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977:李克强、薄熙来等13届学生的命运转折
2009年10月22日 14:17中国青年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13届学生考场

1977年12月10日,尘封10年的中国高考考场,大门重启。570万考生一涌而入。

第一场考试,半小时之内,很多考场都有人废然退场。坚持到底的人中,27.3万人后来走进了中国高等学府,成为“文革”后第一批通过高考被录取的大学生。

一般认为,1977年的高考,是从积聚了十多年的优秀人才中选萃。厦门大学的高考研究者刘海峰纠正这个概念说,那是13届考生的同场竞技。

是年,政策允许部分优秀的1978届学生提前参考。考场里坐着的,其实是从 1966届到1978届,共13届学生。

他们中,有夫妇、有父子、有师生,不少是一家几兄弟数姐妹同场考试。武汉大学教授於可训所在水果湖中学考场,26人全是“老三届”高中生。因为是“老童生”,监考老师额外准许吸烟。

从1966年开始的漫长的十余年停考,让高考这个概念,对当时的人们来说,已经相当陌生。

刘海峰的同事,厦门大学谢作栩老师,当年正在福建宁化县安远乡插队。一个老乡的孩子报名高考,贴着照片、盖着革委会大红印章的准考证发到家里,全家以为这就是放榜,杀了家里唯一的一头猪,大放鞭炮。杀猪,在知青一年只能领二两猪肉的年月,真是大事儿。

谢作栩老师在回忆中感慨,人们已经习惯了工农兵盖章就能上大学,“忘了高考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了”。而1977年,谢,以及和他同时深陷在“黑暗的中世纪”的一代人,看到了天边第一缕晨光。

这一年的高考,在很多77级大学生的眼里,都是“一场混战”。没有准备,没有教材,没有参考资料,没有考生学历限制,没有上下届录取率的比较,有的只是被“恢复高考”这个消息瞬间擦亮的希望和热情。

进入考场之前,很多人对复习备考,都感到老虎啃天无从下嘴。所有跟中学知识有关的书籍,被抢购一空,多少年前用废的作业本成了复习宝典。学习的风气如燎原的星火滚过中国大地,刘海峰用“狼看见食物”形容当时的人们见到书时的样子,新华书店成为最热门、最拥挤的去处。

进入考场之后,据河北内丘县1977年考生赵新芳回忆,60多人的考场,像平时上课学习一样,俩人一桌,根本不像现今又是单人单桌、又是桌斗朝外那样戒备森严。一般人也没有作弊的意识,就是想作弊都不成,看书——没有,看别人——都不会,甚至连监考老师都不会。

而走出考场之后,每个人骨子里的乐观主义或悲观主义倾向都充分地展现出来。现在厦门大学任教的另一位77级考生一言以蔽之:谁都以为自己考得上,谁都以为自己考不上。志愿填报,也因为对考试成绩的无法估量而乱作一团。

乐观主义考生赵新芳,填报了“北大新闻系”,以平均分高出当年度初选线1分的成绩被录在河北师范大学邢台师资专科班。现任北大教育学院教授、当年的八级钳工考生陈向明,三个志愿全报的湖南师大。陈回首往事,笑言:哪儿有这么报志愿的!真是不会啊。

谢作栩老师目睹的最极端的悲剧,则是在武夷山脉中当小学老师的知青,考完后自己觉得损失了一道20分的大题,在等待命运判决的辗转和绝望中自杀,而录取通知书不久即到。

这场仓促、混乱而又激情饱满的考试,成为此后30年中国巨变的起点。

在这个13届学生的考场上胜出的,还有这样一些名字: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

一代国人的个体命运由此峰回路转。在这些个体命运的转折背后,是一个国家从谷底的返身掉头和艰难攀升。

中山大学77级学生、北大教授陈平原就此评论:在如此低的层面起步,我们与国家一起成长。

自77级始,在77级身后,30年来,高考为国家选材3600万人。

学生   考生   高考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周珣 原春琳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