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
能够近距离与梁晓声先生交流,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26日,记者专访了这位从黑龙江走出去的著名作家。作为从黑龙江走出的作家,梁晓声以知青文学而蜚声文坛,目前他在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担任教授一职。不过他最近一次回黑龙江是在2001年,“看到家乡变化很大,我很高兴。”
1“知青文学”是面多棱镜
从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长篇小说《雪城》、《一个红卫兵的自白》、《浮城》等,梁晓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人熟知,他是“知青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知青小说中充满了理想和对当时上山下乡的理性思索。这种思考,使得在他后来出版的众多小说、散文中,出现了很多对社会现象的追问。梁晓声从“知青文学”作家变成以“平民代言人”的身份活跃在文坛上,描写挣扎在社会底层百姓的喜怒哀乐。1997年,梁晓声出版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更将他人生的深度思索诉诸文字。
说起“知青文学”,梁晓声说:“不同的读者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文学作品,在此情况下,‘知青文学’像是一面多棱镜,人们可以看到其中包含的文化内容。在此情况下,人们读了‘知青文学’作品,有可能了解当年的几十万人的生活,他们的青春与土地、劳动、农民的关系。任何一种类型的文学作品都不可能全面包括生活,也不能涵盖知青文学的全貌。”
2 影视文学有些傻
从复旦大学毕业后,梁晓声被分配到北影厂担任编剧工作。谈及现今的影视作品,“资深”编剧梁晓声说:“我们现在创作的影视作品有些冒傻气。反映1949年以前的影视作品很多,1949年以后的好作品凤毛麟角。好的影视作品,应当既反映现实又充满希望,而不只是看故事、看情节,这样的话,会把观众看傻了。”
他解释说,影视作品不只是反映“斗”的历史,影视审美有自然美、民俗美、人性美。看一部影视作品,感到愉快不一定要哈哈大笑,有可能心中一动,眼眶一湿,唤起某种情愫。不写“斗”,不写家族仇恨就没有矛盾,作品中除了武打片之外也应该有文艺片,有像外国的《中央车站》、《小鞋子》、《入殓师》这样的影视作品。即使是好莱坞这样商业化的氛围里,评价高的作品也有很多是展示美好人性的。我们真的应当有人来策划这样题材,多上演像贾樟柯导演的这类作品。
3 文学家要担当重任
作为至今仍用笔写作的作家,梁晓声说他的博客都是编辑们替他把字敲进去的。他惊喜地向记者谈起自己在中国矿业大学教大课时认识的一位学生徐育伟,这位在北京郊区当村官的学生,在梁晓声的博客里发表了他写的小说《民也生耶》。梁晓声说:“中国有三分之二的农业人口,反映农民的作品越来越少,其实他们离我们不远。文学越来越接近市场的今天,一位‘80后’的青年一直关注农民的生存状况,这非常少见。他写得很好、很文学,但是很难在文学刊物上发表出来。五六年前,我向大学生们提出:一要生存,二要发展,我不能说当初的文学理念是错的,但在文学和市场结合如此紧密的今天,不能再让文学低俗下去了,文学是要有担当的,老一代作家应当自觉担起重任。”
自称是小人物代言人的梁晓声现在更多的作品是散文、杂文,梁晓声近期将出版一本自选集,像反映一位从政的农村老妪对自己从政名声非常在意的小说《清名》将被选录在内。说起这部小说,梁晓声说:“我为什么要写她?老妪看不到,农民们也看不到,事实上看小说的一般是知识青年和文化人。我在大学上课,就这个问题进行过探讨,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写给谁看的?市井百姓是不看的,安徒生是给那些在圣诞夜里守着壁炉、由母亲或者家庭教师念给他们听的孩子们写的。当这些孩子们长大了,可以为社会做事时,在他们头脑中有印象的小说会起作用,让他们关心身处底层的贫民,关怀那些‘卖火柴的小女孩’。”
4 作家要有悲悯人物的情怀
“我们这个国家在改革开放30年之后,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和物质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但我们也面临很多问题。从人们心理层面来看,其实是浮躁的,但国家要继续发展,所以我会理性地思考自己的写作。如果我看到了阴暗就写光明,看到腐败就写廉政,看到浮躁就写理性,那会不会导致文化和文学本身的虚假?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考虑的事情。我是一个文化悲悯者,我认为作家要有悲悯人物的情怀。”梁晓声说。
梁晓声说:“各个国家的文字教学,都是培养学生应用文字的能力,而没有什么比语文更适合对孩子们的人性进行培育了,语文课、文史课,优美的文章对孩子的教化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背景材料
梁晓声:知青小说代表作家。原籍山东荣城县。1949年出生于哈市一建筑工人家庭,1966年初中毕业于哈市第二十九中。1968年插队北大荒,先后当过农工、小学教师。1974年被团木材加工厂推荐到复旦大学读书。1977年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辑,1979年九月于《新港》杂志发表第一篇小说。1988年调至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工作。
梁晓声作品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知青小说”,表现一代知识青年在那场荒谬的历史运动中所显示出的理想追求和人格精神;另一类作品则相对平实,作品取材于城镇、农村、学院、家庭等领域的生活,体现出鲜明的纪实风格。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吕瑛
编辑:
刘延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