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外的沉浮人生(图)
2009年12月23日 09:22广州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样板戏·史记

首部解密中国八大“样板戏”的作品《样板戏·史记》出版

近日,一本由“样板戏”专职摄影师陈娟美作为特别顾问,收纳汇集了上千张样板戏经典图片,作家师永刚、张凡历时3年编写的首部解密中国八大“样板戏”的收藏之作——《样板戏·史记》隆重上市。作为一个时代的心灵历史,这部阅读收藏品一出版,即引发各界争议。

    80后也看“样板戏”

    记者获悉,《样板戏·史记》该书一上市,首版2万册,已全部销完。

    “样板戏”作为上世纪60年代中国人的公共回忆以及中国国剧史上的某种文化遗迹与经典,深刻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生活与文化。作者师永刚表示,样板戏是一代人的心灵历史,从样板戏这个小路口,可以找到历史的大入口。

    八个“样板戏”曾主导了上世纪60年代中国人的审美与价值观,作者表示,“‘样板戏’,成为一个时代以京剧为形态的重要的悲喜剧。不仅仅是国家的,它甚至是私立生活的一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一代人来说,‘样板戏’正在成为一段历史的背景。”

    曾以撰写《宋美龄画传》以及推出《雷锋》等书而知名的著名作家师永刚、张凡历时三年,撰写这部翔实的样板戏传记,首度披露了“样板戏”历史上一些事件的真实内幕,与当年参与“样板戏”的编创演人员的恩怨情史与结局。这本书宣称“仅供四十岁以上人士收藏阅读记忆”,但据最新的调查数据表明,原本非目标读者的80后成为这本书的购买主力。作者披露,他们专为80后作了一本叫做《样板戏》的新书,将由三联书店同步出版,那本书将以后现代的姿态来解读八大“样板戏”。

    在“不走样”的艺术桎梏下,“样板戏”主角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打了几块补丁,补丁补在什么地方,有多大面积,都必须完全一样,否则就是“破坏‘样板戏’”。

    陈娟美:拍“样板戏”剧照拍成神经衰弱

    师永刚表示,“上世纪60年代代表了当时革命美学的摄影,即使在今天来看,也仍然令人叹为观止。”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家庭的墙壁上除了一幅毛泽东的标准像外,就是“样板戏”的连环画与大幅剧照了。这些宣传画上的杨子荣、少剑波、李玉和、李铁梅、郭建光、阿庆嫂……成为上世纪60年代知名度最高的明星。陈娟美女士是那个年代专职为样板戏拍摄的摄影师。当时,新华社组成了一个由石少华负责,陈娟美、石少华、孟庆彪、张雅心为主的拍摄团队。

    陈娟美表示,“样板戏”的拍摄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重要课题。“‘样板戏’的剧照拍摄是跟着电影摄制组进行的。因为要留资料,做宣传品,又是政治任务,对灯光、色彩、造型、表情的要求极为严格。原则上是成熟一个发表一个,第一个就是《智取威虎山》。电影、摄影与剧组同时进棚,演出是专为拍摄而演的,指定的地方是八一厂、北影厂、新影的摄影棚。新华社由石少华亲自挂帅。”

    “当时用的机器很好,有135的莱卡、120的哈苏,还有上海出的‘东风’牌的,外面没有卖的,镜头很好,但机械部分粗糙,快门常常打不开,急死人了。一个电影拍下来至少半年,家也回不了,我的3个孩子也没人管,天天到凌晨两点,长期下来我得了神经衰弱症,总也睡不好。演员、摄影组完成一部可以轮休,而我们只有一个人跟着!拍完了还得送到国务院文化组审,批准后在全国发行。报纸、宣传画、画册、连环画等铺天盖地,但没有稿酬,也没有拍摄补贴等等。”

   “李铁梅”和“李玉和”的恩怨

    李铁梅原定由“梅派”传人、著名旦角杜近芳扮演。后因杜近芳年龄偏大,于是决定改由京剧四团的刘长瑜来扮演这一角色。1964年,刘长瑜参演京剧现代戏《红灯记》,饰李铁梅。1971年,这部戏被搬上银幕,风靡大江南北。李铁梅手举红灯的大幅宣传画,走进千家万户。其时的刘长瑜,其走红程度使今时明星们望尘莫及。

    《红灯记》中饰演李铁梅,是刘长瑜艺术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李铁梅让刘长瑜红遍中国,但背后的甘苦却一言难尽。因为有江青的插手,这部戏一波三折。因无意中得罪了江青,加之扮演李玉和的钱浩梁的告状,刘长瑜在“文革”中成为被批判的活教材。但“文革”后钱浩梁入狱7年,释放后二人再见面时,过去的冤仇早已烟消云散。此时的刘长瑜已想开了:“得饶人处且饶人,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1979年,刘长瑜参演的《红灯照》获文化部表演一等奖。之后又复排了《春草闯堂》,主演了新戏《玉树后庭花》。她还获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梅兰芳金奖等奖项。 

    对话师永刚

    用更开放的眼光看“样板戏”

    广州日报:怎么会想到编《样板戏·史记》的?

    师永刚:其实很简单,两年前的某天早晨,我在北京潘家园的旧书摊上看到一本很厚的旧书《智取威虎山》,封面上杨子荣打马上山的革命形象非常鲜明。我被杨子荣的眼神打动了,那是一种久违了的革命气质。于是我决定做一本与此有关的书。

    “样板戏”曾经影响了中国一代人的价值观和美学,是上世纪60年代革命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京剧史上的一个重要遗迹。不管它以前的政治属性有多大,但从文化艺术上来讲,它也有它的价值。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798艺术区你会发现,“样板戏”其实成了某种象征,很多现代、后现代艺术都是脱胎于“样板戏”的。所以我觉得,应该让现在的年轻读者了解“样板戏”的真实历史,为他们打通了解“样板戏”的通道。

    广州日报:巴金曾说过,“我怕噩梦,因此我也怕‘“样板戏”’。现在我才知道‘“样板戏”’在我的心上烙下的火印是抹不掉的。从烙印上产生了一个个噩梦。”与巴金一样,45岁以上的读者对“样板戏”有很复杂的感情,这也是这本书的争议所在。作为本书的编者,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去看这段历史,如何看待“样板戏”?

    师永刚: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样板戏”正在成为一段历史的背景。但是多年来,却一直没有人对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文艺事件进行关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从大历史观的角度来看,我们已经“进化”了四十年,我们完全可以用更为开放的眼光来看待“样板戏”。“样板戏”在普及京剧方面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吴波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