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研究在韩国:在韩国最黑暗的时代引发共鸣
2009年11月13日 14:39湖北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在东亚也十分有名。鲁迅研究对理解韩国与中国的关系有很大帮助,是连接韩中文化的桥梁。在韩国,对鲁迅的研究始于1920年。从 1927年在韩国杂志《东光》上发表鲁迅的《狂人日记》译文,到至今为止的80多年间,其译介随着韩国社会的发展从未间断过。鲁迅的大部分作品都被翻译成韩文出版,对其相关研究的论文也有400余篇。通过对鲁迅的研究,韩国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社会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且同样使韩国文学看到了自己相似的境况。在这样的过程里,鲁迅文学在韩国的研究,带着有韩国历史、政治的特殊性烙印。

不同时代的鲁迅研究概况

最初把中国现代文学介绍到韩国的是1920年由梁白华在《开辟》杂志上翻译发表的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的《以胡适为中心的中国文学》一文。此文同时介绍了鲁迅,说他是中国小说创作中的一位十分出色的作家。这是使鲁迅这一名字第一次为韩国人所知的文章。而随着1927年柳树人翻译的《狂人日记》在《东光》上的发表,韩国对鲁迅的关注出现了高潮。

此后,随着《头发的故事》、《阿Q正传》、《伤逝》、《故乡》的相继翻译,韩国人逐渐了解了鲁迅。丁来东的《鲁迅和他的作品》这一文章,对鲁迅的作品作出了评价,还开始介绍了鲁迅个人的相关文集。与鲁迅交流过的极少数韩国人,是因为抗日运动而流亡中国的几名独立运动家与知识分子,他们对初期鲁迅文学在韩国的传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鲁迅作品中所提倡的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的精神使深受殖民苦痛的韩国人在反省的同时,还看到了一线希望。

鲁迅的思想和文化精神在韩国的影响甚大,使得日本开始对其产生了警惕。结果,在1937年中日战争打响以后,朝鲜总督府开始限制中国社会思想、中国文学流入韩国,特别是对鲁迅作品以及相关研究材料以禁书的形式加以严格地限制。对鲁迅的研究,虽然韩国与日本几乎同步,但是由于当时的韩国在殖民统治下,所以韩国自身的研究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1945年日本投降,韩国得到了光复。在光复以后,韩国对鲁迅的研究又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1946年,鲁迅的主要短篇小说的韩文翻译本《鲁迅短篇小说集》(共三卷)出版了,丁来东、金光洲等学者也陆续发表了有关鲁迅的作品介绍或者评论。但是1950年的韩国战争又使韩国的鲁迅研究出现了新的一轮萧条。到了70年代,韩国的鲁迅研究开始逐渐恢复,有了关于鲁迅研究的学术论文,并且出现了对鲁迅生涯和作品全面研究的新局面。

80年代,开始学习中国文学的年轻学者们,对鲁迅的研究较为活跃。研究数量与质量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果,60篇以上的研究论文发表,其中包含了作品研究、思想研究、研究史等各个方面的;研究重点由对小说的研究,转向其他领域。对鲁迅的诗歌以及散文诗集《野草》的研究也慢慢开始,对杂文的研究也初露端倪。

90年代以后至今,可以说是鲁迅研究最为活跃,最为成熟的时期。由于中韩两国的建交,促进了两国的交流,也使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更为成熟的研究成果大量地进入了韩国。这时期,对鲁迅的研究题材更为丰富,研究方法以及立场更为多样化。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韩)李润姬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