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华人学者:郑和船队曾不只一次到过美国
2009年12月02日 09:40中国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资料图:2009年8月28日,山东滨州,中海太阳岛上的郑和青铜雕像。中新社发 梁宝海/摄

中新网11月30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一封电子邮件、一通电话,以及一枚黄铜圆牌,激发李兆良追踪郑和船队是否曾到过美国之谜。经过三年多的探索,他日前向美洲郑和学会会员表示,“郑和船队没有来过美国是不可能的,而且来过不只一次。”他的说法是研究郑和历史上的新发现,令许多关心这段历史的华人感到振奋。

住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李兆良为生化博士,因醉心中华文化及历史,退休后担起东西文化的桥梁,以网站推介中华文化及历史。这次到华盛顿探望女儿,经友人介绍应邀到美洲郑和学会谈他近年来对郑和下西洋的研究心得,会员们听后认为他的发现很重要。

与《1421:中国发现世界》作者Gavin Menzies熟识的李兆良认为,该著作内容很多是附会。至于怎会一头栽入郑和研究,他归因于一封主题为“这是什么?”的电子邮件。

他说,一张贴在网站上的黄铜圆牌,将他与拥有这块铜牌的主人牵上线,那人在北卡罗来纳州靠近艾许维尔的小镇深山里,以金属探测器找到这枚埋在土下四呎深的“宣德金牌”,因为对象不起眼,便随意将之搁置抽屉经年。

与李兆良通过电话后,对方决定将铜牌寄给他鉴定,并提出愿意以上限150元出售,若协助鉴定的李兆良愿意购买,还可打折。因缘际会,这块被洋人视同“破铜烂铁”的铜牌,便成了李兆良的宝物,也开启他追寻这块铜牌“身世之谜”的不归路。

李兆良以春秋以降及明、清等中国历代的冶金术为佐证,以及研读古书,证明自己手中这枚直径7公分黄铜圆牌货真价实,当初说服他的关键是圆牌中央凸铸“大明宣德委锡”中的“委”字,说明其来历;后来又发现,古文“锡”与“赐”通,更证实他的猜测。

李兆良表示,发现这枚“宣德金牌”的地点离海岸有250哩,他循线追踪印地安人与英国人,乃至美国独立战争在当地的历史变迁。他并指北卡有条河名叫“Santee”,与“山地”同音,而客家人在古时称“山地”。这些蛛丝马迹,让李兆良不愿放弃联想,继续探索。

除铜牌之外,李兆良在追踪过程发现利玛窦在中国所绘的地图,藏着许多人所不知,与郑和下西洋有密切关联的暗码。他从利玛窦地图中找出解开郑和下西洋的相关谜团,并已将研究论文寄至国际郑和学会明年7月5至7日在马来西亚马六甲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学术研讨会。

李兆良说,一般历史或考古学家都仅研究其专业范畴,他因可遍览中英文群书,在研究郑和时更能旁征博引;同时他也充分发挥科学家的精神,彻底地探索相关问题。

李兆良说,他的发现对华人世界来说尤其重要,因而计划明年开始“闭关”写作,把近几年对郑和的研究写成学术性论文,再以故事串连出版。他目前正在寻找有兴趣的出版商合作,希望不久后能将之公诸于世。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