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期 2016.05.05

《太平欢乐图》引经据典,证以盛清时代杭嘉湖各地的现状,生动地反映了人们的劳作和生活,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翔实的日常生活图景。

编者按:4月10日,由浙江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举办的第十二期“钱塘公众历史公益讲座”在浙江图书馆初阳书院举行,讲座邀请复旦大学教授王振忠为观众讲授“《太平欢乐图》:盛清画家笔下的江南日常生活图景”。以下内容根据讲者讲稿整理而成。

 

王振忠 资料图

嘉宾简介:1998年起担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明清以来中国史、社会史、徽学及域外文献研究。

《太平欢乐图》是清代乾隆时代出现的一部图文图书。关于“图文图书”,大家应当并不陌生。所谓图文图书,通俗地说,也就是一部书内,除了文字描述之外,还配了不少相关的图片。最近十多年,图文图书是中国大陆出版界最为流行的一种图书形式。

2000年以后图文图书在中国大陆出版界几乎是铺天盖地。针对这种情况,早在2000年,就曾经有人预言,中国出版界的“读图时代”到了。图文图书的大批出现,或者说是“读图时代”的到来,是与中国社会的转型密切相关。这是因为随着社会发展的日趋多元化,人们的生活节奏大大加快,再加上电视、互联网等新的视觉娱乐方式的出现,使得不少人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图文图书能够满足许多人快餐式的阅读消费习惯,这应是图文图书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

但实际上,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类似于图文图书的书册形式。本次讲座介绍的《太平欢乐图》,就是清代乾隆时代的一部图册,也可以说是清代的一部图文图书。

这里,首先要解释一下标题。“盛清”,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是指盛世时期的清朝。我们知道,清代有所谓的康乾盛世,或称康雍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代中国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尽管也有不少社会问题,但从总体上看,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都朝着向上的方向。尤其是到了乾隆时代,更是清朝的全盛之世。因此,题目中的“盛清”指称的是乾隆时代。这个讲座标题的意思是――以《太平欢乐图》这部图文图书,来研究或者说是展现乾隆盛世时期江南民众的日常生活。

一、《太平欢乐图》的结构脉络

在清朝前期,康熙和乾隆皇帝都曾经六次南巡,也就是从北京到江南一带巡视。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时,浙江画家方薰将《太平欢乐图》册,通过曾任刑部主事的金德舆奉献给皇帝,结果受到乾隆的嘉奖。主事是刑部司官中最低的一级,金德舆是浙江桐乡人,是位著名的藏书家。据说,方薰原创的《太平欢乐图》画册,进呈内廷后,曾留了一套副本在金德舆家里。由于这套画册得到乾隆皇帝的嘉奖,名扬天下,所以金德舆保存的《太平欢乐图》副本,也被世人所重视,周围的朋友争相借阅。这个副本,在嘉庆十二年(1807年),被嘉兴的一位古玩鉴藏家陈铣获得。后来,嘉兴画家董棨根据方薰《太平欢乐图》的副本,临摹了一册《太平欢乐图》,这就是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太平欢乐图》,里面包括一百幅的彩色图片。学林出版社在出版这部书时,编者曾经指出:

据笔者查阅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以及海内外其他大型博物馆、美术馆等收藏资料,现均无方薰《太平欢乐图》正本和副本下落的记载,极有可能已佚。因此,董棨临摹的这部画册,可能是海内孤本,其史料价值是十分珍贵的。

这个说法其实有点似是而非。

事实上,作为一种图册资料,《太平欢乐图》在海内外均不罕见。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有一册《太平欢乐图》,为光绪年间刊本,属于普通古籍。复旦大学图书馆也有一部并不完整的刊本,也是常见的古籍。另外,此一版本在1969年和1996年,曾由北京中国书店翻印出版,故而流传很广。看来,《太平欢乐图》一书在国内外各大图书馆内,都并不是什么罕见的古籍。因此,如果说董棨的这个本子(也就是学林版)作为彩色的画册之一,或许自有其价值所在,但在未交代现存刊本来龙去脉的情况下侈谈它的史料价值,显然有点匪夷所思,至少,“海内孤本”实在是无从谈起。因为即使是彩色绘本,在上海图书馆也收藏有董棨的另一种临本。

根据光绪版的序文,光绪十四年(1888年)刊印的《太平欢乐图》,是根据方薰的《太平欢乐图》副本,用石印的方式呈现。因此,从史料学的角度来看,董棨的这个彩绘本(也就是学林版)只是方薰《太平欢乐图》副本的摹本。换句话说,光绪刊本实际上更为原始。

那么学林版《太平欢乐图》与光绪刻本之间有什么差别呢?

首先,两种版本中,都各有一张图为另一版本所没有。

光绪版的《嘉兴净相寺檇李》是学林版《太平欢乐图》所没有的一幅图。这幅图是光绪本的第45图,其文字说明为:

……檇李产嘉兴净相寺,每颗有西施爪痕。朱彝尊《鸳鸯湖檇李棹歌》云:“徐园青李核何纤,未比僧庐味更甜,听说西施曾一掐,至今颗颗爪痕添。”即咏此也。徐园青李亦佳,惟不及檇李尤鲜美耳。

该段话的意思是――檇李出产于浙江嘉兴净相寺一带,每颗李子上都有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在上面掐过的指甲痕迹。在清代前期,嘉兴有个非常著名的文人叫朱彝尊,他曾参与《明史》的纂修。在康熙年间,朱彝尊写过《鸳鸯湖檇李棹歌》一百首。鸳鸯湖也就是嘉兴的西南湖一带,这一百首的《鸳鸯湖檇李棹歌》将嘉兴当地的地名、人物、物产和各类典故熔于一体,生动地描述了嘉兴一带的社会风情。因此,在《太平欢乐图》一书中,经常引用朱彝尊《鸳鸯湖檇李棹歌》中的诗句,作为典故,用以说明市井百态和名胜物产。

在这百首《鸳鸯湖棹歌》中,就有上引的那首诗。这首诗写道:徐园这个地方的青李,它的内核很小,但比不上僧庐(和尚庙),也就是净相寺檇李的味道更加甜美。听说那是因为美女西施曾经在上面掐了一下,所以每颗李子上,至今还都留有指甲的痕迹。这首诗所吟咏的,也就是嘉兴净相寺的檇李。朱彝尊接着解释说,徐园的青李当然也很好,只是还比不上檇李那么特别的鲜美。

这幅画及其说明生动地描绘了嘉兴的物产。事实上,浙江嘉兴市的别名就是檇李,这个地名在先秦的典籍《左传》中就已出现。

而这一幅《嘉兴净相寺檇李》,并不见于学林版。

光绪版《嘉兴净相寺檇李》 

学林版《卖柴爿》

而学林版的第85幅《卖柴爿》也不见于光绪版。这幅《卖柴爿》的说明写道:

