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嘉兴十一月十四日电题:七千年一梦今朝醒 马家浜遗址考古发掘正式启动
中新社记者 汪恩民
五十年前,浙江嘉兴马家浜村农民无意刨出的兽骨,让世人“触摸”到一个沉睡七千年的文明记忆。五十年后的今天,马家浜遗址考古发掘正式启动,金庸先生手书的“江南文化之源”的遗址纪念碑迎风伫立。
回眸:当之无愧的江南文化之源
嘉兴市文物局副局长王登峰告诉记者,马家浜遗址位于嘉兴市南湖乡天带桥村,面积一万五千平方米,距今约七千年。
据悉,一九五九年三月,马家浜的农民在挖“马骨泥”积肥时,大量的兽骨、陶片和人体骨架重见天日。考古队来到了这片村民世代耕作的土地上进行抢救性发掘,共发现墓葬三十多座,房屋遗迹一座,以及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完全不同于黄河流域的史前文化形态,改变了考古学界对于新石器时代青莲岗文化的认识,引起了国内外考古学界的重视。
王登峰介绍,一九七七年十一月,正式确立了马家浜文化。“马家浜文化属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马家浜文化主要分布在苏、锡、常、杭嘉湖和上海地区。它正处于母系社会的繁荣时期,大约到距今五千五百年时,发展为崧泽文化。在距今五千年左右,又演进到良渚文化。这一文化序列的发现和确立,说明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马家浜文化是当之无愧的江南文化之源。”王登峰表示,正是它的开拓、创新、奠定了丰富、独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基础,为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成为领先一步的文明古国开创了坚实的第一步。“二00一年六月,国务院公布马家浜遗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醒:千年文明记忆重现世间
据悉,半个世纪以来,马家浜遗址仅因基本建设而抢救性地发掘了两百多平方米。
王登峰称,十月二十八日,国家文物局批准了嘉兴上报的考古发掘方案,发掘时间预计三个月。“此次发掘的主要目的是努力探究马家浜遗址内先民聚落的四周范围、内部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力水平等,为马家浜文化研究开辟新的空间和角度,推动马家浜的深入研究和弘扬。同时为马家浜遗址公园和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实物例证和崭新的展现方式。”
规划:马家浜遗址公园建设启动
嘉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吴家骐表示,根据《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嘉兴市政府编制了《嘉兴马家浜遗址保护规划》。“经过多次的专家论证、修改,该方案终于在今年八月获得了国家文物局批准。规划专门设立了‘遗址发掘区’的概念,就是为了将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结合起来。”
“马家浜遗址公园是嘉兴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十大保护工程之一,也是嘉兴经济开发区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一项实事工程。”吴家骐称,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马家浜文化,以马家浜遗址发掘为起点,马家浜遗址公园的建设也开始启动。(完)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汪恩民
编辑:
刘嵩
|