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活跃的各界明星 很多是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的考生 当年的江苏省作协副主席黄蓓佳———
今天,北京高考提前批次的录取结束,明天一本的录取将在在炎炎夏日里正式开始。而30年前恢复高考第一年,录取时正值寒冬。1977年报考人数最终达到570万人,录取人数是27.297万人,考试录取比例只有29∶1。今年全国大约有1100万人参加高等学校招生报名考试,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安排数量是567万,录取率超过50%。
今天,我们向读者奉上1977年入学北大、复旦、中央音乐学院、华中师大的明星校友故事,回首当年高考录取时的情景。
■ 讲述人物
黄蓓佳,1977年考入北大中文系,现为江苏省作协副主席。
紧张
小学教室里初试 为地主成分捏汗
1977年秋天,22岁的黄蓓佳正在长江地区 “江心岛” 长青沙农场插队,那里养有许多种猪,芦苇成片。
有一天,黄蓓佳在干农活,农场的人给她捎来一封信,是在扬州当中学老师的父亲写来的。父亲在信中告知了一个当时还不确切的消息:高考即将恢复,父亲要她准备一下。
不久,恢复高考的消息就被证实了。农场很多知青都报了名要参加考试,而正式考试前要经过两道门槛:初试和公社的政治审查。
考试时,因为桌子是小学生用的,非常矮,考生都是成年人,都艰难地趴着身体答卷。
黄蓓佳顺利地通过了语文和数学两门初试,并填报了志愿。因为当时北大在江苏并没有招文学专业的指标,她就选择了较为冷门的专业——图书馆学专业。
另外一道让黄蓓佳担心的关口是政审,因为她的家庭成分是“地主”。对此,生产队召开了全体社员大会,对她能否参加高考进行了评议。半个小时后,生产队队长走出来对门外的黄蓓佳说:“你去考吧!”当时,她激动得直流泪。
放松
考前查身份 看了一场外国电影
正式考试前,黄蓓佳从农场回到如皋县城老家,她的父母亲并不在这个县城工作,只有她80多岁的外婆住在老家。考试前几天,她很放松。高考前一天,她还跑到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
“当时正好经过电影院,自己也喜欢看电影,感觉机会难得,就买票去看了。”片名她还记得,叫《斯特凡大公》,是一部罗马尼亚古装片。“在那个时候,经常能看到罗马尼亚、朝鲜和南斯拉夫的片子。当时根本没想过考前去看电影会不会影响第二天的考试,这和现在学生高考的情况很不同。”
在北大档案馆里,依然可以查到1977年的招生情况以及这些学生的档案。记者在北大当年教务处的一份资料看到,一份用毛笔和铅笔填写的表格依然清晰地记载着当年招生专业的名称和在各省市招生的人数。
北大1977年招生情况
全国计划招生 1127人
全国实际招生 1160人
北京计划招生 466人
北京实际招生503人
北大2007年招生情况
全国计划招生2650人
北京计划招生302人
北京大学1977级校友录
国家商务部部长 薄熙来 考入历史系世界史专业
陕西省委书记 赵乐际 考入哲学系
新华社副社长 何平 考入中文系新闻专业
中国作协副主席 陈建功 考入中文系文学专业
Microsoft中国公司副总经理 刘凤鸣 考入法律系
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刘义 考入生物学系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 易纲 考入经济系
华东师大哲学系教授 陈嘉映 考入西语系德语专业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 葛兆光 考入古文献专业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林 梅村 考入考古专业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廖洪武
编辑:
刘延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