……《礼记·月令》注:大者可析谓之薪,小者可析谓之柴。

浙江严州、处州万山丛蔽,多产柴。方回《建德府节要图经》序云:山居八,田居二,往往樵薪为业。《括苍汇纪》云:薪竹之饶,民利赖之。

杭、嘉、湖诸郡,乡民率用稻秸给爨,城居者以薪为炊,则取诸负担。

这段文字,首先引证儒家经典《礼记·月令》的注文,即薪和柴二字是有区别的。浙江的严州府、处州府一带,即现在浙江省的西部和南部(淳安、建德、丽水一带),都是山区,多产柴。元代徽州人方回在一部方志(《建德府节要图经》)的序文中指出:建德府也就是严州府,这一带山地居十分之八,田地只占十分之二,所以人们往往是以山林种植和砍柴为生。另一部书《括苍汇纪》也说,括苍也就是处州一带,木材和竹子相当繁盛,百姓也倚赖山林经济谋生。

接着,《卖柴爿》的文字进一步说明杭州、嘉兴、湖州各地民众日常生活中木柴的使用情况。它说:郊外的农民都是用稻秸,也就是稻草秆来烧火煮饭。这显然是因为杭嘉湖平原是种植水稻的地区,秋收之后,就会有大批的稻秸,晒干后可以作为燃料。而城里人则与此不同,他们通常是以木柴作为烧火的燃料。这些木柴,就是从那些将柴担到城里来卖的人那里买来的。这是城乡居民在燃料消费方面的一大区别。

这幅图,不见于光绪刻本。

由此看来,《嘉兴净相寺檇李》和《卖柴爿》两幅图,分别为两种版本所未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个中的原因不太清楚。推测是因为董棨当时并没有拿到《太平欢乐图》的全本,他所看到的本子,少了一张《嘉兴净相寺檇李》。所以只好根据原书的风格,临时加了一幅《卖柴爿》。当然,这是我的一个推测,是否如此,将来可以进一步研究。

 

第二,学林版是嘉兴画家董棨根据方薰的《太平欢乐图》副本临摹而成,因此,在构图和画法上与光绪刊本有所差异。

《太平欢乐图》作为图文图书,其说明文字在光绪版中是写在画的旁边,而董棨的摹本则是与图分开,一幅图配上单独的一张说明文字。这是一点明显的不同。

其次,不少图幅在画法上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例如,光绪本的《贩桑椹》图。暮春时节,桑圃中果实累累,乡下人将这些桑椹采摘下来,送到市场上出售。画面上的那个人,右手拿着一个篓子,里面装满了桑椹,左手提着一杆秤,我们注意到,在这里,秤砣是下垂的,而在学林本图18中,则是将秤砣夹在手心。关于秤砣的画法,在《太平欢乐图》的两种版本中,有不少图幅,画法都有很大差别。例如,《太平欢乐图》中有一幅收纱的图,内容是反映江南一带盛产棉花,每家每户都将生产的棉花纺成纱,于是有一些收纱者就挨家挨户地去收纱。这幅图见于学林版的图10,在光绪版中,右边的那个人肩上扛的秤上挂有一个秤砣,而学林本却没有。再如,学林版的图36《里巷贩熟食》,那个正在秤肉的人,秤上也没有秤砣,而在光绪版中,秤上是挂有秤砣的。看来,董棨似乎很不想画秤砣。遇到秤砣,总是想方设法地要把它藏起来,仅此一点,颇可看出彩绘本的偷工减料。

光绪版《贩桑葚》 

学林版《贩桑葚》

 

光绪版《里巷贩熟食》 

学林版《里巷贩熟食》

类似于此的例子还相当不少。光绪本的《卖酸梅汁》,那个挑担的人穿着衣服比较严实,而在学林本中,则是将脖子后的皮肤露出了一大块。再如,学林版第51图《萤灯》也与光绪版不同。光绪本中人物左手所拿的那一大堆萤灯更为复杂,右手拿着的那个萤灯之下有一个缨穗,而学林版就没有缨穗。再如,学林版第90图《食山楂》,其中的山楂太小,小孩子脖子上套的山楂也相当小,不像光绪版那么大,那么真实。因为图片说明中是说:“其子大如指。”也就是山楂应当有指头那么大。

光绪版《卖酸梅汁》 

学林版《卖酸梅汁》 

光绪版《食山楂》 

学林版《食山楂》

类似于此细节上的差别还有相当不少,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不过,两种版本最大的差别还在于图幅的排列顺序完全不同。根据光绪刊本,我们可以按时序串起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活画卷,而学林版各图的排列顺序则已被打乱,显得杂乱无章。下面简单地分析一下:

学林版中的第一百幅是《吉祥如意万年青》,而这一幅画,在光绪刊本中排在第一幅。那么,到底哪一种排序更为合理呢?我们来看看文字。

《吉祥如意万年青》一幅中的文字如下:

……瑞草中有万年青,叶丛生似带,四时郁葱,今浙人比户珍植,辅以吉祥、如意二草。耆老相传圣祖仁皇帝南巡,幸云林寺,有老僧夙具慧悟,以一桶万年青献,闻之者欣喜忭舞,咸以为本朝亿万年太平一统之征云。

上述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浙江人家中都种植一种小盆景叫万年青。据说康熙皇帝南巡时,云林寺有位很聪明的和尚,将一桶万年青献给康熙皇帝,听说这件事的人都认为,这个和尚的马屁拍得很到位,拍得恰到好处,皆大欢喜,这种万年青也是清朝亿万年太平一统的一个象征。

学林版《吉祥如意万年青》

每个王朝都希望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传下去,所以万年青作为一个好兆头,当然是再好不过的选择。很显然,这是对先皇康熙帝歌功颂德的文字,排在首幅理所当然,而不应当排在最后一幅。

对先皇歌颂之后,《太平欢乐图》变按照季节的顺序依次展开,这是光绪刊本的脉络,这显然非常合乎逻辑。

 

乾隆时代的江南人日常生活

我们就随着光绪本的《太平欢乐图》,来看一看乾隆时代江南人在一年中究竟是如何生活的。

首先是元旦吹箫,浙江人每到元旦,许多人都吹箫击鼓,作为娱乐的一种方式,所吹的箫叫太平箫,所打的鼓叫太平鼓。

元旦过后,很快就到了正月十五,乾隆年间是太平盛世,在江南,大部分的时间也是风调雨顺,在这种背景下,当地的元宵灯市非常热闹,街巷间搭起彩棚,悬挂各种花灯。上面书写着“天子万年”、“天下太平”、“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等字,好一派万民同乐的景象。

人们在元宵佳节吃汤圆,汤圆取岁岁团圆之意。

光绪版《元旦吹箫》《元宵灯市》 

光绪版《元宵吃圆子》

春节过后,读书人开始要努力学习,为功名奔波了。于是,各种与科举考试有关的人群纷纷出现在街衢巷陌之间。如湖州府乌程县、归安县的书商,湖州府的笔商,徽州婺源县的墨商等,纷纷背负着行囊,带着书籍、湖笔和徽墨等,走街串巷,跋山涉水,向各地的读书人兜售。

