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历史频道专栏作者党人碑供稿)
我们的古代史论坛,近几日因为肉价上涨,乃谈论吃牛肉的问题。有兄弟援引金庸的小说和《水浒传》为证,问“普通客栈的掌柜的不敢随便卖牛肉吧?那何来侠客、流民吃牛肉呢?”
我的几次回答如下——
金庸描述宋代生活,大抵和二月河谈宋代政治制度的“黑暗”,是一样的货色。
吃羊肉,这个基本是北方人的习惯。唐宋以来,北人的肉食基本就是羊肉,欧阳文忠公说:“于时北州人,饮食陋莫加。鸡豚为异味,贵贱无等差。”而南方产羊不多,价格很贵,所以吃鱼虾较多。
仅次于羊肉的,当然是猪肉。《东京梦华录》里也讲“每日至晚,每群万数,止数十人驱逐”,送入南薰门,供屠夫屠宰,然后卖与官私。《梦粱录》里面描述卖猪肉的铺子,也和我们小时候看到的铺子差不多,“悬挂成边猪”,也就是切成扇儿卖。东京和行在每日的猪肉消费量也是很巨大的。大抵也就在宋代,汉人开始慢慢接受猪肉了。东坡的两首诗中的句子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十年京国厌肥羜”,“五日一见花猪肉”。
至于牛肉,牛是重要的生产力,也是战略物资。所以,国家禁止宰杀耕牛,即便是边贸、抢掠来的牛,一般也都是要用于农耕。民众也基本遵守这点儿,在很多因果报应的故事都可佐证。当然,也有很多人私宰的。但一般不敢公开买卖,即便有敢吃的,也还都是比较小心的。
看看元好问的《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和洪迈《夷坚志》中都记载的那个秀州人盛肇的故事,就知道了。
其实,宋代一般人吃不起肉,因为价值比较贵。
一头牛动辄数万钱,一只羊或猪也要数千钱。
北方肉价相对便宜,每斤大抵也在百钱上下。
其中,牛肉最贵,起码百钱一斤。
私屠乱宰的情况,即便在几天也很多,何况宋代?盖其利厚也!
所以,我们看《宋会要·刑法》里面对这个还是管理很严格的。
私自杀牛严惩,举报有赏。
我们不是原教旨主义的穆斯林国家,严禁吃某些食物。我也没说我们的古人严禁吃牛肉,只是在那个农耕文化的时代里,多数人自觉地把牛等同于国与家的战略物资(或谓之“重要生产资料”)。
很巧,我正在读《夷坚志》,没有看到很多关于光明正大吃肉牛的风俗。只看到几个劝解不要吃牛肉的故事。谨录两则于下:
周阶,字升卿,泰洲人,寓居湖州四安镇。秦楚材守宣城,檄摄南陵尉,以病疫告归。梦就逮至官府,绯袍人计按治囚,又有绿者数十人,以客礼见,环坐厅事。一吏引周问曰:“何得酷嗜牛肉?”叱令鞭背,数卒摔曳以去。周回顾乞命,且曰:“自今日以往,不惟不敢食,当与闽门共戒。”坐客皆起为谢罪,主者意解,乃得归。梦觉,汗流浃体,疾顿愈。至今恪守此禁,时时为人言之。
秀州人盛肇,居青龙镇超果寺,好食牛肉,与陈氏子友善。陈遣仆来约旦日会食,视其简,无有是言,独于匀碧钱纸一幅内大书曰:“万物皆心化,唯牛最辛苦。君看横死者,尽是食牛人。”肇惊嗟久之,呼其仆,已不见。且而询诸陈氏,元米曾遗也。肇惧,自此不食牛。
类似这样的民间传说在洪迈的《夷坚志》中还有一些,这都反映了在宋或宋以前不食牛肉之风乃为多数人之共识,即使在宋代已有人敢于打破这一风俗,但仍未多数人所切齿。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党人碑
编辑:
王钻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