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林则徐的“高大全”:仅是旧时代最好的产品
2009年11月16日 14:07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关于林则徐,我们长期将其作为一个“高大全” 的历史英雄来看待,他已经被神化了,他被认为是不可战胜的。以致不少人至今仍然认为如果鸦片战争中道光皇帝信任林则徐,中国不会输,或者输的不会这么惨。而为了更好的审视那段历史,林则徐的神话应该被打破了。

英军北上并非惧怕林则徐的武力

人教版的历史教材上写道“1840年6月,英军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由此爆发。广东防御严密,英军无隙可乘,就沿海北犯,进攻厦门。”这描述使不少学生相信林则徐一定能打败英军,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是因为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打压广大爱国群众和官员。其实把英军北上的原因归于林则徐防御严密,无隙可乘只是一厢情愿。

英军北上的实际原因是英军执行了外相巴麦尊的训令而已。1840年2月20日,巴麦尊致海军部的公函中称,在广东“不必进行任何陆上的军事行动”,“有效的打击应当打到接近首都的地方去”。同日。巴麦尊给懿律和义律的训令中,提到了他和海军大臣各颁给伯麦的训令,其中规定作战方案为“在珠江建立封锁”,“占领舟山群岛,并封锁该岛对面的海口,以及扬子江口和黄河口”。

事实上,英国侵略军的侵华作战行动,正是按着上述训令进行的 6月下旬,英国兵船封锁珠江口。7月初,以小部兵力进犯厦门,切断厦门与台湾交通;主力进攻并占领浙江定海。接着以一部分兵力驻守定海,其余继续北上。8月初到达天津的自河口,向清政府提交《巴麦尊子爵致中国皇帝钦命宰相书》。而“广东防御严密,英军无隙可乘,就沿海北犯,进攻厦门”这一说法缺乏充分的史料证据

林则徐对战争估计严重不足

林则徐被誉为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至少拥有四名翻译,终日为他翻译英文书报,他本人也将这些情报采撷成册,以供参考。可是他对战争的规模严重估计不足。1839年9月1日,林则徐在给道光的夹片中写道:“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至多不过是“私约夷阜一二兵船”,“未奉国主调遣,擅自粤洋游奕,虚张声势。”

而1839年10月至11月间,英国政府已经做出了侵华的决定。英国的舰队和团队从英国本土,南非,和印度不断地驶往中国。我们不能期望林则徐在英国决定侵华之前,林则徐就能预见到战争的到来。但是1840年6月中旬,英军抵达广东沿海的战舰已达四艘,而林则徐在奏折上却说:“伏查英夷近日来船,所配兵械较多,实仍载运鸦片”,把即将到来的鸦片战争,当作一次大规模的鸦片走私。这不能不说是林则徐犯的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

林则徐的书生议兵

1839 年9 月, 他给皇上的奏折中, 居然说:“夷兵除枪炮之外, 击刺步伐俱非所娴, 而腿足裹缠, 结束严密, 屈伸皆所不便, 若至岸上更无能为, 是其强非不可制也。”次年8 月, 定海失陷, 林则徐还这样激励军民杀敌, 说英国人的膝盖是不能弯的, 所以“一仆不能复起”。由此可见林则徐对英军的陆军作战能力严重低估。因此林则徐主持修建的官涌两座炮台根本就没有防御敌方从炮台侧后方发起地面攻击的设施。

结果, 战事一开, 这两座炮台在英军战舰和登陆部队的双重攻击下, 很快陷落。更荒谬的是,林则徐还认为茶叶和大黄“实为外夷所必需”, “外国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林则徐对于英军的坚船利炮的认识也严重不足,他称:“盖夷船所恃,专在外洋空旷之外,其船尚可转掉自如。若使竟进口内,直是鱼游釜底,立可就擒。”林则徐的对付英军舰队的战术中竟有“在接敌过程中,如炮力所及,即先开炮,至鸟枪可及,兼用鸟枪,再近可抛火罐,施喷筒。火罐应在船桅上抛出,喷筒应在船首施放。”而实际上英国舰队的舰体十分坚固,不少船舰外包有金属材料。

鸦片战争中,清军的火炮对英舰都难有大效。而鸟枪,火罐,喷筒又有多大用处。最匪夷所思的是林则徐设想“交战时,水手半身在水,划桨而行以近敌。接近后用大铁钉将小艇钉在敌舰舰体上,然后放火燃烧。”

林则徐没有改革中国

大家普遍认为林则徐具有改革中国现状的进步思想,不过林则徐复出之后,并没有改革中国的行动。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上写道“他后来又做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他总不肯公开提倡改革。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他让国家继续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

林文忠无疑的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他尚以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这其中有道德上的指控,不过可以看出一个事实:林则徐作为一名一品大员,已有充分的权力和能力,但他对于改革没有实际行动,连公开宣传都没有。当两广总督徐广缙,写信问林则徐驭夷之法,林则徐回答说:“民心可用”。这无疑是高调和空谈,丝毫没有谈到改革。而林则徐病危中口授,其子林聪彝笔录的遗折,仍是臣子对君主的一片忠诚,看不出我们希望的新气象。

林则徐无疑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而且他的思想和能力在当时的社会可以说是一流的。但是林则徐并没有达到历史对他提出的要求。林则徐没有打破士大夫的天朝迷梦,而是使他们相信民心可用,只要官员都像林则徐一样,中国是不会输的。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樊南五柳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