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实的王在晋
2009年07月15日 14:29凤凰网历史专稿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在《明史》的记载中,王在晋跟孙承宗、袁崇焕师徒二人分别有过对手戏,尤其是孙、袁二人初到辽东的时候王同学的戏份可谓很足,即使是配角那也是个主要的配角,不过由于孙、袁师徒在《明史》中乃“光辉形象”,所以作为配角的王同学也就自然的成了片绿叶,因此后世对王同学的评断也多是负面的。

其实,所谓“评断也多是负面的”是个比较学究的说法,很不通透,直白一点的说,后世评断王同学就是个废柴,以三位大能为例,他们对王同学的评价中就非常典型的体现了废柴这一特色。

金庸:“王在晋是万历二十年进士、江苏太仓人的文弱书生(苏州的白面书生),根本不懂军事,目光短浅,胆子又小……”[1]

阎崇年:“王在晋既无远略、又无胆识,既无兵略,又无智慧。”[2]

当年明月:“王在晋,字明初,江苏太仓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这位仁兄从来没有打过仗,之所以派他去,是因为他不能不去。”[3]

当年明月:“史书上对于这位仁兄的评价大都比较一致:什么废物、愚蠢、不一而足。”

一个白面书生,从来没有打过仗,根本不懂军事,既无兵略,又无谋略,目光短浅不说,胆子还小,外加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的种种,可以说王同学名声实在是够呛。

面对斑斑劣迹、款款斥责,在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之下,王同学真是想不废柴都不行了,可这就是真实的王在晋吗?

为了探求真相,带着这些后世大能们对王同学的负面评断,我等草根拜读了《明史》的相关部分,试图找到史文中更为具体的说法,但却意外的发现,其实《明史》中对王在晋的专述并没有说他如何废柴,其中的记载只是把王同学的履历非常工整的罗列了一遍了事。

明史载:“在晋,字明初,太仓人。万历二十年进士。授中书舍人。自部曹历监司,由江西布政使擢巡抚山东右副都御史,进督河道。泰昌时,迁添设兵部左侍郎。天启二年署部事。三月,迁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代熊廷弼。八月,改南京兵部尚书,寻请告归。五年,起南京吏部尚书,寻就改兵部。崇祯元年,召为刑部尚书,未几,迁兵部。坐张庆臻改敕书事,削籍归,卒。”[4]

就这个履历而言,罗列的都是王同学能拿得出手的职务,其中涉及军务的占去了一大半,其他的还有吏部、刑部,均为尚书,虽说南京吏部尚书有内退之嫌,但崇祯初年的那个刑部尚书却十分的不同凡响。

王同学是崇祯元年三月上任的[5],在他任上有个很棘手的问题,那便是收拾魏忠贤的党羽,当时老魏虽已自裁,但其党羽还多居高位,所以这明显不是个闲差,也绝对不是一个可以让废柴来担当的位置。

再有就是王同学的那个“署部事”的履历也值得一提,这是个很特殊的职位,它的全称是“总理户、兵、工三部侍郎”,相当于一人同时兼任了财政部、国防部、总装备部三个部的第一副部长,估计跟现在的国防科工委管的事儿都差不多了。

说到这里,若稍微仔细掐算一下王同学多个正、副部长的履历(总理过户、兵、工三部,兵部侍郎、尚书,吏部、刑部尚书),不难发现在明朝的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中,王同学算是担当过正、副部长的,就有五个之多了,因此以王同学这样的履历来看,他若是真个废柴,那起码也得算是个复合型废柴(可能性不大)。

另外,他的履历跨度也非常大,纵横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级别也挺高的,多是副部级以上的高干,光是尚书的“头衔”就能数出五个之多,另加两个侍郎(“署部事”时也是侍郎),可谓“三朝重臣、四朝元老”,要真是个废柴,能连续四朝身居高位、要职,那也太玄乎了。

具体到军事方面,有关兵部的官职,王同学从外派的巡抚、经略到中央的兵部侍郎、尚书这些要职是全都干过,不过王同学的军旅生涯,还不光只有这些。

之前,我们曾经介绍过明朝的“督抚兵备”体系,就是文臣领兵的体制,其中“督、抚”(总督、巡抚)属于高级军职,“兵备”乃属基层军职。在高级军职里王同学干过的有“山东巡抚”和“辽东经略”(“经略”与“总督”属同级[6]),而基层的“兵备”(可由“副使”或“佥事”担任的)更是王同学的老本行,王同学在一份奏章中自己曾有过这样的总结:

王在晋题:“……书生未闻军旅,然职始为佥事兼摄沿海四道,与倭寇战于海,获功升级受钦贲,历游楚、浙无非兵事。”[7]

由此可见,王同学出道的时候是打倭寇的,后来又对付过后金和流寇,期间也顺便跟蒙古部落有交情,资历可谓不浅。

综上所述,王同学在历任了兵备、巡抚、经略、侍郎、尚书这么多军职以后,可以说在明朝“文臣领军”的体系中是实现了全垒打,从基层到中央的要职全都干过,而时间跨度也够长,历时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

所以,如果以王同学军事履历的“丰富度”和“时间跨度”来看,就算他当初是一介文弱书生,在历任了这么多军职以后,即便成不了伟大的军事家,那也不至于废柴到——兵略、胆识、智慧、远略全无的境地(阎会长语[8])。

此外,就时段而言,王同学在上任“辽东经略”之时,他的军旅资历也远高于孙阁老和袁县令。在经略辽东之前,王同学任过兵备是打倭寇的,当过巡抚是提防后金的,到了京城入兵部为侍郎是备经略之选,后来又一度总理三部,同时兼任财政部、国防部、总装备部的第一副部长,负责的是辽东军需供给,可以说当时的王在晋业已是个常在军旅、久历战阵,兵马钱粮、军械造办一切熟络的老江湖了,临危被选去辽东这种险地也不算意外。

可孙阁老和袁县令就差远了,就在王经略被任命之时(天启二年三月[9]),孙阁老暂掌兵部不过一个多月[10],而袁县令被派往辽东充其量也就一个多月[11],他们二个人在军职上的时间加到一起不过三个月,这跟历任军职已经三朝的王经略一比,那根本不是一个级别,所以也难怪孙阁老在那场载入史册的掐架中会钻了地缝。

在搞清楚王同学的军旅背景以后,先前几位大能们所说的,什么王同学在掐架之时,根本不懂军事(金大侠语)或者从来没有打过仗(当年明月语)这些话,就显得太不靠谱了,史学研究可不能想当然,万事都要有依据才行。

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王同学完全有资格指着孙、袁师徒二人的鼻子说:“书生未闻军旅……”,而这样的评断也是恰如其分的,孙老师奏章里长篇大论、头头是道,而实际操作却一塌糊涂;袁同学放狂言、出风头、小报告样样在行,可是兵略、远见、谋略、智慧等要素就够呛了(这些稍后便可见分晓)。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王者不臣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