除了这些人之外,路边也有人摆摊,卖起了如昌化石、青田石之类的图章。因为科举考试期间,需要出具各种身份担保,使用图章的场合相当不少。

光绪版《刻图章》《捏泥人》

春天来了,此时人们纷纷外出踏青,杭州人到西湖游玩,一些手工艺人就制作了湖上土宜(如泥孩、花湖船等小玩具)兜售给游人。

春天的浙江,芳草如茵,菜花满地,小孩们往往聚在一起放飞纸鸢(也就是风筝)。据说,春天时放风筝,小孩要张开嘴巴抬头看风筝,这有助于消除郁积在身体中的内热。

当时,有小贩以麦芽糖做成鸟儿、鱼类以及水果等的形状卖给儿童,嘴里吹着像箫一样的竹管,称为卖餳箫。

光绪版《太平纸鸢》《吹箫卖餳》

春天时节,各种时令蔬菜等纷纷上市,如初春的韭芽,因是刚上市,很贵,数十棵就需要十余钱。春笋、莼菜、芹菜也开始上市。还有鱼,人们往往会到江西九江一带购买一些初生的鱼苗,养在池塘里,以备日后的食用。这时,龙井新茶也开始上市。同时,因杭州井水味咸,不可以用来煮茶,所以郊区的村民往往将山泉担到城里来贩卖。

光绪版《初春韭菜》《杭州龙井茶》

春天不仅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这时候,也是农村人四处贩卖农产品、进城打工的好时候,于是,在城市乡村,卖小鸡、卖小鸭的人纷纷出现在街头,而且,各地的人也纷纷前来杭州等大城市务工经商,为了满足这些人的需要,每到中午,街上就有人卖糖粥,供那些不能在家里吃饭的打工崽吃饱。这就是十八世纪乾隆时代的街头快餐。

光绪版《杭州泉水》《卖糖粥》

杭嘉湖各府都养蚕,其中以湖州府最为繁盛,每当养蚕的季节,就有人担着蚕在市面上贩卖。与这种生产结构相适应,杭嘉湖各府肥沃的土壤都用来栽种桑树,桑叶也同样可以在市场上销售。桑树的果实,也就是桑椹,则是一种珍果,相当好吃,在市场上也可以买到。春蚕吐丝后结茧,不善编织的人都将蚕茧卖出。当然,也有不少人是供自己纺织之用。但缲成的丝,也有不少流入市场。四五月间缲车既停,人们携丝入市货卖。从养蚕、缲丝、纺纱、织布的整个过程来看,各个环节都有很高的商品化程度。部分食物及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具的日渐商品化,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与市场的关系愈来愈紧密。

光绪版《卖蚕茧》《卖良丝》

 

除了养蚕外,农业生产自然也是传统时代的头等大事。浙江在三四月间,人们选择好的种子,以水浸泡,让它发芽,然后播撒到田间,渐长成苗。这种秧苗也是用来出卖的,农民买了这种苗,称为分苗,再将它种在田里,称为插苗。春夏之交正是江南多雨的季节,所以农作时的蓑衣笠帽必不可少。至于肥料方面,原先是用草,将草沤烂作为肥料。但在乾隆时代,人们也到市场上购买菜饼和豆饼用来肥田。

光绪版《卖蓑衣笠帽》《卖菜饼豆饼》

转眼之间,端午到了,人们包粽子,据说有很多人并不自己包粽子,而是从市场上购买,这当然反映了社会分工的精细,以及人们日常生活节奏的加快。端午节时,人们还买来菖蒲和雄黄,并让小孩头戴艾虎。

光绪版《端午包粽》《小孩戴艾虎》

此后,天气渐渐热了,床上该换草席了,这些草席通常是由绍兴人所织。太阳光的直接照射不仅晃眼,而且也会使室内的温度升高,所以窗帘必不可少。当时,这种窗帘也是用竹编成的。

光绪版《浙江草席》《织帘》

此后,霉雨季节接踵而至,出门必须要一把纸伞。同时,闷热的天气让人实在受不了,所以各种夏令用品纷纷登场。不仅是用的,如折叠扇、油纸扇之类的扇子,凉鞋、鹅毛扇等,还有吃的夏令消暑饮品--酸梅汁,以及西瓜等各种各样的水果。关于夏令水果,《太平欢乐图》中列举了西瓜、杨梅、槜李和莲藕等。

光绪版《卖酸梅汁》《卖西瓜汁》

夏天是萤火虫出没的季节,浙江人用绛纱,也就是深红色的纱布,做成像灯一样的小笼,里面放一些萤火虫,称为萤灯,供小孩子玩耍。

由于天气热了,人们可以下水作业,于是就有人下河取灰土,据说将这些灰土放在炉中烧,可以得到一些银硃(银硃是指一种鲜红色的颜料,也就是红色硫化汞),这种营生就叫做淘沙。

光绪版《淘沙》《萤灯》

当时,人们在劳作之余,也不忘休闲娱乐,颐情养性。如养一些金鱼、画眉、鸽子之类。

尽管天气炎热,但平头百姓还是要在烈日下劳作。如浙江造房子用的砖瓦主要来自杭州、嘉兴一带,所以也有人挑着砖瓦在街上兜售。在街头,还有箍桶的,磨铜镜的,修补锡器的,为人鼓铸铜勺的,卖鸡毛掸的,卖瓷器的,担卖古董的,卖碑帖的。这些市井上的各种生意,很值得关注。比如说修补锡器的那一幅,说明中提到:“广州锡器最擅名,顷浙江亦能仿照。”明清时期,广州的海外贸易相当发达,所以广州往往能引领全国的时尚。在清代,“广”字是一种精致、时髦的代名词,广州锡器就是一种时尚的日用品。原先,此类锡器只有广州可以制作,但到清代前期,浙江也能仿造了。

光绪版《卖砖瓦》《箍桶》

在描写了市井百姓的劳作之余,《太平欢乐图》也没有忘记读书人的活动。在唐代,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餐具炭火等都需要自己准备。宋代以后,这些东西都是由官方提供。不过,参加考试的士子自己仍然要带些果品、糕点之类的。到了清代,人们赶考时还要带插蜡烛用的烛墩,用来磨墨写字倒水用的水注,以及用来盛放糕点、果品的竹篮。所以,就有一些商人专门兜售这些东西,其地点就在科举考试所在的地方,也就是贡院的东西桥一带聚卖,称为赶考市。所谓赶考市,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做考试生意。

光绪版《碑林拓片》《赶考市》

 

《太平欢乐图》考证说--从唐代开始,举子考试,到了傍晚就给蜡烛,每天晚上给三条蜡烛,后代沿袭这种做法,让举子挑灯夜战。所以每到乡试之年,在考场附近就有人卖考烛,称为三元烛。它的意思当然是连中三元,即连中解元、会元和状元。

光绪版《香市卖烛》《插解元草》

乡试考举人时,还有一些风俗,如买青蒿插在自己帽子上,作为簪花之兆,也就是作为中举的好兆头,这种青蒿就被称为解元草。这里有一个典故。因为乡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诗经·小雅》中有一句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蒿,也就是青蒿。《鹿鸣》是《诗经·小雅》的篇名,是贵族的宴会诗,宴请群臣时嘉宾所用的乐歌。到了明清时期,乡试放榜的第二天设宴,唱《鹿鸣》这种乐歌,通常是以巡抚主持这件事,届时,新科举人都要来参加宴会,称为鹿鸣宴。所以民间就用插青蒿来作为中举的兆头。

在乡会试之年,有《题名录》出现,题名录也叫《登科录》,也就是中举的人的花名册。当时,乡试揭晓之日,所有的人都在榜前聚集,住得比较远的人,就拿市面上印行的题名录来传看,如果看到自己认识的人中了举,往往就很高兴指给别人看,据说那是很光彩的一件事。

