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铁血强宋(5)
2009年02月20日 16:07凤凰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周世宗虽怒,却也感怀两人的忠义,并没有杀孙晟,而是将其送回汴京软禁。显德三年七月,宣懿皇后符氏驾崩,周世宗暂回汴京,唐军又重新集结部队来援寿州。南唐镇海军节度使林仁肇带兵进攻下蔡(今安徽凤台)正阳桥,意图切断周军补给线。张永德带领大部队迎战,林仁肇亲率四名勇士突上正阳桥,逆风举火准备烧桥,张永德忙令放箭。林仁肇毫不畏惧,挥剑拨开箭支,继续烧桥。张永德是在高平之战中与赵匡胤一起浴血奋战的猛将,此时也不由得大为感慨林仁肇的勇猛。最终唐军寡不敌众,撤离了战场。张永德又指挥水军大破唐军舰队,保障了周军补给线。汴京的周世宗不断接到捷报,再次准备御驾亲征。此刻后周的情报部门却查获了孙晟正不断的向南唐传递情报,周世宗怒斥孙晟:“上次你不劝降刘仁瞻,我已饶你不死,现在你又偷送情报,我怎能不杀你?”孙晟不慌不忙道:“我现在身陷于此,已不能为国尽忠了,留此身躯何用?就请陛下成全我吧。”周世宗知道再无可能招降他,于是赐死,但随即又后悔不该杀此忠臣,并引为一生憾事。

周世宗御驾再临寿州城下,周军再次发起攻势,李景达也再次集结大军来援,在水陆两路均遭到赵匡胤、李重进的痛击,伤亡惨重。刘仁瞻已经被围一年多,城内军粮已尽,各路援军也纷纷被打退,此时已到强弩之末,城中不少人已经生了降敌之心。刘仁瞻的幼子刘崇(碰巧和后汉国主同名)怕死,单身一人偷跑出城,准备投降,却被抓了回来。刘仁瞻毫不犹豫,立即宣布将其正法!诸军哭请免死,刘仁瞻的妻子薛夫人向将士们流泪道:“将士们浴血奋战,我们刘家的儿子却贪生怕死,投降敌军,若不正法,我们父母也无颜面对三军。”刘仁瞻忍痛将儿子处斩,并将首级巡视全军,全军无不痛哭流涕,纷纷表示愿与刘将军同心死义!后世野史中有杨延昭和戚继光斩子以正军法的故事,但未见正史记载,可能是刘仁瞻斩子史实的演绎,而故事的原型刘仁瞻将军反不为后人所知,殊为可叹。

斩子后刘仁瞻卧病不起,但仍坚持在床上指挥作战,反而是对方的周世宗被他的忠贞刚烈所感动,停止了强攻,致书一封客气的请刘将军纳降。其实此时胜负已分,根本无需再给对方投降的机会,在这个时候还主动招降,完全只有一个意义:保全对方性命并给予更高的待遇。但此时58岁的刘将军已经成了植物人,副使孙羽等人冒刘仁瞻之名接受了周世宗的招降,并将瘫痪的刘仁瞻用床抬出城纳降。

后周世宗显德四年,不!大唐元宗保大十五年三月二十四日,在经过17个月的艰苦围城后,后周军终于入驻寿州。周世宗封刘仁瞻为天平军节度使,但其实瘫痪在床的刘将军已经没有能力拒绝了,薛夫人泣血五日,绝食而死。很多唐军将士不愿投降,朝刘仁瞻床前三叩后自刭殉国。当夜,五代名将刘仁瞻卒,周世宗下诏厚葬,追赠为彭城郡王,并率领全军为其送葬。周世宗、未来的大宋太祖赵匡胤、未来的大宋宰相赵普、数万后周将士、寿州城内全体居民,肃立于刘仁瞻将军柩前。整个寿州默然无声,为这位忠贞刚烈的英雄送行。

《飞龙全传》中有诗为赞:

阃外元戎号令明,忠勤宁肯遂私情。

竟将爱子殉军法,愤志于斯一念贞。

伟哉刘仁瞻!五代中多的是君臣间的勾心斗角、父子间的杀戮篡夺,但也不乏他这样的真正忠义之臣。而在这个你死我活的血腥年代,能够同时得到敌我双方的无限敬仰,死而无憾!死而无憾!

攻克寿州后周世宗暂时回师休整,十一月又重新南征,濠州刺史郭廷谓,泗州刺史范再遇相继请降。周世宗在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市)亲率水军大破南唐水军主力,包围了淮南的最后一个大城市楚州。南唐楚州防御使张彦卿、兵马都监郑昭业拼死抵抗。周世宗扫平了驻守淮南水网的南唐水军,并征发民夫疏浚了京杭大运河楚州段,将数百艘新建的巨型战列舰开到了楚州城下,南唐军民见后以为是神兵天降,无不震慑。唐保义军节度使陈承昭率军来援却被赵匡胤大败活捉,但是张彦卿也是一位忠臣良将,据城死守,仍不投降。赵匡胤用巨砲轰开城门,周军一拥而入,张彦卿仍在城内列阵巷战,数千唐军全部战死,无一人投降。最后数千周军将张彦卿一人围在官署,张彦卿仍无意投降,奋力厮杀,兵器都打坏了,抓起床板继续猛砸,最终把房间内的家具全部都砸烂了之后才惨死在乱刀之下。至此,淮南十四州全部被后周攻占,成为了后周以及后来的宋朝统一战争中重要的经济来源。

在周世宗亲征淮南的战斗中,我们看到,南唐虽然不敌,但是却涌现出了不少的忠臣义士,孙晟、刘仁瞻、张彦卿明知无力战胜敌人,却依然尽忠死节。他们虽然战败身死,但无愧为儒家文明的忠实门生,用生命诠释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忠义。他们更向世人昭示了:在这礼崩乐坏的时代,仍然有人在坚持着传统的美德。他们的光辉,穿透了五代的血海深渊,照耀后世。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将刘仁瞻和后梁的王彦章、后唐的裴约同列入《死节传》,并说明:“语曰:‘世乱识忠臣。’诚哉!五代之际,不可以为无人,吾得全节之士三人焉,作《死节传》。”三位各为其主的将军,虽然他们都没有为大宋的统一而尽忠,甚至相反,他们抗拒统一,逆历史潮流而动。但是,他们和屈原、诸葛亮一样,后人辨得清忠奸,不会把他们和安禄山、赵元昊那些分裂分子相混淆,他们的这种忠义精神同样融入了统一祖国的志士们的血脉之中。

陈家谷   入洛   杨业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黄如一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