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占山孤军苦守黑龙江
2008年09月17日 19:08凤凰历史综合 】 【打印

东北抗日第一枪:江桥抗战

今天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境内的嫩江桥,本是一座很普通的江桥,昂铁路线上的一座铁路大桥。然而,1931年11月4日,这里打响了抗战的第一枪。

当时,日军数量众多。在战区,日军先后集结多门师团等3万余人,另外有伪军3个团。还有相当数量的轰炸机和各种山炮、野炮、重炮等先进武器以及充足的作战物资。而马占山所率领的黑龙江守军兵力只有徐宝珍卫队团等1.3万余人,兵器上更是无法可比。日军的火炮射程在30里,黑龙江守军的射程最远超不过15里。同时黑龙江守军子弹匮乏,枪械不良。

11月4日凌晨,日军出动7架飞机掩护,4000士兵在4列铁甲车和数十门山炮掩护下,向江桥发起猛烈攻击。马占山立即命令守军奋起还击,声震中外的嫩江河畔的血战全面爆发。直到中午,日军伤亡很大,纷纷溃退回南岸。

下午3时,敌人集中兵力,密集进攻。我军严守军令,等候敌军到百米处,齐起猛攻。趁混乱之际,我军全线冲入敌军展开白刃战。敌人飞机、大炮均无技所施,敌向江桥溃败。遭到在江岸芦苇内埋伏的我军堵截,敌人有的陷入泥沼、有的跳入江中。敌人增派的援兵也在桥上被我骑兵冲断,一股回撤,一股被迫逃到我左翼阵地,被我军歼灭,遗留400多具尸体。

5日,日军增加兵力。守军前线吃紧,在关键时刻,马占山带领10多名卫士,乘坐汽车赶赴前线督战。在途中,炸弹不断在身边爆炸,马占山所乘坐的汽车的车篷被炸弹炸穿了很多小洞。

6日,日军新增兵力,倾巢来犯。从11月16日到11月18日,黑龙江守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守三天后,马占山部终因众寡悬殊,力尽援绝,不得不撤出最后阵地三间房。19日,在杨家屯全歼追敌多门联队400余人,马占山率部有计划地退守克山、拜泉、海伦。

中国军队在江桥抗战中虽然最终失败了,但英勇的黑龙江守军面对几倍于己的敌人,毙伤日伪军6000多人,自己伤亡2000多人。这就是打响中国东北抗日第一枪的江桥战役。(注:马占山等部继续坚守哈尔滨等地,直到2月5日哈尔滨才陷落。)

民族的骄傲江桥抗战

江桥抗击日军的消息在全国传开以后,国内外爱国人士和全国各地学生纷纷通电、汇款支持马占山。教育家陶行知在《敬赠马占山主席》一诗中,盛赞马占山“神武将军天上来,浩然正气系兴衰,手抛日球归常轨,十二金牌召不回”。一时间,江桥战役和马占山的名字在全国叫响。社会各界通过不同方式向黑龙江抗日前线将士发出慰问电。一时间,马占山成了名人。当时,上海有一家福昌烟草公司还专门生产出了“马占山将军牌”香烟,并在报纸上刊登广告说“愿人人都学马将军”。马占山将军牌香烟上市之后,上海人争先先购买,一时间,出现了马占山将军牌香烟供不应求的局面,一些不吸烟的人也买回几包留作纪念。

1931年11月17日的《滨江时报》曾经发表评论说,黑龙江中国的军人在日军的横暴下孤军奋战。嫩江河畔赤血,是中国血性男儿的瑰宝,黑龙江的中国军队,是真正的卫国勇士。文章说我们对于中国军人不能不怀疑,究竟有多少可杀敌,我们在极度失望下,我们在失守东三省后的50天,才发现黑龙江的马占山是足以当中国军人四个字而无愧。

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东北抗日第一枪,它也是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典范。东北爱国军警纷纷建立抗日武装,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义勇军总数达30余万人。江桥抗战点燃了抗日的烽火。

而今,时间走过了74年,见证岁月的嫩江江水依旧平静流淌,印证历史的嫩江江桥依然静静伫立,但马占山和他领导的江桥抗战、黑龙江人打响的东北抗日第一枪,会永远地刻在中国人民的记忆中,骄傲地驻留在中国抗日斗争的史册上。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