科举登科,也就是科举考试成功,对此,比较文雅的说法是蟾宫折桂,也就是到月宫里折下了桂枝。在《太平欢乐图》中,谈完登科录之后,紧接着就画了杭州人在七月初卖桂花。这种起承转合相当自然,说明《太平欢乐图》的各个图幅之间,的确有着内在的一种脉络。

光绪版《乡试题名录》《八月赏桂花》

此后,日子很快到了中秋,八月十五,民间以月饼相互赠送,也是取团圆之意。月饼有各种名色,如桂花饼、枣儿饼、豆沙饼等。

光绪版《中秋月饼》《食山楂》

到了秋天,山楂也登场了,山楂又称山里果。这时,郊外农民又采摘野菊,将它焙干,卖给人们泡茶喝,称为茶菊。直到现在,杭白菊还相当有名。

光绪版《杭白菊》《重阳食栗糕》

到了九九重阳节,要食重阳糕,很快的,湖蟹、江蟹也上了餐桌。持螯赏菊,这是金秋时节的风俗,于是街上也就有了担卖菊花盆景的人。

光绪版《江蟹》《品字菊》

此时,柿子也上市了。

可能是重阳以后直到年终,似乎没有更多的岁时节俗或时鲜物产可以展示,再加上这时是秋收之后,农民又开始出外找活,所以接着又穿插着一些没有季节特征的市井营生,如卖豆腐,卖田螺、蛤、蚬的,卖油的,零星卖盐的,提着杂货篮卖杂货的小货郎,嘉善卖陶器的,钉秤的,做木工的,卖蒲团的,卖竹器的,为人修治匙钥铰链的小炉匠,做鞋的,买苕帚的,到建筑工地打工的,弹棉花的,种树的。

光绪版《田泽田螺》《浙江卖油郎》

此时,在杭嘉湖的乡村和市镇中,还有收纱、卖棉布的。

光绪版《收纱》《卖土布》

随着市井营生的繁荣,饮食业也相当发达。有走街串巷的熟食担,这些熟食担上的熟食,也是挑担者从固定的熟食作坊中买来的。

光绪版《里巷贩熟食》《种树》

 

秋冬之际,橘子上市,其中以衢州的橘子最为著名,有绿橘、红橘、狮橘各种,香味俱佳,市贩者称为衢橘。这时候,也正是猎人进山打猎、捕捉鸟兽的最佳时节,浙西的衢州府、严州府地处山区,是打猎的好去处。杭嘉湖平原地处水乡,只有海宁县的山鸡、德清县的黄雀最好,偶尔也会有一种像鹿但又比鹿小的麂,猎人捉到后,买到市场上去,称为野味。

光绪版《衢州名橘》《野味》

此后又穿插着一些日常营生,有买菜的,还有卖梅树盆景的。

接着很快到了腊月,天气冷了,要烤火,所以浙江市面上出现了卖松盆柴的,还有的是将炭捣碎成粉末,用米汤想办法将它弄成团,称为欢喜团。到除夕时放在盆子中烧,周围再用柴火围起来,一家老少围坐在炭盆前娱乐,取吉利的意思,称为瑞炭。

天气冷了,取暖烤火的工具也上市了,这就是薰笼,也叫焙笼,这在现在的一些农村还时常可见。

光绪版《除夕瑞炭》《竹编焙笼》

腊月二十四日,是中国人的祭灶时节,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人们为了让他说好话,所以要准备一些食物,尤其是粘乎乎甜蜜蜜的糖,如麦芽糖,用以粘住灶王爷的嘴巴,因此,腊月二十四日,浙江当地有沿门兜售麦芽糖的。

到了腊月,新年马上就要到了,所以人们用红纸写对联贴在门上,称为春联。市场上当时也有专门写春联来卖的。

光绪版《卖糯米花糖》《除夕写春联》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之夜,家家户户买五色画纸粘在墙壁窗户上,这些五色画纸上的图案往往是《太平有象》、《眉寿福禄》、《和合如意》等图案,总名为《欢乐》。

《除夕欢乐图》

从上述对《太平欢乐图》的逐幅解释来看,《太平欢乐图》一书始终强调的是“太平”二字。第1幅的万年青,其寓意就是“本朝亿万年太平一统之征”。第2幅元旦吹箫击鼓,所吹的箫叫太平箫,所击的鼓叫太平鼓。第3幅元宵灯市中,各色花灯上写的字,也是“天下太平”。第10幅《太平纸鸢》,浙江人在春天时所放的风筝,也制成“太平春景”四个字。第100幅说除夕时人们在墙壁和窗户上贴的五色画纸,其中就有《太平有象图》,这与开篇的“本朝亿万年太平一统之征”头尾遥相呼应。这是《太平欢乐图》的第一个特点。

其次,《太平欢乐图》中各个图幅的排列顺序,显然是以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为脉络。学林版《太平欢乐图》的第二幅《除夕欢乐图》,实际上应排在光绪刻本中的最后一幅。根据前述对光绪刻本的分析,《太平欢乐图》的总体脉络是以季节为序,《除夕欢乐图》被列为第一百幅,也就是最后一幅显然更为合理。这与清代前期出现的不少民俗著作颇为类似。关于这一点,就如《清嘉录》,《清嘉录》是清代道光间苏州文士顾禄的著作,此书以十二月为序,记述苏州及附近地区的节令习俗。

反观学林版《太平欢乐图》,整本书的排列极为混乱,如第20幅《元宵灯市》,本应排在第3幅;第74幅《元宵吃圆子》,本应排在第4幅。这除了正常的时序外,光绪本对于一个节俗的介绍前后也相当完整,如果按照学林版的排列顺序,则各个节俗相互分割,如前面的元宵节俗,分别列在全书的不同部分,类似的例子很多,在此无须赘言。总之,学林版的《太平欢乐图》整部书缺乏正常的脉络。我以为,作为画册,学林版的《太平欢乐图》,应当是在辗转流传、摹写以及重新装裱的过程中,而发生了严重的错乱。这种错乱,在18、19世纪之交的嘉庆年间就已经出现。关于这一点,我以前做过专门的研究,这里不再展开。

总之,关于《太平欢乐图》一书的排列顺序,应以光绪的刻本为标准。

二、《太平欢乐图》的作者及相关人物

光绪刊本前有光绪十四年(1888年)钱塘吴氏序:“图为金鄂岩比部倩方先生兰坻所绘,凡百叶,各附以说,出赵味辛、朱春桥诸公手笔,鲍先生以文题以《太平欢乐》。乾隆五次南巡,进呈御览,蒙恩给缎疋,事载《桐乡县志》。”

也就是说,《太平欢乐图》是一个叫金鄂岩的人,让方兰坻画的,一共一百幅,旁边有说明,这些说明,出自赵味辛、朱春桥等人之手,鲍以文将之题为《太平欢乐》。乾隆第五次南巡时,金鄂岩将它进呈给皇帝,受到恩赐,这件事在《桐乡县志》里有所记载。

这个序中涉及的主要人物有三位,一位画家方兰坻,二是金鄂岩比部,第三个是鲍先生以文。以下分别简单说明。

1、画家方薰

方兰坻即方薰,根据一般的说法,他是浙江石门人,其实,其人是来自徽州的画家。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余霖所纂《梅里备志》卷5《流寓》中有一段记载:

