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巧不巧就看鲥鱼做得好不好
所有吃过鲥鱼的人都知道,鲥鱼的鳞下有油,想要味道好,必须留鳞蒸。据说,过去江南大户人家的女眷,都有一手烹制鲥鱼的技艺。而女孩出阁到婆家,多是要接受烹制鲥鱼的考察。某日,一大户人家娶媳妇,婆婆丢给新媳妇一条鲥鱼,让她收拾。只见在众目睽睽之下,新媳妇手起刀落,利利索索地将鱼身上的鳞片刮掉。看到新媳妇将鱼身刮得光溜溜的,婆婆的那张脸挂得阴沉沉的。过了一会儿,新媳妇从厨房端出做好的鲥鱼,往桌上一放,众人大吃一惊,这鲥鱼所有的鳞片都被巧媳妇用红丝线串好,整整齐齐地披挂在鲥鱼的身上,异常夺目。婆婆立即眉开眼笑,其他人也连连点头称好。这种做法,既保留了鳞片,留住了美味,又方便了食客享用。
祖宅身价比不过鱽鱼头
如果把鲥鱼比作贵族,那一身银白的鱽鱼则好比一位名士,在宋代,人们就因其“貌则清癯,身材俊美”而把它称为“白圭夫子”。南京地方志专家陈济民告诉记者一句古话,“河豚来看灯,鱽鱼来踏青”,他说,每逢江南桃红柳绿时,正是鱽鱼肉嫩味美之际,同时也正是江南人踏青的好时节。六朝时期,踏青的人们总喜欢带上一个瓦罐,里面盛满了烧制好的鱽鱼。休息的时候,一家人围坐一起,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品尝鱽鱼,何等的惬意。
鱽鱼盛产于长江中下游,以扬州出产的品质最佳,美食家李渔誉之为“春馔妙物”。李渔也说:“食鲥报鲟鳇有厌时,鲚(鱽鱼)则愈甘,至果腹而不释手”。扬州谚语云:“宁去累死宅,不弃鮆鱼额”。就是说宁愿丢掉祖宅,也不愿放弃鱽鱼头。这些说法虽有些夸张,却足以证明鱽鱼的美味非同寻常。
袁枚调侃南京人烹饪鱽鱼
清代才子袁枚的《随园食单》里也讲述了几种烹饪鱽鱼的方法。从记载看,袁枚非常喜欢清蒸鱽鱼,他说,“鱽鱼用蜜酒酿、清酱放盘中,如鲥鱼法蒸之最佳”。他还说了一种当时南京流行的烹饪方法,即用油将整条鱽鱼煎熟。这样一来,鱼肉鱼骨都变得酥脆,不必吐刺也能大快朵颐。但他对这样的做法显然不欣赏,觉得这样的目的完全是因为“畏其多刺”。他调侃南京人这样做,就好比“驼背夹直,其人不活。”完全丧失了鱽鱼的真味,是最草根的吃法。
鱽鱼刺多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他给出的解决办法是,用快刀刮取鱼片,用钳抽去其刺。他还建议,可以用火腿汤、鸡汤、笋汤和鱽鱼一起煨,鲜美绝伦。袁枚的做法显然太过复杂,进不了寻常百姓家。
为了去刺,老百姓也有自己的办法,有两种方法很有意思:一是鱽鱼饭——据说是渔民将鱽鱼钉在细木架上,或干脆钉在木质锅盖上,放在饭锅中蒸煮。等到饭熟,鱼也烂了,鱼肉全掉在饭中,而鱼刺则留在木架或锅盖上;另一种可称为“肉皮法”,先揭鱽鱼皮,可带出部分刺,然后刮出其肉,覆盖在肉皮靠肉的那一面,再以刀背或木柄轻拍——那些烦人的鱼刺便刺入肉皮之中,此时再用刀抹一下,便是全无骨刺的鱽鱼肉了。
长江三鲜给人们带来了丰厚的饮食文化,而人类又给长江三鲜带来了什么呢?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张荣是 钟寅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