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悲情中的曾国藩和李鸿章
2008年07月29日 09:42北京日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相关标签: [清朝]

“我觉得晚清史的确是十分精彩的一段:政治风云变幻,社会急剧动荡,新旧杂陈,光怪陆离,宛如一个巨大的旋转舞台。只可惜没有人能够撇开意义世界不管,仅仅以这种审美的眼光来阅读晚清史。人们可以嘲讽‘读三国掉眼泪’,那是因为对于三国时代的一切我们已没有切肤之痛。可是晚清史却仍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至今无法走出‘晚清悲情’。”

时光荏苒。

上面这段话,摘自我电子邮箱里的一封邮件,是整整七年前的夏天,我一位虽然才华横溢虽然博闻强记但一直评不上副教授职称的大学老师给我推荐晚清史必读书目时说的。七年过去了,我认为他当年对晚清史热潮的解释仍然有效,仍然可以用来描述坊间近几年晚清史图书的热销。晚清史图书之热,让我不忍心把它和民国史图书的热销合在一起简简单单就述说完了。

晚清史中,有师生之谊的曾国藩和李鸿章是众多论者欲说还休的人物,也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人物,近期就有不少书尝试着对他们进行“同情的了解”。

《晚清三十人》(李扬帆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4月)的作者是执教于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副教授,因此能更多地从外交的全球化的视角来考察晚清史和曾国藩、李鸿章这样的重臣。作者在自序“青春的末代帝国”中有一个说法让我很惊喜:“西方冲击到来之时的晚清帝国,人们在古老的土地上沉思。的确,土地是古老的,但是,真正快速做出反应的,仍然是末代帝国的青年人。戏剧和电视剧中多半把晚清名人扮演得或胡子拉碴,或老态龙钟。其实左右了晚清乾坤的许多著名人物,无论是造反派,还是改革派或革命派,无论在朝还是在野,大多年纪轻轻,就已经创立了一生之大事的根基。而且其中多人,竟然是没有取得进士功名,甚至连举人、秀才都没有取得的‘白衣’(古时未仕者常穿白衣,故代称无功名之人)。可见,那是一个并不年迈的年代。”

《历史给谁来酿酒》(刘绪义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12月)虽然是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的一位博士后专门来评点他的前辈同乡曾国藩的,但在体例设计上特别周到地设了一章“敌友共依”,分别讲述左宗棠、胡林翼、曾国荃、刘蓉、郭嵩焘和李鸿章等与曾国藩有关系的同时代人物。

道光十四年(1834年)秋天,24岁的曾国藩参加乡试中了第36名举人,是年冬天进京准备会试途经长沙岳麓书院时结识后来成为他终生至交的刘蓉;两年后,恩科会试再次不第的曾国藩自京城返乡途经长沙时与刘蓉、郭嵩焘在湘乡会馆“桃园结义”两月之久。多年以后,刘蓉和曾国藩合请彭玉麟做媒,把刘蓉的女儿嫁给了当时丧妻的曾国藩长子曾纪泽——李扬帆博士在《晚清三十人》中特别提到他,“光绪三年(1877年)承袭一等勇毅侯,时年37岁。次年即充出使英法大臣,补太常寺少卿”,“其后在与俄国人的谈判中,凭三寸之舌收复伊犁,为晚清惟一的一次重大外交胜利。”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