方薰,字兰坻,一字懒儒,号樗庵,石门布衣。先世自歙迁石门,父梅,工诗画,号白岳山樵,杨谦尝为作家传。薰生而敏慧,十五岁即随父历三吴、两浙,与贤士大夫游,亦以画名于时。后侨寓禾中梅会里。父殁,假馆桐乡,历主程氏及金氏,又主濮院濮珊园家。以累世未葬,积馆谷,卜地于桐乡郭公桥。

《梅里备志》是有关浙江嘉兴王店镇的一部方志,作者余霖是清末民国时人,祖先来自徽州休宁,是嘉兴当地的名医。根据他的描述,方薰的祖籍也出自徽州。方薰的父亲自号“白岳山樵”,而“白岳”则是徽州道教名山齐云山的别称。无独有偶,余霖的父亲余楙,著有《白岳庵医书五种》、《白岳庵诗话》、《白岳庵杂缀》和《白岳庵印说》等。这些,都明确表示他们也出自徽州。在乾嘉时代,徽州除了有大批盐、典、木商活跃于东南繁华都会,还有许多医卜星相画师百工出没其间,后者中的许多人都来自徽州。他们的后裔后来也就定居在当地,余霖、方薰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除了方薰之外,《太平欢乐图》涉及的其他两个人,其中之一是

2、金鄂岩比部

“比部”是对刑部司官的一般称呼,金鹗岩做过刑部主事,所以雅称为“比部”。

与方薰类似,金德舆也与徽州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祖先来自休宁七桥。据光绪《桐乡县志》记载:金德舆七岁就能赋诗,为人嗜好读书,考求金石图史,收藏名人翰墨,兼工书画。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南巡,因奉献《太平欢乐图》册、宋板《礼记》等书,蒙恩赏给缎疋。后来宦游京师,喜结纳当世贤士大夫,率以风雅相高,数年告归,筑桐华馆于桐乡,延致四方名流,极谈宴唱酬之乐。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金德舆出身商人世家,他家建有桐华馆,收藏有大批的法书名迹及宋刻本,是乾隆时代浙江著名的藏书楼。而方薰则是他招养的门人食客。

此外,与《太平欢乐图》相关的另一个人是

 

3、鲍先生以文

“鲍先生以文”,就是乾隆时代著名的徽商鲍廷博。

鲍廷博,字以文,徽州歙县人。他的父亲因经商来到浙江,最早是侨寓杭州,后来迁居桐乡县青镇东乡的杨树湾。鲍廷博好古博雅,喜购秘籍,为清代前期著名的藏书家,编有《知不足斋丛书》。方薰的论书画数种,就刊入鲍氏的《知不足斋丛书》。另外,在方薰的一些画作上,也多见有鲍氏的唱和诗文。鲍廷博手校书卷末,多有“红袖添香夜勘书”小印,极富情趣。乾隆朝编修《四库全书》,鲍氏曾献家藏古籍善本六百余种,受到乾隆皇帝嘉奖,获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

鲍廷博与金德舆的关系极为密切,据光绪《桐乡县志》记载,金德舆与鲍廷博经常在一起喝酒,最后一次,喝到后来,金德舆突然将酒杯扔在地上,鲍廷博赶忙叫他,却发现他已死了。真可谓一醉方休的生死之交。

综上所见,上述三人都是徽州出身:金德舆祖籍休宁,画家方薰祖籍歙县,是金德舆招养的门人,而徽商鲍廷博也出自歙县,他是金德舆的好友。《太平欢乐图》一书从选题策划至创作、题名,再到最终奉献给乾隆皇帝,是他们三人共同的杰作。

在清代,康熙和乾隆都先后六次南巡,南巡沿途,各地文人纷纷奉献珍玩古籍图画,这已成了一种惯例。以康熙皇帝的第五次南巡为例,现保存在汪康年《振绮堂丛书初集》中的《圣祖五幸江南全录》就记载:

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十六日,皇上开船过高邮州,……至晚,抵扬州黄金坝泊船。有各盐商匍匐叩接,进献古董、玩器、书画不等候收,扬州举人李炳石进古董、书画不等,上收《苏东坡集》一部。

四月二十二日,有舒城县监生沈弘祚跪献万年有道颂册页。

二十三日,……江宁县陈进献古董册页并鹦哥、画眉、八哥各笼架。又有上江各府贡监生童名士人等,赴行宫进献诗赋册页。

汪康年是杭州人,有“晚清中国报业第一人”的称呼。他的祖籍是徽州黟县宏村,宏村也就是现在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黟县宏村。从乾隆时代起,汪氏家族就在杭州建有振绮堂藏书楼,这个藏书楼非常有名,与前面提到的浙江桐乡县金德舆的桐华馆,都是当时非常著名的藏书楼。汪康年家族在杭州从事典当业,他曾刻有《振绮堂丛书》,《圣祖五幸江南全录》就是收录在《振绮堂丛书初集》中的一册,主要内容是对康熙皇帝第五次南巡的真实记录。其中提到康熙皇帝沿途收受各级官员和百姓奉献的礼品。这种情况,到了乾隆时代,更是屡见不鲜,有的人因此而飞黄腾达。就以桐乡县为例,画家金廷标是桐乡望族,他的父亲金宏会画泼墨山水,金廷标得其家传,学习花草士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南巡时,他画了十六阿罗汉献给皇帝,被招入皇家画院,为皇帝作画。据说,乾隆每次看过他的画作,都会做诗称赏。后来他去世了,乾隆皇帝不仅做诗纪念,表达惋惜之意,而且还下令将他以前所作的画全部装裱,收入《石渠宝笈》。《石渠宝笈》是乾隆、嘉庆年间著录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的大型文献。因此,金廷标的生平际遇受到世人的羡慕。光绪《桐乡县志》卷首就发过这样的感慨,说乾隆皇帝为金廷标的画题诗多达一百六十首之多,金廷标不过是桐乡这样一个偏隅小县的读书人,因为有一点小小的技艺,供奉内廷绘事,他的著作就被收入《石渠宝笈》,姓名也列在皇家的御屏之上,真可谓是幸运啊!

