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研究在韩国:在韩国最黑暗的时代引发共鸣
2009年11月13日 14:39湖北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韩国鲁迅研究的特征

“ 韩国知识界呢,也很早就接受鲁迅,从鲁迅的文学与思想里发现觉醒封建意识的资源、反封建斗争的精神武器,进而发现和帝国主义压迫者或者法西斯斗争的锐利的思想武器。”朴宰雨教授是在韩国对鲁迅研究贡献最大的学者之一,他在《韩国鲁迅研究论文集》的序文中也写了这样的话。这是韩国鲁迅研究一大特征的反映。

韩国在1910年韩日合邦以后,约有35年受到日本殖民统治。这是韩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鲁迅文学就是在那时被介绍到了韩国。鲁迅作品中体现的反封建思想,反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斗争精神以及自我反省等,与韩国人产生了共鸣。介绍鲁迅的知识分子一般都是独立运动家或者是殖民地知识分子,这一点也不能忽视。初期对鲁迅研究作出较大贡献的学者,都赞成鲁迅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并强调鲁迅文学中的启蒙主义思想。鲁迅研究在这样的道路上,与其作品文学性的价值相比,作家本人思想和政治立场更受人瞩目,人们不仅把鲁迅看待为文学家,更看待其为思想家,革命家,从而确立了鲁迅的地位。

有着独立运动家与民族诗人之称的李陆史,除了关注鲁迅作品的文学方面以外,更注重其社会功用性。这是独立运动家对鲁迅的革命精神和社会改革意识作出的极高评价。作家韩雪野接受了当时鲁迅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及革命精神,并把鲁迅看作是启蒙思想家和人道主义者。

与以上学者持不同意见的小说家李光洙,对鲁迅的作品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虽然他承认鲁迅作为小说家的才能,但是他对鲁迅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阿Q与孔乙己这样的人物持否定的态度。这与他本人推崇日本帝国主义有关,他为了自身的处境,轻视“阿Q”、“孔乙己”具有的历史内涵和启蒙意识,忽略“阿Q”、“孔乙己”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价值和意义。另外,他故意无视鲁迅文学的价值、文学中的批判精神以及作品中的启蒙侧面。

在解放后到韩国战争爆发之前的这一段时间里,鲁迅研究活跃地发展。这些研究论文里一部分是介绍鲁迅的作品和评论,但大多数还是注重他的革命和思想的方面。之后,在推崇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 70、80年代,鲁迅仍对韩国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一时期,与把他看成是文学家相比,评论界依旧更强调鲁迅是一名思想家和革命运动家。特别是在主导民主斗争的学生之中,有着“韩国鲁迅”之称、为学生运动精神支柱的李泳禧教授在《从鲁迅看今天的我们》一文中曾作过下面的表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鲁迅是多彩多样的,可是我所介绍的是在中国黑暗而混乱的社会里,作为思想家、评论家并将其思想付之于实践的知识分子的鲁迅。”他认为鲁迅自身的思想不仅以文学形态展现,并且被社会实践中的知识分子所称颂。所以李泳禧不把鲁迅看作一名文学家,而把他看作是一位实践知识分子。

90年代以后,把鲁迅看作是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倾向多少有点减轻,但还没有完全消失。这一时期,鲁迅文学作为文学家本身的“文学”价值渐渐得到更多重视,这个领域的研究出现了更加多样化的趋势。这时期学者们注重鲁迅作品的文学性、现代性。有关鲁迅作品中的语言风格、叙事特征和人物描写等文学方面的论文不断出现,还有以《鲁迅的现实主义理论》,《鲁迅‘叙事’的‘现代主义’性质》等文章为代表的鲁迅现代性研究也层出不穷。这些文章都注重鲁迅文学本身的价值,更深入地认识鲁迅,鲁迅作为文学家的地位比以前更巩固了。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韩)李润姬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