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壕东南转角及环壕内的木桩
出土玉琮
“水稻田”遗迹
中新网11月16日电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报道,浙江余杭玉架山发现良渚文化环壕聚落遗址,环壕内主要有大型堆筑土台、“砂土层”、墓葬、居住址和灰坑等遗迹。此外,还发现了“水稻田”遗迹。
玉架山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临平街道小林村五组(丰禾村)北侧,西距良渚遗址群20余公里,现已归属余杭经济开发区,面积近25000平方米。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自2008年10月20日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余杭区博物馆联合对玉架山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7600平方米。发现了良渚文化中晚期环壕聚落遗址,环壕内主要有大型堆筑土台、“砂土层”、墓葬、居住址和灰坑等遗迹。此外,还发现了“水稻田”遗迹。本次发掘主要包括:对环壕进行解剖;清理良渚文化中晚期墓葬139座、灰坑8座,发现居住址2座。目前发掘研究工作仍在进行中。
钻探和发掘表明,玉架山良渚文化聚落遗存以方形环壕为主体外围,而环壕和其内土台的形成过程可能是有关联的,即在地势略高于周边约30厘米的生土面上堆筑土台时,其用土可能来源于环壕的开挖。
环壕聚落遗址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中的首次完整揭露,根据我们对环壕四个转角和东、南、西段的发掘解剖并结合钻探显示,环壕平面总体上略呈方形,北段中部略向外凸出,边长约134~155、宽约4.45~15.2、深约0.60~1.25米。环壕的年代下限为良渚文化晚期,其成因应该与良渚文化中期营建土台相关。环壕聚落规模较小,但比较完整,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良渚文化小型完整聚落的不可多得的个案资料。
土台的大小略小于环壕,最厚处的现存堆积深度约为1.35米。目前绝大多数探方仅清理了土台表层墓葬,尚未对土台做整体的探沟解剖,土台的营建、扩展过程尚不明了,其边缘已扩展叠压到环壕内侧之上。
“砂土层”遗迹共2处,是用以风化岩石加工粉碎成的小石子与泥土混合后营建的堆积,表面较为平整。“砂土层一”位于土台的中部,叠压在土台之上,被良渚文化地层所叠压,该堆积范围东西长约70、南北宽约7.8~18、最厚处约0.15米,面积约1000平方米,局部被后期破坏。平面上只发现少量柱坑遗迹分布,目前没有发现其他的迹象。“砂土层二”位于土台的东南部,堆积形式与“砂土层一”相同,为边长约8~10、厚约0.15米的方形遗迹,面积约80平方米,其上埋设1件夹砂缸。“砂土层二”周边亦埋设墓葬。“砂土层一”的性质特殊,似乎不是居住址的基础或一般的活动面,结合“砂土层一”的南、北两个区域都是墓葬,那么“砂土层一”是和埋设墓葬相关的祭祀场所的可能性会更大。以往的考古工作中尚未遇到过这样的营建和堆积方式,目前还不能完全准确判定该堆积的性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墓地分布在“砂土层一”南、北两大区域,时代属良渚文化中晚期,规模较大,埋设墓葬数量较多,以晚期墓葬为主。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头向以朝南为主,个别朝北,人骨架保存较差,可分辨的多为仰身直肢葬,个别为二次葬,少数墓葬清理出棺椁葬具痕迹,已清理墓葬139座,发现但尚未清理的墓葬还有十余座。出土陶、石、玉器等各类遗物近1300件(组),陶器种类有鼎、豆、罐、尊、盘、盆、簋、双鼻壶、纺轮等,其中鼎、豆、罐(或尊)是陶器的基本组合;玉器种类主要有琮、璧、冠状梳背、璜、镯、环、三叉形器、端饰、纺轮、锥形器及大量的管珠等;石器种类主要有石钺、石镞等;另外还有少量漆木器、野猪獠牙和鲨鱼牙齿。20号墓出土随葬品数量最多,为45件(组),2座墓葬无随葬品。
已发掘的4座规格较高的出土玉琮、玉璧的墓葬都分布于北片墓地的东北部。这些墓葬中尤其重要的是16号墓(南部残),它出土了玉琮和有刻划符号的玉璧。该件玉璧直径24.7厘米,上面刻划着两个符号,一个位于玉璧正面,另一个位于侧边缘。这是首次经正式考古发掘出土的良渚文化有刻划符号的玉璧,也是迄今为止省内考古发掘出土的直径最大的良渚文化玉璧。21号墓出土的玉琮上纹饰刻划得较粗糙。
“水稻田”遗迹叠压在环壕之上,主要为分布在环壕外围的黑土与灰黑土堆积,经过钻探表明面积至少可达到1万平方米以上(暂时还没有找到边缘)。目前未开展更多的工作,还没有发现可以确认其为水稻田的相关痕迹,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应用科技考古手段测定后显示灰黑色土壤中植物硅酸体含量较高。
玉架山环壕聚落的完整发现,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环壕聚落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其重要性已逐渐显露在我们面前。遗址周边地区近年开展过多项考古工作,已有迹象初步表明临平山的西、北部地带在良渚文化时期存在过一个重要的较大规模的高等级聚落。(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