事实上,类似于金廷标这样的人,在康乾时代相当不少。因此,金德舆将《太平欢乐图》奉献给乾隆,也是希望能博得皇帝欢心,为自己带来赏赐。所谓“学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这是从古到今许多中国文人最高的追求。

三、《太平欢乐图》展现的江南日常生活图景

《太平欢乐图》反映的是杭嘉湖一带民众的日常生活。我们知道,明清时代,苏松杭嘉湖是“江南”地区的核心地带,是中国最为富庶的地区。这里是长江三角洲的所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百姓的生活最为富裕,社会经济最具活力,是中国的黄金地带。

《太平欢乐图》展现的正是十八世纪江南社会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

首先,我们来看看《太平欢乐图》对城市中芸芸众生的刻画:

1、城市芸芸众生

当时,由于城市商业的繁荣,有许多外来务工经商的人聚集在城市内。对此,《太平欢乐图》记载说:

……浙江频岁以来,屡逢大有,筑场纳稼之际,有负杵佣舂者,比户登登,闻声相庆。《东观汉记》:梁鸿于皋伯通家赁舂。《汉书》公沙穆为吴祐赁舂,力役之事,贤者为之,遂为佳话。

这段话是说,清代前期,特别是乾隆时代,数年以来,年成一直很好,人们有了钱,于是就会有一些兴作,这时候就有其他一些人带着工具前往帮忙,受雇佣,出卖劳动力。这段文字接着引《东观汉记》和《汉书》中的记载,说古代一些著名的人,如梁鸿、公沙穆那样的贤人,都曾经为人赁舂。梁鸿是东汉文学家,与妻子孟光隐居于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后来到吴地,为人佣工舂米。每次回家时,他的妻子孟光为他准备饭菜,都要举案齐眉,以示敬爱。这就是称夫妇相敬相爱为“举案齐眉”的典故之由来。《太平欢乐图》举梁鸿等人的例子说明,受人雇佣、替人干体力活,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按现在的话说,古代的贤人,实际上也干过一些民工的活,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们。类似的例子,还见于图54《箍桶》:

……今规木为圆,以篾箍之,亦曰桶。箍桶之技,匠之末技也。然可以代耕,人亦习之。《谈薮》云:二程子入蜀,至大慈寺,见箍桶者口吟易数,就揖之,质所疑,酬答如响,此儒而业于匠者也。

光绪版《箍桶》

作者认为:箍桶是手工匠人最一般的一种技艺,但它却可以用来谋生。理学家程颐、程灏有一次到四川,在大慈寺,就曾向一位箍桶匠请教,其实箍桶匠中也有一些读书人,也就是说,与前面赁舂一图的说明一样,作者认为,箍桶匠中也有的是贤者为之。由此可见,在《太平欢乐图》的作者看来:力役之事,贤者为之,他并没有表现出对下层劳动者的轻视,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或许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才有兴趣对民间的三百六十行作了细致的观察,并将他们的形象生动地记录下来。关于这一点,可能与方薰的身份有着密切的关系。方薰为人多病,身体残疾,无法参加科举考试,故而只能在绘画上精益求精。大概是除了画艺之外身无长物,方薰在经济上颇为拮据,直到中年以后才入赘梅里王氏,后来僦屋居住在桐华馆附近,与主人金德舆似乎有着相当牢固的人身依附关系。或许是长期寄人篱下,方薰显得颇为敏感,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也相当细致入微。方薰别署“御儿乡农”(方薰居住的浙江石门(崇德),古称御儿),此一自号是说自己实际上是石门地方上的一位农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方薰熟谙民间疾苦,他在内心深处颇能贴近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由此推想,《太平欢乐图》对民间日常生活的生动展示,恐怕并非偶然的巧合。

除了箍桶匠外,《太平欢乐图》中,还有不少反映市井营生的画面。我们不妨再举个例子,如卖油郎。

光绪版《卖油郎》

明代话本选辑《今古奇观》第28回,有一篇脍炙人口的《卖油郎独占花魁》,写的是名妓从良的故事,内容说的是一位叫莘瑶琴的女子初入青楼时,即抱定了从良之决心,数年的青楼生活,她一直在物色合适的从良对象。最后,卖油郎秦重以异乎寻常的痴心,深获莘瑶琴的芳心,这位花魁娘子终于以身相许。小说中的卖油郎,是临安城(今杭州)清波门外一开油店的朱十老过继来的小厮,原是从汴京(也就是开封)逃难而来的,后因油店内的人事纠纷,秦重成了走家串户的卖油郎,人称秦卖油。在《今古奇观》中,卖油郎秦重的生活时代,是以南宋的杭州城为其背景。其实,小说反映的年代应是明代。因此,走街串巷的卖油郎形象,从明代以来应当是随处可见。所以《太平欢乐图》中就有一幅浙江卖油郎的图画,他挑着菜油、麻油、豆油这三种食用油,在街衢巷陌间向市民兜售。

十七世纪以后,由于生存竞争的日趋激烈,分工协作愈来愈精细、严密。在江浙地区,某种职业与人群紧密相联,成为一种新的现象。当代的不少职业,至少已沿续了数百年。如路边刻图章、弹棉花的,在《太平欢乐图》中就有反映。以刻图章为例,中国最早的图章一般是用铜铸成的。到了元代,才开始用石头刻图章。从《太平欢乐图》中可以看出,清代前期浙江人在路边摆摊刻图章,应已蔚然成风。这样的图景,现在在中国的许多地方还可以看到,只是刻章人的服饰发生了改变而已。

学林版《刻图章》

类似于此的形形色色的人群,在《太平欢乐图》还有很多。例如,对于杭嘉湖一带的饮食,《太平欢乐图》中也有诸多描述。

 

2、饮食

前面曾提及市场上在中午时分所卖的糖粥,主要供应那些不能在家吃午饭的人,这实际上是相当于现代都市中为满足务工经商者的快餐,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市流动人口数量的巨大。

在日常的家居生活中,蔬菜是人们日常佐餐之必备。以西湖莼菜为例:

……《萧山县志》谓莼出湘湖,味胜他产。其实湘湖无莼,皆从西湖采去,浸湘湖中,一宿乃愈肥耳,非产自湘湖也。阅《耕余录》曰:莼菜生松江华亭谷,武林西湖亦有之,其味之美,香粹滑柔,略如鱼髓蟹脂,而轻芬远胜,其品无得当者。

这里,首先引证《萧山县志》的说法:湘湖是出产莼菜的,味道比其它地方的莼菜要好。但《太平欢乐图》的解说则指出,其实湘湖的莼菜,都是从杭州西湖采来的,然后泡在湘湖里,过了一个晚上,就变得更肥了,并且被人当作是湘湖所产的莼菜。这个记载很有意思,他说,萧山湘湖的莼菜虽然有名,但它实际上并不出产莼菜,而只是将从西湖运来的莼菜加工了一下而已。这就像现在江苏的阳澄湖大闸蟹很有名,但市面上的很多蟹并不产自阳澄湖,而是将其它地方的蟹运到阳澄湖养在水里,然后以阳澄湖大闸蟹的名目卖出。

当时,莼菜之类的蔬菜,也是通过走街串巷的菜贩来销售。

学林版《西湖莼菜》

除了蔬菜外,杭嘉湖地区地处水乡,当然还有许多水产。如蚌壳类的水产品,还有螃蟹,都是别具风味。其中,西湖蟹最好,但湖蟹难得,市面上所能买到的,都是江蟹而已。

秋风渐起,黄叶飞舞,菊黄蟹肥,人们持螯赏菊,这是一大乐事,也是国画中的一种意境。人们把金秋时节的吃蟹、饮酒、赏菊、赋诗,作为岁时节俗中的一段闲情逸致,赏心悦目的一种风雅之事。直到当代,这种金秋食蟹的风俗仍然盛行不衰。

此外,在人们的日常餐桌上,鱼类自然少不了。浙江省境内河流众多,湖泊星罗棋布,东面又靠海,所以鱼类并不缺乏,比较有名的如六和塔江的鲥鱼,太湖的白鱼,苕溪的鮆鱼。《太平欢乐图》指出:清初以来,市面上所卖的鱼大多是鲢鱼,据说鲢鱼的鱼种出自江西九江。这些鲢鱼的鱼苗买来时细如发丝,将它们养在池里,用草饲养,就会逐渐长大。这段文字说明揭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信息,那就是鱼苗的人工饲养及其商品化倾向。

