府组建北洋水师,方伯谦奉调前往,历任镇西、镇北、威远、济远等舰舰长。1888年升任北洋水师中军左营副将兼济远舰管带。1894年7月率舰护航运兵船队前往朝鲜,在丰岛海面与日军遭遇。同年9月,方伯谦率济远舰参加黄海海战。17日,中日海军的大东沟洋面展开了一场殊死的主力决战。激烈的战斗持续至下午3时30分。正当战争打的最激烈的时候,方伯谦擅自率舰驶离战场。次日凌晨丑刻,“济远”先于舰队五小时返抵旅顺口。方伯谦向旅顺营务处奏报的理由是:“轮上阵亡七人,伤者甚多,船头裂漏水,炮均不能施放,驶回修理。” 同日,丁汝昌返回军港之后向李鸿章汇报了黄海海战的情况。李鸿章提出“此战甚恶,何以方伯谦先回?”并电令丁汝昌等人查明情况。

22日,丁汝昌经过调查之后,向李鸿章奏明详细的情形,说海战打响之后,致远’舰冲锋被鱼雷击沉,‘济远’管带方伯谦居然率舰撤出队伍,逃回战场,各船观望星散。倭船分队追赶‘济远’不及,折回将‘经远’拦截击沉,余船复回归队。‘超勇’舱内被敌炮击入火起,驶至浅处焚没。‘扬威’舱内火起,又为‘济远’拦腰碰坏,亦驶至浅处焚没。查战时‘定远’、‘镇远’舱内亦为敌弹炸烧,一面救火,一面抵敌,皆无失事。‘超’、‘扬’若不驶至浅处,火即可救。‘经远’同‘致远’一样奋勇摧敌,闻自该管带等中炮阵亡,船方离队,如仍紧随不散,火亦可救,‘广甲’管带吴敬荣随‘济远’逃至三山岛东搁礁,连日派船往拖,难以出险。现用驳船先取炮位,再不浮起,只得用药轰毁。窃自倭寇起衅以来,昌屡次传令,谆谆告诫,谓倭人船炮皆快,我军必须整队攻击,万不可离,免被敌人所算。此次……乃‘济远’首先退避,将队伍牵乱,‘广甲’随逃,若不严行参办,将来无以儆效尤而期振作。余船请暂免参……。方伯谦即先逃走,实属临阵退缩,应请旨将该副将即行正法,以肃军纪。

大清海军的“济远”号

随后,9月24日午时方伯谦被以“首先退避”、“牵乱队伍”,“拦腰:中撞扬威”三条大罪正法于旅顺军前。一百多年来,关于方伯谦的死,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有些人认为方伯谦确实是临阵脱逃,被杀也是罪有应得。有些人认为方伯谦没有临阵脱逃,他的死只不过是做了李鸿章和丁汝昌的替罪羊,方伯谦案完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大冤案。特别是近年来,两种观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认为方伯谦死的冤的学者认为,丁汝昌从电请参办方伯谦到对方伯谦的正法,只间隔了三天的时间,这三天中并未对方伯谦进行审讯。如此急着处死方伯谦实际上就是要拿方来做替罪羊。甲午海战,北洋海军失利,朝廷如果怪罪下来,身为北洋海军执掌者的李鸿章和前线指挥官的丁汝昌都难逃其咎。为了逃避的战败的责任,他们只能拿方伯谦提前脱阵来做文章,由此编造出“首先退避”、“牵乱队伍”,“拦腰:中撞扬威”三条大罪,将战败责任全推在方伯谦头上,好为自己开脱。

<< 上一页12下一页 >>
lsquo   rsquo   方伯谦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