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纪实连载:《将星长歌》第一章《川西游子》第一节
2008年12月04日 17:46凤凰网历史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第一章川西游子第一节

1995年12月3日,旧历乙亥年十月十二日,这是首都冬日的一个早晨,天气算不上特别寒冷,但天空阴朦得厉害。。。

远远望去,京城上空弥漫着北方独有的那种似黄似灰的雾幛。。。

三零一医院老南楼某病区某高干套房的阳台上,沙发上坐着一位瘦小老者。老者形销骨立,两年多的脑溢血折磨得这位老者原本瘦弱的躯体几乎就剩下了骨头。川人独有的那种清秀脸庞仿佛消下去一般,这使得那双曾经炯炯有神的瞳眸,变得枯井一般深不可测。生命的光泽虽然黯淡了,却折射出一种百折不挠的杀气,刚毅的顽强。。。那是一种大智,由大智而见大度,由大度而见大气。。。

老者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开国少将之一、铸就“铁军”名称的铁血将军蔡长元。

老者瞳眸慢慢弥漫着一层雾幛。。。

1917年12月4日,农历丁巳年十月二十日半夜。四川省宣汉县柳池坪(今柳池乡)一个村子,一位衣着长袍的老者,虽旧但整齐,十分焦急在大厅里转来转去,不时向后面望着。

这位老者是这个村子的族长--蔡堂顺,五十七岁了一直没有个儿子。作为一个家族之首的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条亚圣孟子的名言像一座大山重重压在他头上,能不让他着急么?

这个村子的蔡氏族祖先是周武王之弟蔡叔姬度之子姬胡第二子姬定的直系后人(后改姓其封国蔡姓)。祖上出现过蔡邕(今河南省杞县南)这位华夏上古一代大文豪,一直是千年连绵不断的书香门第(姬定的直系这一系从明初迁入川西宣汉)。直到清道光年才家道中落,从农为生,但没丢弃读书为大之祖训。

作为姬定直系后人的蔡堂顺面临着无后危机,岂能不焦急?

一声高亢而响亮的哭声将蔡堂顺拉回现实。蔡堂顺这下更手慌足忙了,但怕有妨不可闯入产房这条礼教,只好忍着咳了一声,揣正了瓜皮帽弹了弹长袍,坐在太师椅——尽管己旧残不己。摆出一付族长架子低声相询:

“是女子?男子?”

“老爷大喜,老爷大喜!大喜!是个儿子!!”

蔡堂顺闻言愣了,真的可以在大门左边挂一把弓了?当下不多想从产婆怀中抱这个救了他的儿子,一看,长得眉清目秀,鼻子又高又挺,一双大眼睛盯着他那胡子不放。就是瘦了些。。。这也难怪,他五十七了,妻子陈氐也四十一了,这是祖宗保佑啊,是祖宗保佑啊!

族长不禁老泪纵横,我们蔡家终于有后了!

三天后,大厅中坐满了蔡氐族的长老们。这个眉清目秀的孩子在众目注视下,两位年长妇女分别用胰子和熏草灰将身上胎垢擦干净。仪式毕了,该给孩子取名了,也就是乳名。蔡堂顺是一族之长,也是孩子的父亲,理所当然是他给孩子取名。

按说依家谱辈份来排名,孩子是“长”字辈份,但名字呢?只见蔡堂顺走出大厅,望着川西山区特有的秀丽叠叠山水,是半夜生的。。。好,就起名“长元”好了!可以去烧纸贡祖先,向祖宗报喜添丁了。

蔡长元,这个名字本身寄托了其父蔡堂顺老来得单子的疼爱和希冀,能健健康康长大,好接下族长这个位子的期待。

然而,蔡堂顺不会知道他的儿子的未来会如此多坎多艰。。。

1923年夏,蔡长元六岁,蔡堂顺己六十三高龄,但重病缠身。。。因族中为一件大事而争吵不休……

当时,川、陕、黔军阀各霸一方,战乱不息,黎民百姓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统治达县、宣汉、城口、万源四县的是川陕边防督办兼四川陆军检阅使刘存厚,一个北洋系老牌军阀,政治上顽固守旧,十分反复无常。当地人多称为“刘厚脸”,后世有好事者联云:

“樊孔周周身是孔;刘存厚厚脸犹存。”

正是这位刘厚脸向他的辖区下达了一条征兵加响令,要求每户必须抽一壮丁及五个袁大头人头税,否则按叛国罪惩办杀无赦!

柳池坪大大小小三十几个村子有三千四百多户两万一千多口人,这等于是要抽近三千五百壮丁及一万七千多个袁大头!

蔡堂顺作为柳池坪最大的村子蔡氐族族长,自然逃不了协助统筹这个“义务”!这可是个千人愁万人恨的不讨好的活啊,还是必须在三个月内完成!这不是让人为难么?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蔡小心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