除了日常饮食外,当时人对于野味也情有独钟。野味主要来自衢州、严州的山区。中国人素有“家花不如野花香”的心理,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人,仍然希望别出心裁。当时的野味除了山鸡、黄雀、麂子之类的,也有人喜欢吃果子狸。果子狸曾被认为是“非典”的元凶,但在传统时代,它却是餐桌上的重要野味,如徽菜中就有红烧果子狸,非常有名。

学林版《野味》

除了鱼肉类蛋白质外,水果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太平欢乐图》中有不少四时鲜果。如夏天的西瓜、杨梅、桑椹。有些水果还制成各种酱,并调制成夏令饮品。如夏天卖的酸梅汁,就是由梅酱调制而成。

此外,《太平欢乐图》中还有不少画幅,反映人们的

3、休闲娱乐

前面讲过,盛清时代,杭嘉湖一带是中国最为富庶的地区。当时的人们非常注重家居装饰,在住宅中,盆景的运用是普遍现象。如将万年青这样的瑞草,或兰花、灵芝、菊花、桂花、梅花等,栽在家中,或栽在小盆子里,然后被人买去,放置在几案间以供雅玩,营造出一种水边篱下的情调。

适应人们这种家居装饰及休闲娱乐的需要,当时人对花卉的栽培采用了类似于温室栽培的方式。杭州府的余杭县、富阳县都是产兰花地方,叶子很细,与建兰不相似。每年腊月时,就有人挑着这些兰花来卖,叫瓯兰花。它的栽培方法是将兰花中花蕊繁盛的,放到烟霞岭的水乐洞中,当时,虽然洞外是冰天冻地,非常寒冷,但洞内却是相当温暖如春,所以过不了几天,兰花都绽然盛开了。

学林版《种兰花》

这种将兰花置于山洞中的做法,与现代温室栽培的技术颇为类似。

除此之外,人们还饲养金鱼以及各种鸟类,并在春天时外出放风筝,这些,也成为普通民众休闲娱乐、颐养身心的一种方式。

4、节日民俗

节日是烘托民众生活气氛的重要机会,《太平欢乐图》中自然少不了有关岁时的画面。如祭灶、写春联、除夕烧瑞炭、元宵灯市、端午节习俗等。在岁时节日中,特别的饮食是节庆的重要内容。如祭灶时人们要吃麦芽糖,元宵时要吃元宵圆子,端午节时要吃粽子,八月中秋要吃月饼,重阳节时要吃栗糕,等等。

此外,《太平欢乐图》中还有不少反映

5.江南科举与文风(的画图)

杭嘉湖一带是中国文风最为兴盛的地区,《太平欢乐图》中也有不少反映科举考试及其士风民俗的图幅。如前面讲过的赶考市、三元场烛、插解元草、题名录等,都反映了科举制度下的民风士习。

与科举的兴盛相关,江浙一带读书、藏书之风相当浓厚,故而书商极为活跃,《太平欢乐图》中有湖州乌程、归安县的书商,不仅在各地开店,而且还背着书包到处卖书。其实,在清代,湖州的书船也相当有名。这些湖州书船,“南至钱塘(也就是杭州),东抵松江(今上海一带),北达京口(今镇江)”,奔走于士大夫之门,搜访奇书。江南的一些藏书家如鲍廷博(也就是将这个图册命名为《太平欢乐图》的那位徽商),就与这批书商过从甚密。

这批湖州书贾船只,不仅与江南各地的藏书家过从甚密,而且还将大批的图书销往日本和朝鲜。销往日本的图书是在嘉兴府平湖县的乍浦出口,运往日本的长崎。而销往朝鲜的图书,则是运过镇江,沿河抵达通州张家湾,进入北京琉璃厂书肆,再由朝鲜燕行使者购得,运往朝鲜。

此外,《太平欢乐图》中,还提及与科举有关的一些文化用品,如湖笔和徽墨。以徽墨为例,《太平欢乐图》中有“新安墨”一幅,画面中一位头戴暖帽面朝左看的清人,左手拎一包袱,右手捧着一盒徽墨。其中的说明写道:

……徽州之新安墨盛行于浙,凡携箧走书塾觅售者,新安墨也。

这是有关徽州墨商的一条极为生动的资料。

我们知道,徽墨是文房四宝之一,从明代开始,徽州墨业极为发达,当地有很多人都擅长于制墨,甚至有“家传户习”的说法。而到了清代,徽墨更是闻名遐迩。当时,墨商的出身地主要是徽州府的歙县、休宁、绩溪和婺源诸县。清代的贡墨由歙县包办,文人自制墨也大多由歙县墨家代造,当地的徽墨具有质地上好、隽雅大方和装潢精美的特点;休宁墨的特点是华丽精致,雅俗共赏,特别迎合附庸风雅的富商大贾之口味;而婺源墨则大部分比较粗糙,主要是面向普通民众。著名的古建筑学家陈从周先生有一篇回忆“旧式商贩”的短文这样写道:

少时曾见肩贩商,有安徽徽州属之笔墨商,浙江绍属之兰花商,青田之青田石(刻图章石)商,皆徒步千里,沿途成交者。徽之笔墨商,肩落货物,沿新安江入浙至浙江九县。又有经绩溪、宁国入长兴、吴兴至浙者。至一地暂住,藏笔墨于蓝布袋中,此袋前后置物搭于肩上,沿途叫卖,早年乡居于学塾门首,每从此购笔墨。货售毕再进当地之货物,步行返歙。(《梓室余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一九九九年五月版,页六O)

陈从周先生是杭州人,生于1918年。从《太平欢乐图》中可见,那位“携箧走书塾觅售”的墨商,左手拎的正是一个蓝布袋。由此可见,自十八世纪的乾隆时代一直到二十世纪的民国初年,在浙西一带走街串巷的徽州墨商可谓络绎不绝,“新安墨盛行于浙”,百余年间均未曾改观。陈先生在上文中提及的绍兴兰花商人,青田的青田石商人,在《太平欢乐图》中也有描述。

除了新安墨外,《太平欢乐图》中的不少图幅,对于江南民俗的考镜源流都颇有助益。如茶菊一幅,说人们采野菊焙干,用来泡茶,由此可见杭白菊的历史源远流长。又如,吹箫卖饧的饧箫,在《诗经》中就有记载,从先秦到当代,吹箫卖饧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读书风气的浓厚,也使得江浙一带近视的人数颇为可观。当时,各村镇有小商贩提筐售卖荷包眼镜:

今村镇间有提筐售卖荷包眼镜、并牦梳、牙刷、剔齿签之类,琐细俱备,号杂货篮。

走村串户的小贩手中提着小筐,里面放着荷包、眼镜、头梳、牙刷和牙签等。这种提在手上的杂货篮,说明从明代传入中国的眼镜已非常普及,成了一种地摊货,价格也相当便宜。

此外,《太平欢乐图》中还有不少反映

6、农民生活(的画卷)

