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8年10月31日,是我下乡四十周年的日子。
从四十年前的这一天起,我被称为“知青”。
退休后,闲暇无事刚开博,记忆点“知青”年代的经历和感受,已经陆续发在日志中。为纪念40年前的这一天,将其编辑到一起再发一次。
是我的经历和感受,不是故事。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上个世纪1967至1972年前后的时代潮流,不可选择的历史趋势。
不管别人怎么评说和诠释这一段不算太长的上山下乡历史,我只想记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一、历史的选择
课本里早就有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说法和邢燕子们的事迹介绍,我对“上山下乡”这个词并不陌生。也不知从哪里得到的感觉: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中专的一部分人要上山下乡。对后来的高中生、部分中专生也要“上山下乡”的发展事态,着实有些意外!
1967年10月,学生中的先进、骨干分子(党、团员加造反派头头),红五类家庭出身的、家长无问题的同学们首先受到选拔,光荣的去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未被选上者,痛哭流涕、暗自庆幸、默不做声的均有之。
1968年春天开始,上山下乡的频次逐步加快,走的人数一批比一批多。上山下乡的地方也不仅仅是生产建设兵团,各类国营农场、劳改农场、林场、牧场等等,都成了“知青”的接收单位。
可去的地方多了,报名的人却少了。是呀,能走的,要走的差不多都走了。剩下的是不让走的和不想走的。
上山下乡初期,当时被列为“可以教育好子女”范畴的学生是不能上山下乡的,因由政治上不合格,属于不让走的一类人,特别是不能去生产建设兵团。不想走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因由需要说明,死活不想离开城市的人就是不想走的一类。我的高中同学中,最终仍有多过三分之一的人没有走上山下乡这条路,他们中多数家境都比较好。
从1968年8、9月份开始,街道居民委和学校开始联合动员应该上山下乡而不去报名的人。一群小红卫兵站在你家门前读毛主席语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大有作为!要斗私批修”等等。与此同时,上山下乡的政治要求逐步放宽,大多数具有“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身份的人,也可以上山下乡到边境管制区以外的地方。
我要尽快下乡去农场的决定是和我有着同样处境的几位同学一起做出的,事先并未征得家长的同意。事实上,那时候的一些家长,已经无力顾及子女的前程如何?要去农场的事,妈妈知道了以后,一个劲的叨咕:又得去种地,又得去种地!爸爸的态度倒是很平淡,去就去吧!他们都流露出不同方式的无可奈何。
我只想带走一张吃饭的嘴,减轻一点家里的负担,能自己养活自己。
我选择了离家最近的一个劳改农场,想爸爸妈妈的时候回家容易一点。和我同一批次下乡的高中同学,几乎是同一选择。
二、农场第一天
1968年10月初,我获得了上山下乡的资格;1968年10月31日的晚上,我和我的同学们已经睡在×××农场三分场一铺可以容纳30多人的大炕上。
30多人的大炕着实让人难以入睡,开始时大家都不想睡,后来是睡不着。不知过了多久,刚刚眯上眼睛,起床的哨声就响了。
1968年11月1日早饭后,分场召开欢迎大会,革命委员会主任训话(大会主持人就是这么说的,劳改农场的固有习惯吧):“革命红卫兵小将们,我代表全体革命干部和革命职工欢迎你们来我分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坚决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最高指示办事,……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决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当然还有要“积极抓革命促生产,遵守三大纪律八项要注意,要斗私批修”等等。我记忆最深刻一句话,是那位革命委员会主任特有的,大概是他的家乡方言吧:指示我们“尿尿和泥,好好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我们这一批知青113人,来自同一城市,不同的中学。66、67、68届高中学生都是我的同校校友,那时候,我们的那个城市只有一所高中。我们也是这个分场接收的第一批下乡知青。这113余人中,我的同学们虽不占多数,年龄却是最大的。
欢迎会后,听说有几个同学请假回家未获准。
刚来就要回家着实不像样子,哪有这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虽然我心里也很想回家,道理还是这个道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李青屿
编辑:
刘延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