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农垦史:半世纪艰苦创业 5万多人长眠黑土地
2009年11月30日 15:26东方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1958年,十万转业官兵奔赴北疆荒原

1978年,李先念等到垦区视察

黑龙江农垦总局“北大荒展览馆”内的大型雕塑(局部)

上午8点,郑加真已身在案前

2006年3月,北京举行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耕地不断减少,农业综合能力不强,粮食安全存在隐患”,放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困难和问题的第一位。

4月,位于中国东北角的北大荒农场开始春播。这也许是全国范畴内春播时间最迟的地域。然而,在上世纪末,北大荒农垦系统粮食总产已经达到100亿斤,提供商品粮70亿斤,这个数字的具体解读是:在满足中国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粮食需求后还绰绰有余。

到2007年,北大荒农场将走过整整60年的长途。今天,我们关注这片漠漠黑土,不只因为我们处在一个特殊的时间点上;更是因为我们有责任真实地记录,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的卓越努力。

伟大和艰辛同在,辉煌和沉重共存,是军民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换来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周刊特派记者奔赴北大荒采访,为的是向历史敬礼,更是为了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把握今天,赢得未来。

1952年夏天,郑加真奉调回国,至某空军司令部通信处报到。1958年3月,上尉军官郑加真与各军兵种的复转军人,乘坐三天三夜的火车,来到东北黑龙江密山小城。自此,郑加真开始了将近50年的北大荒垦荒生涯。

郑加真和一部北大荒农垦史

郑加真非常诚挚地说道,一个人的现实路程会很奇怪,我这个上海人最终参予完成的一部史志,却是北大荒农垦史。

百年复旦学子归来

77岁的郑加真的卧室兼书房,很是狭小,书橱、写字台和一张单人床,其间没有一丝空隙。大卧室就在旁边,但为不打扰老爱人的休息,也是为了不受打扰,这间屋子成为了过日子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的郑加真的“一统小楼”。墙上挂着一幅字:移民书屋。

2005年10月以后,从上海回到哈尔滨的郑加真,这位老移民的床头多了一样装饰物,那是两张胸牌。胸牌上一行小字:复旦大学百年校庆;两个大字是:校友。郑加真告诉我,我是真校友,老爱人陪着我一起到上海参加校庆的,以便通行,所以复旦大学多给了一张,郑加真开玩笑说:“我是上世纪1949年被复旦大学录取的,我老爱人是2005年被录取的。”

郑加真生于温州,上世纪30年代初,父亲到上海谋生,在四川路的邮政总局上班。仅有5岁的郑加真跟着来到沪上。1949年,郑加真成为上海解放后复旦大学录取的第一批本科大学生。第二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1951年,郑加真应征入伍。年近半百的父亲来到复旦大学,找到中文系主任郭绍虞先生,父亲跟郭先生说,“我就这么一个独养儿子”。而郭先生能够说的,是“国家号召应当支持”。

当年1月,复旦、同济、交大等院校的2000多名上海大学生,脱下便服,穿上军装。经过短暂培训,郑加真于7月入朝,到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工作。1952年夏天,郑加真奉调回国,至某空军司令部通信处报到。1958年3月,上尉军官郑加真与各军兵种的复转军人,乘坐三天三夜的火车,来到东北黑龙江密山小城。自此,郑加真开始了将近50年的北大荒垦荒生涯。

十年浩劫期间,郑加真“官拜”农业生产连队副连长。浩劫结束,复旦“解放牌”大学生、部队复转军人、老资格移民的郑加真,任职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宣传部副部长、黑龙江农垦史办公室主任。如今,退休的郑加真,所有官衔都已卸下,只一个与写作有关的“衔”还扛着: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郑加真感慨,回到复旦,当年中文系的老先生都不在了,郭绍虞、冯雪峰、唐弢、刘大杰、靳以、方令孺、许杰等等,都不在了;1949年一个班级的老同学,见面的连我就三个人,另外两个是女同学,都是留在复旦当了老师的,“我上前招呼,她们立即认出了是我”。

郑加真非常诚挚地说道,我5岁来上海,到20岁参军入朝,我最富有书生意气的青春年代,是在上海度过的,我是上海人,我对上海有深厚的感情。“只是,一个人的现实路程会很奇怪,我这个上海人最终参与完成的一部史志,却是北大荒农垦史。”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北大荒   农垦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陆幸生 郑加真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