《太平欢乐图》中,有不少反映农民生活的画面,从中可见农民的辛勤劳作。如图《卖蓑衣笠帽》,说农民在布谷鸟叫之后,便开始了田间的辛勤劳作。在田间耕作,需要肥料。《太平欢乐图》第7幅《肥田的菜饼和豆饼》,提及当时用作肥料的菜饼和豆饼,农民往往是从市场上买来。

学林版《卖蓑衣笠帽》

学林版《肥田用的菜饼豆饼》

我们知道,到了盛清时代,豆饼用作肥料开始普及,江南各地的农家将其作为肥料广泛加以利用。而作为商品肥料的豆饼的大量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应当反映了当时较高的农业商品化程度。

其实,在江南农业生产的诸多环节中,商品化的现象随处可见。在农耕中,秧苗是有人专门培育,然后卖给农民用于插秧。除了农作物外,家禽的饲养,同样也存在着商品化的现象。有专门的雏鸭、小鸡出卖。

学林版《杂货篮》

江南的家庭生产结构是男耕女织,除了农耕外,织布也是重要的生产活动。在养蚕、纺纱织布中,也同样存在着商品化的现象。

 

结语

综上所述,透过《太平欢乐图》,我们看到了乾隆时代杭嘉湖地区民众的日常生活画面。乾隆时代是中国的盛世,贫富分化亦极为悬殊,当时,东南各地的商人极为奢侈豪华,当时人认为,富商大贾的夸奢斗富固然是社会生活中的陋习,但也有利于财富的分散。对此,乾隆皇帝就曾指出:

富商大贾出有余以补不足,而技艺者流藉以谋食,所益良多。使禁其繁华歌舞,亦诚易事,而丰财者但知自啬,岂能强取之以赡贫民!

乾隆皇帝的说法是:有钱人拿出一点钱来消费,那么靠手艺过活的人就能够谋生。如果我下令禁止那些富人奢侈消费,当然很便当,但有钱人如果都很节俭,我们难道能将他们的财产强行拿过来,用来赡养穷人吗?

他的意思是说,社会的奢侈消费,是有利于养活更多的人,按照现代的话说,是消费创造了就业机会。所以,当时在扬州,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三月烟花古所云,

扬州自昔管弦纷。

还淳拟欲申明禁,

虑碍翻殃谋食群。

三月烟花下扬州,这历来被看作是奢侈的一件事。诗歌写道:扬州历来就是歌舞升平的一个地方,本来想明令禁止这种奢侈消费,以返朴归真,提倡淳朴的风俗,但又害怕下达了这样的命令,会影响到众多依靠服务业谋生的那些人。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金德舆将《太平欢乐图》献给了乾隆皇帝。他在《呈太平欢乐图原奏》中指出:

臣读《汉书食货志》曰:余三年之食曰登,再登曰平,三登曰太平。《韩诗外传》曰:世之治也,黎庶欢乐,盖世治则时和,时和则景福攸臻,嘉祥迭应,人无俭岁之虞,户有丰年之乐,是故观民之欢乐,足以知时之太平。观时之太平,足以知民之欢乐也。

金德舆说得非常辩证,说看到百姓的欢乐,就知道天下的太平,而看到天下的太平,又足以知道百姓的欢乐,他说自己看到乾隆时代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仓廪实而财用饶,士歌于塾,农忭于野,商贾欢讴于衢路,万汇繁滋,四民欢业,熙皞之象”,也就是社会欣欣向荣、非常兴盛的样子。这些,都是他亲眼看到的,所以他请人画了《太平欢乐图》进呈给皇帝。换言之,金氏为了表现百姓的安居乐业,所以找人画了《太平欢乐图》。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只有当社会达到一定富裕程度时,人们才会想到利用民俗的力量来规范社会。由此,《太平欢乐图》引经据典,证以盛清时代杭嘉湖各地的现状,生动地反映了人们的劳作和生活,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翔实的日常生活图景。

光绪本《太平欢乐图》中的最后一幅《除夕欢乐图》,说明文字这样写道:

……浙江岁除,家户买五色画纸粘于壁牖间,其画有《太平有象图》、《眉寿福禄图》及《和合如意》诸图,总名之曰《欢乐》。

光绪本《除夕欢乐图》

所谓《欢乐》,应当也叫《欢乐图》,这在江南一带颇为流行。关于这一点,稍后的《清嘉录》在十二月条下写道:

欢乐图:门厅之楣,或贴“欢乐图”。图皆买自杭郡,以五色为一堂,剪楮堆绢,为人物故事,皆取谶于欢乐,以迎祥祉。案:马如龙《杭州府志》谓之《合家欢乐图》。

《清嘉录》是反映苏州地区社会生活的一部民俗著作,他指出:除夕日,江浙一带的人家都要贴欢乐图,或叫合家欢乐图。

清乾隆时代,多次前往长崎经商的杭州徽商汪鹏,曾与日本文人平泽元恺有过一段对话:

余问:片纸印板彩画,俗呼名欢乐,是耶?

汪曰:彩绘板画章,民间岁除即别易新者,小儿女见之尽皆欢喜,故为之欢乐。

当时,可能有不少这样的印板彩画通过长崎贸易运往日本,为日人耳熟能详,故而平泽元恺向汪鹏提出这样的问题。对此,汪鹏作了较为细致的解答。及至晚清时期,江南一带的大家族,每年腊月下旬,都要粘贴《合家欢乐图》。

《合家欢乐图》

关于《合家欢乐图》,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就收藏有一幅晚近的中国年画,画面上的男女均盛装艳服,吹拉弹唱,上题“合家欢乐”四字,这或许就是昔日江南民众于除夕之夜张贴的《合家欢乐图》。由此看来,《太平欢乐图》就是在民间日常节庆中的《合家欢乐图》的启发下,将《欢乐图》从“合家”推广到“天下”,企图营造出一种举国同庆的气氛。

《太平欢乐图》之后,描述市井百态的图书尚有不少,这在海外的一些汉学机构(如美国的哈佛燕京图书馆、日本的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等)颇有保存。1999年1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已故的浙江大学著名学者黄时鉴教授,和美国人沙进共同编著的《十九世纪中国市井风情--三百六十行》,画册收录了美国碧波地·益石博物馆收藏的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外销画,描绘的是广州的市井生活。所谓外销画,也称中国贸易画或洋画,是由中国画师绘制而专供输出国外市场,通常是销往欧美。与后者相比,《太平欢乐图》中的一百幅图,反映的都是在统治者眼中从事正当职业的百姓之安居乐业。而在后者中出现的如演法(走江湖)、卖假药、卖私盐、打卦算命、睇风水、和尚募化、盲乞儿、凤阳乞丐等社会边缘人群,以及一些看上去上不得台面的职业,如换屎精、赌尿娘、卖老鼠药、设鬼(做法事)等,则绝不见于《太平欢乐图》,从这一点上看,难怪《太平欢乐图》会让虚荣的乾隆皇帝龙颜大悦。

《十九世纪中国市井风情--三百六十行》中的《卖野狸》

不过,尽管《太平欢乐图》不无粉饰太平的成分,但从中也可在很大程度上窥见十八世纪民间的日常生活图景。换句话说,《太平欢乐图》是我们研究乾隆盛世时期江南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史料。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嘉宾介绍

王振忠

复旦大学教授

1998年起担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明清以来中国史、社会史、徽学及域外文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