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带来一个新西部——西部大开发战略成就与展望
2009年05月07日 23:39新华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国务院西部办: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进入新阶段大开发促进大发展——西部大开发新成就巡礼

新华网北京10月13日电题:改革开放带来一个新西部——西部大开发战略成就与展望

记者朱立毅、刘铮

实施8年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广大的西部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11.6%,超过全国同期经济增长水平。

然而上世纪末,在这片国土面积占全国71.4%,人口占28.6%的区域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当时尚未实现温饱的3000多万贫困人口大部分也分布于这一地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这里。

实施西部大开发,使西部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重大战略举措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各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异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党中央对此十分重视。

1988年,在改革开放走过十年历程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

到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基本实现了“第一个大局”,然而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差距逐步拉大。当时,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和山东五省市,人口与西部地区大体相当,GDP却已是西部的2.5倍以上。因此,要实现到21世纪中叶,全国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必须要加快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与此同时,实施西部大开发也是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改善全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急切要求,是保持全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的迫切要求。

通过上世纪50年代国家有计划地在西部布局和建设的一批能源和工业项目,60年代和70年代开展的“大三线”建设等,西部地区已经奠定了一定的发展基础。而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国家也已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能集中财力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2000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提出明确要求,西部大开发拉开帷幕。此后,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这在全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中占有十分突出的重要位置。

西部大开发取得明显成效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通过规划指导、政策扶持、项目安排等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2000年-2007年,中央对西部地区的各类财政转移支付累计近15000亿元,国债、预算内建设资金和部门建设资金累计安排西部地区7300多亿元。

这些资金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6655亿元增加到47455亿元,年均增长达到11.6%。

2000年-2007年,国家累计安排新开工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92项,总投资超过1.3万亿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相继建成并开始发挥效益。国家还实施了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沼气到户等一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2000年以来,国家在西部相继启动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实施西部大开发,调整产业结构是关键。目前,这一地区已初步形成能源、有色金属等生产基地。商品粮、优质棉、糖料、烟草、名酒、瓜果、畜牧产品等产品的生产加工正在全国进一步发挥独特优势。此外,高新技术和旅游文化产业也已渐成规模。

这期间,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到2007年底,西部地区410个攻坚县中,已经有368个实现了“两基”目标。国家还实施了“西新工程”、农村电影流动放映等文化工程,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

实施西部大开发始终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原则,一批省会及中心城市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资源富集地区集约发展迈出新的步伐,一批重点边境口岸城镇正在成为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朱立毅、刘铮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