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陕北的北京知青姜作涛:曾和王岐山一起插队
2009年10月23日 13:00瞭望东方周刊 】 【打印共有评论0

回到北京,我们还是外地人

假离婚未遂后,于广云再也没有提过回北京的事。他觉得,北京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北京是汽车,我们是架子车,架子车跟着汽车跑,非得散架了不可。”

几乎所有的留守知青都有同样的感受。

来自北京市朝阳区农光里的陈志曾回北京工作过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回到黄陵县。北京的变化让陈志有些不太适应,“以前离家时,住的都是四合院,一出门,大婶大妈地叫,现在都住高楼大厦了,家家装了防盗门,邻居之间竟然都不认识。”

让陈志更感难堪的是,回到北京,总感觉自己是外地人,瘦小的他经常被别人怀疑是小偷。

去年,因公路扩建,陈志住的房屋被拆迁,黄陵县政府为其安排了两口旧窑洞。经过当过瓦工的陈志一番拾掇,窑洞焕然一新。陈志家的茶几上,摆满了各种品牌的香烟,打开一看,里面竟全是他自己卷的旱烟。

喝到微醉的时候,陈志显得有些悲伤,“其实我们这些留守的知青,谁不想回去呀?叶落归根,但我们是没有能力回去呀!”

这句话让其他在座的知青唏嘘不已,顿时有人泪流满面。

钟振远想回北京的目的是“想住得离火葬场近一些”,但北京的房子太贵买不起。钟振远打算在通县一带租个房,他有一个兄弟在开通往郊县的公交车,可以给他搞一个乘车证。

不过,对于租房的想法,钟振远心里也没底,“我两手准备,在这里自己盖了两间平房,在北京住不了的话再回来。”

陈志认为,除了经济方面的原因外,他们这一批人和北京的家人感情已经非常疏远,父母都不在世了,其他亲属对他们回京并不欢迎。

2000年暑假,在延安市南泥湾插队的姜作涛对老婆常玉莲说,你嫁给了一个北京人,一辈子还没去过北京,和孩子们一块回次北京吧。没想到,他们刚进北京家门,弟媳张口就问,你们回来是什么目的。

常玉莲认为,弟媳是害怕他们回去分家产,“他们看不起我们陕北人,我拉起老姜说,走,咱们回延安,去吃咱们的玉米面窝窝。”常玉莲说。

对此,姜作涛并没有过多的埋怨:“他们也是普通的老百姓。”

“父母不在了,就没有根了。”陈志认为,“所以,我们这一批人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北京去工作重新扎根。等我们走不动的时候,可以到孩子家里养老。”

陈志28岁的大儿子大学毕业后留京工作,已升任一家电脑公司的副经理,并且有了北京市户口。这一点让陈志感到十分欣慰,因为他的孙子一出生,就会是北京人。

历史没有结束

于淑敏把自己再次返回延安的经历称为“二次插队”。

1978年,在延安插队的于淑敏回到北京工作,1996年退休。2002年10月,于淑敏只身来到延安,在延安街头开了一家“北京娃饺子馆”。对于重回延安的原因,于淑敏认为是“被情感所牵引”。

于淑敏经常去她插队的地方,每次去都要给当年插队时的邻居留点钱。当年,这位邻居曾在她最困难的时候送过她一个用糠做的馍馍。

于淑敏觉得,在延安,她并没有异乡的感觉。

1999年,于淑敏曾在北京组织了一次北京知青赴延安30年联谊会,“为了纪念那一段难忘的历史。”

同样为了“历史”而留下来的还有在黄陵县插队的李振远。“文革”前,李振远的父亲是一位正部级干部。因为这个背景,李振远被分配到了黄陵县最为贫困的一个村子。

不过李振远认为,他并没有吃多少苦。因为他会摄影,而且来下乡时就带着一部蔡司120相机,当地的领导很器重他。

李振远如今在黄陵县外办工作,主要负责一些重要领导到黄帝陵参观时的拍照工作。他觉得,好多人都看不上他的照片,是因为他的照片太大气,“他们欣赏不了。”

李振远称,他随时都可以回北京。之所以不想回去,是他觉得,作为一个人来说,要有把一项事情做到底的决心。

李振远的决心,是做一个历史的记录者。

龚凤海和于广云在一起就抬杠。龚凤海觉得,他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还没有结束。于广云则说,早就结束了。他们经常为此争论不休,争论不休的时候两人就喝酒。喝多了,他们就一起唱那首让人斗志昂扬的歌,歌的名字叫《延安窑洞住上北京娃》:山丹丹开花赛朝霞/延安窑洞住上了北京娃/漫天的朝霞山坡上落/北京青年在延河畔上安下家/毛主席身边长成人/出发在天安门红旗下/接过革命的接力棒/红色土地上把根扎……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孙春龙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