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根主义的核心是反共,即美国支持世界上的一切反共力量,使他们的国家脱离苏联的势力范围,尤其是要击退七十年代苏联在第三世界的侵略扩张。里根重新燃起美苏之间的意识形态的较量,他把苏联称为“非法帝国”、“邪恶帝国”。在外交政策上,里根政府以实力为后盾,以进攻的姿态争取战略优势,奉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只要是反苏反共的一概支持,不论是萨尔瓦多的独裁政权,也不论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阿富汗,还是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详细】 |
|
在新保守主义者看来,即使是世界上的事美国也可以自行解决,不必要迁就其他国家,美国是“仁慈的霸权”(BenignHegemony),其行动是利己利人的,因而具有道德上的正当性,在美国为他人行善时用不着通过多边主义(multilateralism)来寻求合法性,而且单边主义可以使美国的行动保持高效,避免多边主义的官僚主义。
【详细】 |
|
美国战略家们还认为,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宗教极端势力是以反美反西方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国际恐怖主义的主要源头,要想有效地反恐,还必须对伊斯兰世界进行民主改造,使它们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和民主制度。可见,防扩与民主改造伊斯兰世界是反恐的自然延伸,反恐、防扩、改造伊斯兰世界实际上是三位一体的任务。美国实施反恐战略,并不等于放弃了原有的霸权战略,而是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反恐之机推进霸权战略。
【详细】 |
|
|
联合国的历史
 |
联合国这个国际组织就面临着分裂或瓦解。西方国家与苏联在对德作战中的战略及战后安排上都有自己的考虑。在旧金山会议前的雅尔塔会议上,东西方就根据各自的实力划分了势力范围,并用“雅尔塔协定”确定下来。因此威尔逊主义的大前提——人类拥有抽象的共同利益,在具体的民族国家利益面前不得不作出让步。联合国虽然为大国冲突提供了“减震器”,但大国合作却受到了很大限制和抑制。【详细】 |
|
在最好的时候,联合国只是一个清谈馆,而不是一个有强制力量、有高于其它会员国的独立的财政和预算、有自己军队的世界政府。它的运转经费来源于各会员国(主要是强国)、它的维和部队有赖于会员国志愿提供它们国家的军队、它的行动要由集体作出。【详细】 |
|
成立者故意使它软弱,因为谁也不愿意放弃国家主权,谁也不愿意让联合国来保证自己国家的安全。它的批评者说,联合国成立以来,确实没发生世界大战,但这不是联合国的“功劳”,而是“霸权稳定”的功劳。【详细】 |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