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大国之路(2) 郑和分明是“天使”
2009年05月20日 09:21凤凰网历史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后来被整成伟大人物的郑和,在明代是个挺老大的官,但在他小的时候,实实在在是个倒霉的孩子。

郑和,原名马和,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人,郑和远祖是西域人,应该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回民,宋朝时迁入中原。

让郑和成为倒霉孩子的,是朱元璋。

年青的郑和先是在云南和朱元璋打仗,当然是作为小兵出现的,这就更加大了他的不幸。因为在战争中,那些饱受儒家文化腌制的大官和武将可以选择投降,在新政府里再次谋得一个和原来差不多的,或者更大的职位,但一个小兵的命运却是可能被杀掉,被活埋或者阉割。

幸运的是郑和没有被杀掉或被活埋,不幸的是他被人所阉割。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率军攻占云南,战争中郑和成了俘虏,由于明朝的军队没有优待俘虏的政策,所以郑和虽然命大活了下来,但却成了太监。9年之后的1390年,郑和随军到了燕王府,成了燕王的贴身太监。贴身太监是一个特别能得到主人信任的位置,尤其是燕王朱棣是要造反的,而郑和“公勤明敏,谦恭谨密,不避劳勚”的特点,非常适合当个情报员什么的,所以深得燕王朱棣的信任。

燕王朱棣在朱元璋病死之后,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在“靖难之役”中的郑村坝(在北平东南)一仗,是关键一战。在这战役中,郑和建立军功,朱棣赐他姓“郑”,自此,改原名“马和”为“郑和”,同时又升任为内官监太监(正四品)。

这个内官监太监虽然是太监,但品级可不低,是正四品。按明代官制,全国设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省)、府、州县三级地方机构。府的长官称知府,其官正四品。而明代州的概念不相当于现在的省,而相当于现在的县。但官名上仍尊称为州牧,与知县并称牧令,只有正七品。如果说当时的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县长,那么比它高三级的知府就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干部。即便是从上往下数,承宣布政使司(相当于省)的干部是从二品,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干部,比它低一级的知府怎么也相当于一个现在的地市级(司局级)干部了。

大家想象一下,一个副部级干部(或者说是地市级干部),可能去干一项和小偷、妓女排列在一起的贱业吗?可能会冒着被当时的大儒们用唾沫星子淹死的可能,去外出远游吗?不能!

所以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航海家的帽子戴在郑和的头上,不是郑和的脑袋瓜子太大,而是这顶帽子在当时看来实在太小。

那么在时间过去1602年之后,航海家已经成了一个光荣而伟大的职业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把这顶帽子,戴到郑和的脑袋瓜子上了呢?

还是不能!

查一下航海家的定义,指的是以海上探险或者海上航行为职业的人,或者是通过其他方式,为海上探险、海上航行服务的人。(这个定义是查出来的,如果有更完整的、科学的,欢迎提供。)从这个定义上来看,郑和怎么说也算不是航海家,因为他的本职工作是太监,是伺候皇帝的,不是通过航海整口饭吃,更不是靠探险留名青史、发家致富的人。

那些硬着头皮说郑和是航海家的人,不是想往古代中国的脸上贴金,就是想证明古代的中国人有多么的伟大,反而有了一份拍马屁的嫌疑。而且你这么埋汰人家郑和,把人家那么大个官,整到贱业里头去,还真得小心郑和从坟墓里头爬出来,和你拼命!

这么说的理由是,首先郑和下西监不是为了海上探险,更不是以众人划桨开大船为职业,人家是官方特使,相当于现在的外交官。在《明史》里头,对于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是这么说的:“永乐三年六月,(明成祖朱棣)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想来那些称郑和是航海家的专家学者们,肯定比咱们更有文化,但这里还是想给他们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样子的,永乐三年的六月,(明成祖朱棣)命令郑和还有他的同僚叫王景弘的,出使西洋。

这句位明确了郑和在历史上的定位,他下西洋,从名义上,是做“天使”乃天朝上国的使者,去西洋各国勾通感情。在这个使命之中,我们看不到一点以海上探险为职业的意思,更看不到一点点以航海为生的影子。我们不知道,有些专家学者们,是怎么从历史中看出郑和应该戴上大航海家的帽子的。

实际上,走向大海,不等于开创大航海时代;走向大海的人,也不等于是航海家。

再说了,郑和虽然说是皇家大使,是七下西洋的实际领导人,但他本人和航海尤其和探险没有任何的关系。郑和充其量也就是个坐船办事的,虽然也有沉到大海里的危险,但这种危险性绝不比你被鸡蛋噎死大多少。

所以咱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郑和既不是以航海为生的人,也不是出去探险的人,所以我们没有办法把航海家的大帽子戴到郑和头上。把郑和称为航海家,是有人秉承了后儒的一贯做法,习惯性地往古代中国脸上贴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梁振元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